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界大日如来咒,大日如来名称出现在公元七世纪善无畏三藏翻译的《大日经》里。“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万物,能利养世间一切生物,大日之光为不生不灭。“大日”之意胜于太阳。

摩柯为"大""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译大光明遍照,亦称遍照如来。大日如来是遍照一切世间万物而无任何阻碍的法体,众德圆满,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无昼夜之分, 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都能受到恩惠, 启动萌生佛心,获不可思议之成就。

王充的性情淡泊,不贪图富贵。当被上司了解,破格提拔的时候,不因官大而高兴;当不被上司了解,被降职罢官受压抑的时候,也不因职位低而怨恨。几次被任为县里的小吏,也没有挑选而不愿干。

有人说:“你心胸那么高而行为却一般,专门交结气味相投的人,做官也不计较地位,这岂不是玷污了你的节操败坏了你的品行吗?叫人家向你学习什么呢?”

王充回答说:值得人们学习的人,没有谁能比得上孔子。孔子做官,是最不挑选的人。当他做乘田、委吏的时候,没有不高兴的心情;当他做司空、相国的时候,也没有欢乐的表现。舜在历山耕种,就像将要那样过一辈子;等到他继承了尧的天下,又像是本来就该这样似的。

人所担忧的应该是德行上的不足,而不担心自己的爵位低;人们感到耻辱的应该是名声不清白,而不该耻于官职得不到提升。垂棘之玉同瓦片放在一个匣子里,明月之珠同碎石装在一条口袋里,如果有这两种宝珠的品质,是不怕被世人与瓦片和碎石混同看待的。

世人如果能识别什么是好人,那么好人即使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仍然是尊贵的;世人如果不能辨别好坏,那么即使你地位再高,也仍然是耻辱的。如果能做到地位低和地位高的时候操行一样,身分低贱和身分尊贵的时候品德相同,这就可以了。

恋绣衾

迢迢江路日又曛。为春迟、长是怨春。小立马、千林下,寄寒香、归赠故人。

相逢细说经年恨,早匆匆、吹散霁去。算惆怅、芳菲事,粉蝶知、应自断魂。

漫长的江边道路上,太阳又渐渐西沉,天色变得昏黄,因为春天来得迟缓、常常因此埋怨这春天。暂时停下马、在成片的树林边,折取带着清冷香气的花枝、打算回去后送给老朋友。

与故人相见后,细细诉说这些年积攒的遗憾与愁绪,相聚的时光却像晴日的云气一样、很快就被匆匆吹散了。想来那些让人惆怅的、关于春花绽放的往事,如果蝴蝶知道这些、也该为这般景象伤心断魂吧。

此词以春日江行所见之景为题材,如“迢迢江路”“千林”等。语言凝练,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寒香”“粉蝶”等意象传情。上片写旅途寄梅赠友,下片写与友相逢又别离的感慨。全词围绕与友人相关的情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惆怅之情,情感细腻,余味悠长。

迢迢江路日又曛,一句便把空间和时间同时拉长,迢迢写江水之远,日又曛写黄昏之频,一个“又”字透出岁岁年年的倦旅与失望,仿佛词人年年春日都在这条无尽江路上踽踽独行,而天边的残照从未真正温暖过他的眼睛,于是这暮色不仅是自然的暮色,更是心头的沉沉阴影。

为春迟、长是怨春,春迟本为节候之晚,却被词人视为一种故意的辜负,仿佛春天也懂得人情,却偏偏姗姗来迟,令他只能在料峭的风中把满怀的期望熬成怨气,愈怨愈深,愈深愈冷,小立马、千林下,千林者,花树之海也,词人却只用“小立”二字,显出人在无边春色中的渺小与孤单。

马亦踟蹰,人亦踌躇,唯寒香暗涌,这寒香是梅是杏,是残雪后第一缕不肯屈服的气息,它带着冰凉的温度,却被词人珍重地折取,寄寒香、归赠故人,香本无形,却可盈袖,词人欲借这缕香穿透千里关山,直达故人的案头枕边,让它替自己说一句“我未忘我”,然而香能否渡江?人能否重逢?词人并不回答,只留下一缕清寒在字句间袅袅不散。

相逢细说经年恨,似乎有了转机,仿佛骤闻故人的足音,却在下一瞬被早匆匆、吹散霁去生生掐灭,霁色本是雨歇云开的明朗,却在此化作无情之风,把好不容易聚拢的一点希望吹得灰飞烟灭,那“匆匆”二字像一阵鞭子抽在人心上,连“细说”都来不及开口,便只剩空白。

于是词人只能退回到自己的算术里——算惆怅、芳菲事,芳菲本是天地间最盛大最热闹的场面,如今却成了他私人账簿上一笔笔无法核销的旧债:某年花下失约,某年桥头空候,某年信笺无回,某年镜里朱颜瘦,算到最后,人亦倦,语亦穷,唯有请粉蝶知、应自断魂,蝶本无知。

然而词人偏说“知”,因为在这茫茫尘世间,只有蝶与他同宿花间,同经风雨,蝶翅上的粉,是他心头擦不干的泪痕,蝶的断魂,便是他的断魂,蝶若能语,亦应替他哭尽一场,如此,词人把一腔无可告诉的哀愁托付给最轻最小的生灵,实则把重量全部压回自己胸口,于是全词在“断魂”二字上戛然而止,却留下袅袅余味,如江雾不散,如暮日不沉,如花香不去,如心事不眠。

全词五十字,无一字不凝成冰霜,又无一字不燃作微火,迢迢江路是冰,又曛残日是火;寒香是冰,赠人是火;霁色是冰,吹散是火;芳菲是火,惆怅是冰;粉蝶之知是火,断魂之恨又归于冰,冰与火在词心反复锻打,终成一块透明的哀玉,照见词人,也照见千年后每一个曾在春天里失约、在花香里失语、在江路上失群的人。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