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着旧书、油墨与淡淡馨香混合的味道,这是一个只属于知识与思考的圣地。
在浩如烟海的书架深处,一对堪称本届技能设计系金童玉女的组合,正并肩坐在一张长桌前,低头翻阅着资料。
男生名为刘宇,身形挺拔,面容俊朗,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恰到好处的从容与自信。
作为大四技能设计系的头号学霸,他不仅专业能力拔尖,待人接物也温和有礼,是学校内部论坛上常年霸榜的热门人物。
他身旁的女生名为陈梦,一头乌黑的长发衬得肌肤愈发雪白,五官清纯可爱,气质文静。
但与她柔弱外表截然相反的,是她那颗无时无刻都保持着绝对冷静与清晰的头脑。
她对技能数据库的熟悉程度堪称恐怖,被同学们称为行走的人形百科全书,专业实力丝毫不输刘宇。
此刻,两人正在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一同翻阅着一篇关于《历代技能模型演变与得失》的古老论文,不时低声交流几句,气氛专注而和谐。
突然,陈梦放在一旁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她拿起看了一眼,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
“李婉老师的电话。”
刘宇看了眼陈梦,陈梦微微点头示意后,便走出门外接听电话。
不多时,刘宇返回坐位,表情多了一丝诡异。
“李老师她……让我们到办公室一趟。”
“有说什么事吗?”陈梦正翻越资料文献,头没有抬起来。
“不知道……没有说。”
“嗯……老师既然叫了,肯定有事。”
陈梦做事向来干练,她合上厚重的论文,开始收拾桌面,“走吧,别让老师等久了。”
两人稍作整理,便离开了图书馆,朝着人文学院的办公楼走去。
他们以为是关于毕业设计的什么紧急通知,却完全没料到,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足以颠覆他们二十年学术认知的风暴。
在李婉老师那间不大但很温馨的办公室里,他们见到了两位意料之外的学弟学妹。
“……旁听?”
听完李婉老师的请求,饶是沉稳如刘宇,脸上也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惊讶。
他看着眼前这对气质卓绝的男女,尤其是那个叫唐柔的女孩,其与生俱来的高贵与疏离,让他下意识地就将其划归到了豪门世家的范畴。
“是的,我儿子林业,和他的朋友唐柔,都是今年的高考生。”
李婉温和地笑着,“他们对大学的专业课很感兴趣,正好下午有一节技能设计课,就想麻烦你们两位学长学姐,带他们去感受一下氛围。”
“没问题,老师,包在我们身上。”
刘宇立刻回过神来,脸上挂上了他那标志性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
陈梦也点了点头,好奇地打量着林业。
这个少年看起来很平静,甚至带着几分慵懒,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却仿佛藏着一片与他年龄不符的深海。
四人离开办公室,走在前往教学楼的林荫道上。
“两位学弟学妹好,我叫刘宇,这是陈梦。”
刘宇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
“林业。”
“唐柔。”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刘宇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两位既然是高考生,现在离大考只剩下一个月不到,理论上应该正是争分夺秒升级的时候,怎么会突然想到来大学旁听课程?”
“受一位教授引荐,说是让我提前来感受一下大学氛围。”林业随口编了个理由,把锅摔给那个正在奋笔疾书的某教授。
“这样啊。”
刘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又带着一丝善意的提醒,“不过,就这么空下来一两天,不怕被其他考生追过进度吗?要知道,现在这个阶段,一天不练,差距可能就拉开了。”
林业闻言,笑了笑,摆了摆手,“没事,我这边进度都有规划,而且还稍微超前了点,休息一下没关系。”
走在一旁的唐柔,听到稍微超前这几个字,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了一下。
她心中腹诽,你那叫稍微超前吗?你那一天的进度,顶得上别人一个月,你管那叫稍微?
