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

刺耳的警报声响起,黑暗的走廊内闪烁起刺眼的红灯。紧随而至的是一串接着一串杂乱的脚步声,以及各种机械被搬运的声音。

“战斗警报!干扰雷达开机!各小队进入战斗位置!杜院士,你们还要多长时间?”

“最多二十分钟,数据转移马上结束,等魔方完成对数据储存设备的空间折叠收纳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转移。”

京师77号特种项目研究所内,一个被称为“魔方”的湛蓝色立方体悬浮在金属长廊尽头的圆台上,在它周围,无数遍布管线的机械组成的钢铁丛林将其紧紧环绕。

庞大的能量流通过一台特种聚变反应堆顺着管线输入到“魔方”之中,随后被“魔方”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输出到周围的空间里。

操作台上,杜远和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们紧张地监视着显示屏上回传的数据,“魔方”仍在测试阶段,一个不起眼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从日本死里逃生之后,杜远的项目组除了组织兴建工厂量产“镜面空间”装置之外,便致力于“魔方”的开发。

“魔方”是杜远给它起的外号,实际上这个装置的全名为“实验型信息-空间集成收纳系统”,是杜远项目组空间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物如其名,“魔方”功能上只是一个信息储存设备,但由于其可折叠空间的特性,“魔方”可以绕开物理学对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枷锁,通过在内部空间折叠大量信息存储设备,使其在理论上可以“让一个人随身携带一整个国家的数据信息”。

“魔方”本身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空间折叠装置和聚变反应堆。

虽然杜远的研究所在这半年内已经尽全力试图将前者小型化,但对空间进行操作所需的庞大能量依然使得空间折叠装置无法进一步缩小体积,同样的为其供应能源的聚变反应堆也体积庞大,二者的体积加起来可以填满一整个足球场。

为了进一步缩小装置体积,杜远的研究所建造了另外一台空间折叠装置,将原本拼装完成的聚变反应堆——空间折叠装置集合体折叠进单独的空间内,使用方形约束器将这块空间约束起来,让空间可以跟随约束器进行移动。

约束器的能源同样由被折叠进空间内的聚变反应堆无线传输,控制面板则被设计嵌入到约束器的外壳上,方便使用者在外部进行操作。

此刻,在“魔方”的周围,十几台大型数据存储设施将其紧紧环绕。

这些大型数据储存设施来自全国各地,储存着全国近40%的文献资料,在其所属的数据中心被“黑云”摧毁前由部队派人运输到这里暂时保存。

但谁能想到,“黑云”的攻击势如破竹,一个星期之内便突破了塘沽防线深入内陆。

四个月前,原本正在前线作战的日自突然间失去了和后方的一切联系,无线电通讯、卫星通讯、甚至是信件往来都全部停滞,就像是日本四岛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一样。

起初日自高层认为这是敌人的信息战所致,但美军提供给日自的情报却表明,日本本土并未遭受任何的信息战打击,唯一的异象是,在日本本土的上空,一个黑色的风暴云团——至少在侦查卫星的视角下是这样——正在不断地生长并向着陆地的方向蔓延。

美军气象专家对此毫无头绪,“黑云”的生长方式根本不符合气象学常识,它就像是传说中的百慕大三角一样,任何企图进入风暴一探究竟的飞机或航船都会在进入风暴范围的一瞬间失联。

日自和美军高层及时封锁了这些消息,但士兵们还是发现了异常。

日自的士兵们发现,不知何时起,他们写给家人的信件再也得不到回复,前线的补给品也全都变成了美国货,不少人猜测是不是日本本土早已沦陷。

类似的猜疑在前线部队中一传十十传百,前线部队因此军心涣散人人自危,大量士兵投降,美日韩联合军在朝鲜半岛的防线因此摇摇欲坠。

日自高层自此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无论是否公布与本土失联的事实,他们似乎都无法挽回军心,但好在他们很快就不用为此担心了——

在与本土失联一个月后,“黑云”已经扩散到了联合军防线的后方,当面目狰狞的,由纳米机器人聚合体所组成的军团向联合军发起攻击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知道了日本本土被纳米机器人风暴毁灭的事实。

在朝鲜半岛前线的联合军迫不得已,以几乎无条件投降的方式与中国签署了临时停战协议,双方开始共同抵御来自纳米机器人军团的攻击。

但纳米机器人军团无穷无尽,无孔不入,四国的联合部队在它的锋芒面前一触即溃,他们根本无法组成一道稳定有效的防线,更别提什么反击。

此刻,“黑云”的纳米机器人部队已逼近京师防线,就在刚刚,由77所研制的纳米机器人检测装置检测到了纳米机器人入侵迹象,纳米机器人通讯干扰雷达随即开机,研究所守备部队即刻进入战斗位置,时刻准备抵御“黑云”的袭击。

杜远对纳米机器人并不陌生。

当纳米机器人第一次在东欧被应用于战场上时,杜远所在的77所便研制出了可以阻断纳米机器人通讯的干扰雷达,并送往东欧战场进行实战检验,而该技术早在数年前纳米机器人在中国广泛应用时便开始立项研发,经过战场的检验后已经是一项相当成熟的应用技术。

77所研制的纳米机器人通讯干扰雷达借鉴了现役的通讯干扰设备,针对纳米机器人的结构和通讯方式进行了特殊改进,可以有效阻止纳米机器人以蜂群形态进行的入侵。

四国联军在朝鲜半岛的溃败主要原因就是被纳米机器人以蜂群形式渗透,绝大多数的精密武器被摧毁,随后失去技术装备的人类部队便在纳米机器人聚合体军团的火力下被快速击溃。

在得到77所纳米机器人通讯干扰雷达的帮助后,四国联军暂时稳住了战线,但伴随黑云而来的纳米机器人军团很快改变了战术。

它们不再以蜂群为主要攻击手段,而是制造了大量聚合体军团,模仿人类的各种现役武器与联军作战,并不断建造量子通讯基站,以此为基地,步步为营地进攻联军的防线。

纳米机器人们的新战法规避了单个纳米机器人体积小,无法装载新兴通讯设备的劣势,四国联军刚刚稳定下来的防线在新战法下再一次被突破。

而随着“黑云”的不断扩散,纳米机器人的复制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

对于战场上的士兵来说,今日进攻防线的纳米机器人聚合体有一个,明天可能就有十个、百个、1101!

有人推算,以目前黑云扩散的速度,十年之后整个地球表面都会被遮天蔽日的纳米机器人蜂群占领,地球轨道空间站和月球基站上的人类宇航员在耗尽维生系统的能源后也会死去,以前总认为遥不可及的人类文明的末日,似乎就在眼前。

看着身边高度紧张的特种部队指挥官,杜远觉得,他们的任务与其说保护国家研究资源,不如说是在守护人类文明的墓碑。

或许千年以后会有外星人来到这里,通过“魔方”复现出当年的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因此得以在宇宙中以遗迹的形式继续存在并为人所知也说不定。

随着“魔方”周围的数据存储设备在一阵耀眼的强光下消失不见。

操作台周围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杜远将“魔方”收好放入一个特制的银色手提箱中,在特种部队队员的护送下离开了77所的地下掩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