她清楚地知道,这些“不速之客”来自“浮士德”。埃克特·托雷斯的私自放行,显然并未让元老会放弃她这个“战略资产”。慕尼黑不再安全,海因里希家族的荫蔽或许能阻挡寻常的窥探,但绝无可能对抗“浮士德”那样的组织。返回北京更是自投罗网。她必须彻底斩断与“菲莉雅·海因里希”相关的一切过往,以一个全新的、无人知晓的身份,消失在一个足够遥远、中立,并能凭借家族财富构筑起一定庇护墙的地方。
她的目光在地图上逡巡,最终锁定在东南亚的城市岛国——新加坡。其中立性、严谨的法律体系以及便捷的金融环境,都符合她的要求。决心已定,接下来的一个月,菲莉雅·海因里希,这个十三岁的数学天才,将她全部的智慧与冷静,投入到了人生中最宏大、最危险的一场计算中——为自己的存在,策划一场完美的“死亡”,并为一个全新的“新生”铺平道路。
第一步:身份的重构。
她动用了父亲留下的、连祖父都未必完全清楚的应急基金,通过深网中间人联系上一位贪婪的瑙鲁驻德外交官。一笔惊人的“特殊捐赠”换来了三本货真价实的外交护照,身份是“德图达莫”一家。但这只是她计划中的第一层掩护——更关键的是,她通过祖父在联邦内政部的关系,拿到了两本登记信息完全真实,却与海因里希家族毫无表面关联的德国护照。选择新加坡不仅因为其中立性,更因为其严谨的投资移民政策:她们将用这个无可挑剔的德国新身份,配合提前转移的家族资产,完成法律上无可指摘的投资移民,彻底斩断与过去的联系。
第二步:完美死亡的解构。
这是计划最大胆的部分。她需要让“菲莉雅·海因里希”在法律意义上彻底消失。
整整六周时间,她沉浸在数学模型里。通过祖父的关系,她拿到了巴伐利亚州交通部门的内部数据。她选取了A95号公路一段特定的S形弯道,那里一侧是岩壁,另一侧是数十米深的河谷。
在反复演算后,她得出精确方案:由她亲自驾驶,在雨天以特定速度入弯,制造“突发机械故障”的假象。车辆将以78度角撞向岩壁特定位置,这个角度足以让车辆变形率达到“乘员无生还可能”的法定标准,又能通过开窗跳车和提前加装在路边的的缓冲装置确保她只受可控伤害。
第三步:权力的运用。
最关键的一环在于事后处理。她的祖父奥托在书房听完她的计划后,沉默地抽完一支雪茄,然后用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注视着她:"海因里希家族在巴伐利亚存在了四百年,不仅是因为我们躲避风雨,更是我们知道如何控制风雨。"
他承诺,一旦"事故"发生,能通过州检察院和警方高层的老友,以"尊重家族意愿"为由拒绝法医解剖,并在24小时内完成所有法律程序。这将完美掩盖她们存活的事实。
第四步:新生的准备。
与此同时,她通过加密渠道与新加坡的移民律师建立联系。以那个全新的德国身份开设的账户已经准备就绪,海因里希家族百年积累的财富正通过层层信托,化作符合新加坡投资移民要求的合法资金。她远程考察了几处隐秘别墅,作为抵达后的安全屋。
这个计划疯狂却逻辑严密。她看着模拟动画中车辆划出的致命弧线,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站在悬崖边的舞者,即将完成人生中最危险的一跃。
当她把计划告诉姐姐林雅时,在隔音良好的图书室里,林雅脸色苍白,手指紧紧攥着裙角。"太危险了,菲莉雅...这简直是在和死神玩游戏..."
"不这么做,我们迟早会被找到。"菲莉雅调出加密文件,"看这些'修路工人',已经连续三天在不同位置出现。他们在踩点,姐姐。"
林雅看着屏幕上眼神锐利的男人,最终颤抖着点头。她们开始悄无声息地准备:销毁个人物品,将传家宝运往瑞士,在玩具里藏好应急的钻石和加密U盘。
出发前夜,菲莉雅最后一次检查所有环节。三本瑙鲁外交护照和两本真实的德国护照静静躺在行李箱夹层;机票状态确认;车祸的每个参数都已输入伪装成音乐播放器的加密设备;新加坡的投资移民申请已进入最终审核阶段。
她站在窗前,望着施塔恩贝格湖的粼粼波光。远处慕尼黑的灯火如同散落的星辰,那里有她曾经向往的平凡生活,如今却成了再也回不去的远方。她抚摸着窗框上祖先刻下的星座图,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这一次,我要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家人。"她轻声自语。
月光透过窗棂,在她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阴影。这个十三岁的少女不知道,她所有的精心计算,都早已被更高维度的棋手看在眼里。而她以为的绝地反击,不过是按照别人写好的剧本,走向既定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