“那就好。”
刘宇不再多问,只当林业是那种天赋异禀的顶级天才。
这时,一旁的陈梦突然开口,她的声音清脆而冷静,“不过,有个不太好的消息,可能需要提前告诉你们。”
“下午这节技能设计课的教授,是我们系里最严格、也最权威的魏国梁教授。他的课,学术性非常强,用词也特别高深,我们听着都有些吃力,怕你们两位……可能会听不懂。”
刘宇也附和道,“是啊,魏教授的课,氛围非常严肃,他不喜欢课堂上有任何与学术无关的动静。哪怕你们只是旁听,估计他也不会手下留情。”
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还分享了一件校园传说,“曾经就有一个外校来旁听的天才,因为在魏教授讲解到一个关键节点时,没忍住打了个喷嚏,结果被教授当场轰出了教室,还被列入了黑名单,再也不准进来。”
“这么夸张?”唐柔有些咋舌。
林业的脸上却露出了饶有兴致的表情,“嘿,那我倒要看看,是怎么个高深法。”
陈梦看着他那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总之,别逞强,听不懂也没关系,别打扰到课堂秩序就好。”
她觉得,这个学弟,似乎有点过于自信了。
……
……
四人来到阶梯教室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学生。
为了方便照顾林业和唐柔,刘宇特意带着他们,找了稍稍靠后的位置坐下。
不多时,上课铃响起。
一位身着灰色中山装、面容儒雅、不苟言笑的中年教授,夹着一本厚厚的教案,走上了讲台。
他一出现,整个教室原本还有些许嘈杂的氛围,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一股无形的低气压笼罩全场。
他便是魏国梁教授。
他没有一句废话,只是用锐利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全场,沉声道,“准备好笔记,记录重点。”
说完,他便转身,用粉笔在巨大的黑板上,写下了今天课程的主题。
【论技能的「自洽性」与「破局点」——从基础模型到战术衍生的底层逻辑】
刘宇和陈梦立刻正襟危坐,神情专注。唐柔也好奇地看着黑板上那行充满了学术气息的标题,感觉有些头大。
然而,当她转头看向林业时,却发现他整个人的状态,已经完全变了。
之前那份慵懒和随性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猎豹锁死猎物般的、极致的专注。
他的眼神亮得惊人,右手熟练地转着刘宇递给他的笔,仿佛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正在检查自己的武器。
唐柔第一次,在林业身上看到了这种纯粹的、属于学者的兴奋与战意。
魏教授开始讲课,他的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逻辑严谨,每一个概念都直指核心。
“……所谓的技能自洽性,指的是一个技能在设计之初,其效果、消耗、冷却、成长曲线等所有参数,必须服务于一个统一的核心定位。”
“任何脱离了这个核心的冗余设计,都是失败的……”
他的语速不快不慢,但信息密度极大,刘宇和陈梦奋笔疾书,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字。
而林业的眼睛,自始至终未曾动摇分毫,他甚至没有低头看纸,右手却如同拥有自己的生命一般,在纸上行云流水地书写着,笔锋从未停歇。
很快,当魏教授讲完第一个段落,他停了下来,用粉笔轻轻敲了敲黑板,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在设计一个攻防兼备的战士类初始技能时,如何在有限的框架内,平衡技能的「泛用性」与「特化性」?”
“有没有同学,有自己的想法?”
教室内一片寂静,所有学生都在低头苦思,这个问题看似基础,却直指技能设计的核心矛盾。
刘宇和陈梦也皱起了眉头,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试图构建一个完美的模型。
就在这时,一只手,从教室的后排,不急不缓地举了起来。
魏教授的目光顺着那只手看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是他不认识的学生,旁听的?
“你来说。”他点了点。
林业站起身,在全班同学好奇的目光中,用一种精简、直白到近乎于粗暴的话语,回答了这个问题:
“不需要平衡。”
“什么?”
魏教授眉头一皱。
“特化性是根基,泛用性是枝叶。”
林业的语气平静,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与其追求一个面面俱到却毫无亮点的平庸技能,不如将特化性做到极致,使其成为一个战术体系的核心。”
“至于泛用性,完全可以通过后续的技能搭配和装备选择,来进行弥补。”
这番回答,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哦?”
魏教授的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兴趣,“你的意思是,为了极致的特化,可以牺牲技能在某些场景下的作用?”
“那么,比如一个纯粹的单体爆发技能,在面对群怪时,不就毫无作用了吗?这如何自洽?”
“教授,您混淆了「技能自洽」与「角色自洽」。”
林业不卑不亢地回应道,“技能的自洽,是服务于它的核心定位,单体爆发,就是它的定位。”
“而角色的自洽,才需要考虑泛用性,面对群怪,那是AOE技能和装备特效该做的事,为什么非要让一个单体技能,去承担它不该承担的责任?”
魏教授眼中的赞赏一闪而过,他点了点头,随即抛出了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很好。那么,技能的「反制窗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破绽,你认为是技能设计中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属性,还是可以被设计者主动创造、甚至利用的战术要素?”
这个问题一出,刘宇和陈梦的脸色瞬间变了。
反制窗口的主动创造和利用?!
这根本就不是大四课堂该讨论的范畴,这已经是博硕等级的研究课题了!
然而,林业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模样,语气中气十足,回答得干净利落。
“当然是后者。”
“一个优秀的技能,其反制窗口本身,就应该是另一个陷阱的开始。”
魏教授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如何理解?”
“很简单。”
林业举例道,“一个战士的重劈技能,后摇很大,这是它的反制窗口。”
“但如果我们在设计时,加入一个隐藏机制:当敌人在这个后摇期间攻击该战士时,战士会获得一个短暂、大幅减伤的霸体效果,并且下一次攻击会附加眩晕。”
“那么,这个所谓的破绽,就变成了一个引诱敌人攻击的钓饵,一个攻防转换的破局点。”
嘶——!
教室内外,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在座的学生们,直接彻底放弃了思考,纷纷拿出手机,开始录音录影。
而教室外,不知何时已经聚集了好几位路过的教授和系主任,他们原本只是被这激烈的问答吸引,此刻却全都驻足,脸上写满了震撼。
魏教授脸上的表情,已经从最初的严肃,变成了棋逢对手的兴奋,“那么,一个技能的「成长曲线」,应该优先服务于角色的前期压制,还是后期潜力?”
“为什么不能两者兼得?”
林业反问,“通过引入「质变节点」,让技能在特定等级或条件下获得全新机制,即可兼顾前后期。”
“前期它是是单纯的伤害技,后期它可以透过质变方向的不同,变成一个功能性的控制技。”
“至于一个技能体系过于完美,没有明显弱点,是否破坏博弈的平衡?”
“我的答案是:真正的平衡不是没有弱点,而是存在「选择成本」。”
林业的声音掷地有声,“设计者应该迫使使用者在多种强大效果中做取舍,弱点,便在那些被舍弃的选项之中。”
双方的问答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入,完全演变成了一场顶尖学者间的学术论道。
教室外的教授们再也按捺不住了。
一位看起来专攻实战应用的老教授,直接拉开窗户,大声问道,“小伙子!多段式技能,如何避免动作冗长,被敌人抓住后摇反打?”
林恩头也不回,朗声答道,“引入「取消机制」,允许使用者中断后摇,转为其他动作,改变战场节奏。”
另一位看起来偏向理论研究的女教授也跟着提问,“「随机性」在技能设计中,是增强趣味性的良药,还是破坏竞技性的毒药?”
林恩答,“是「可控的随机性」。将随机范围限定在数个,能对使用者有利的结果内,既保留了趣味,又不失策略性。”
最后,一位看起来像是系主任、气质威严的老者,用一种无比郑重的语气,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深刻的问题。
“年轻人,你认为,技能设计的终点是什么?是创造出无法被反制的完美技能吗?”
这个问题,让整个校园都仿佛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站在教室后排的、挺拔的身影上。
林业缓缓地吐出一口气,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教室的墙壁,望向了更遥远的、知识的星空。
他用一种平静而又充满了力量的声音,给出了最后的答案。
“不,那是错误的,教授。”
“设计的终点,是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让使用者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应对不同的挑战,这,才是设计的真谛。”
话音落下,满场死寂。
魏国梁教授呆立在讲台上,如同醍醐灌顶,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窗外,所有的教授和主任,都陷入了长久的、震撼的沉思。
而刘宇和陈梦,这两位曾经的天之骄子,此刻看着林业的背影,眼神中只剩下纯粹的、高山仰止般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