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有建议吗?
【系统提示:系统可以提供知识,辅助玩家决策。】
先帮我做下回顾,目前这些大官的诉求都是什么?我好知道需要哪方面知识。
【系统提示:生成中......】
【系统提示:刘禅(大汉天子):迷恋那些成熟、强大、能扮演母亲角色的女性(注意!),希望摆脱“扶不起的阿斗”这一形象,渴望被认可,成为雄主】
【系统提示:魏延(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首要目标是继续北伐,恢复汉室,实现作为一名武将的最高荣誉,希望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战略判断得到尊重,希望维护手下子弟兵的利益。】
【系统提示:杨仪(随军长史):希望军队的运作严格按照既定计划和指挥链进行,与魏延势同水火,核心诉求之一是彻底压制对方,不希望裁军削弱自己的职权范围和在朝中的影响力。】
【系统提示:蒋琬(留守长史):核心诉求是停止大规模军事行动,让国家恢复生产,巩固国本,希望国家的政策重心能从军事转向内政,这也符合以他为首的文官集团的利益。】
【系统提示:费祎(侍中):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和内部的团结,试图在魏延杨仪二人中扮演调停者的角色,希望化解冲突,避免内乱。】
额,刘禅的诉求是什么鬼?
诸葛桉瞟了刘禅一下,后者木木的,手拿着筷子,眼睛死死盯着面前的羹汤。
算了,不管他。
诸葛桉总觉得这几个人的诉求可以统筹兼顾地解决。应该存在一个降维打击的治本之策,不仅把魏延的事了了,还能满足蒋琬的需求,让国家好好休养生息。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蒋琬要裁军,解放劳动力恢复生产,魏延和杨仪要军中地位,同时还互相掐架——换句话说,要军方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给这俩人安排新职位。
政府、军队和劳动力,是什么把这三者联系到一起?
嗯。
是兵役!
【系统提示:检测到玩家需要兵役制度相关知识,推荐购买《中国军事制度史兵役制度卷》,内含军制变革的详细资料与案例分析。售价:50积分。】
你这废物系统。
这么贵啊?
诸葛桉有点小抓狂——点数全靠系统给她派任务才能得,这用了就没了。
一瓶可乐3点数,一本书五十点,16瓶可乐,假设一天喝两瓶可乐,那就是一周的可乐。
知识是无价的。
虽然积分可以用于兑换“可乐”、“精品蕾丝内衣套装”、“连体黑丝”、“极乐体验卡(单人模式)”等珍稀道具(后面两个绝对不会换的)。
但知识是无价的,是永久性提升。
她总不能真的拿点数买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玩过网游的人都知道要当屯屯鼠的道理。
但她还是很想喝可乐。
她不动声色地用羽扇的边缘悄悄松了松那紧得令人窒息的领口。
刘禅在看着她。
几乎是同一时间,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她的大脑。数秒之内,系统自动解析全书并生成一份报告,呈现在她的意识里。
“几位,我有一策,可解燃眉,我要推行一项军制改革,既能让百姓喘息,能让保边境安定,又能让我大汉的军力,不减反增。诸位,可有兴趣一听?”
她自信地开口。
......
为什么改革兵役制度是解决如今蜀汉危机的核心?
系统整理提供的资料让诸葛桉对蜀汉现状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现在的蜀汉是一台磨损严重的战争机器,多年的穷兵黩武几乎耗尽了诸葛亮治蜀所积攒的国力。
北伐军十万,算上留守四处的州郡兵,总兵力十三四万,而蜀汉的总人口加起来也不过百万,对民力的压榨已经可以说是敲骨吸髓。
蜀汉的统治没出大乱子,农民起义数量乃三国最少。但这是诸葛亮治理水平高,各级官员廉洁奉公的成果,不代表人民头上的压力不大,你不能说高效率的敲骨吸髓不是敲骨吸髓。
然而要想兴复汉室,军力不能不维持,百姓不能不压迫。取不能停,用不能停,就只能在使用效率上继续下功夫。
提高效率,就是军制改革,尤其是兵役制度改革的意义所在。
兵役制度是国家就公民或部分居民为国家服兵役以建立常备军或后备军而制定和实施的法律和规则的总称。它是国家军事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规定了兵员的征集、训练、服役和退役等方面的具体办法。
具体到三国时期,各国的兵役制度,总的来说依然可以分为世兵制、征兵制和募兵制三种。
所谓世兵制,就是在国民中专门划出一部分人,让他们世代为兵。在军者终生服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所谓征兵,就是国家根据需要强制征集丁壮服役。
所谓募兵,是国家出钱雇佣兵员,受募者自愿当兵。
蜀汉目前实行的兵役制度是以征兵制为主,世兵制为辅的混合兵役制度。
世兵的来源,一部分是刘备此前南征北战积攒下来的队伍,在四川立国后转化为世代从军的军户,另一部分是诸葛亮平定南中时收降的少数民族。这些人依附于国家,长期服役,是军队中的骨干和精锐,但数量过于稀少,不能满足北伐的需要。
因此,蜀汉以强制征兵制作为世兵的补充。如刘备在汉中与曹操决战时就曾因为兵不够,要在后方的诸葛亮征兵支援,为此还留下“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这句话。
常理来说,运转良好的征兵制并不会给国家带来如此大的负担。比如西汉,男子有耕种能力三年后,确保家里已经有足够余粮的情况下才被要求服役,一年在乡,一年在边塞或者中央,以后的每年只有一点时间需要服役干杂活,理论压力并不大。
而蜀汉的问题是,诸葛亮为了抓住北伐时机,要求蜀汉的这支十万人大军时刻保持集结状态并且日日操练,因此服役期就被拉的无限长。一方面每日耗费钱量无数,另一方面把全国快五分之一的男性劳动力绑在军队里,更难恢复生产。
用现代的话说,蜀汉的征兵是长期保持“榨干他们!”的总动员状态,军队压根不怎么复员的那种,经济能好就怪了。
当然你也不能苛责诸葛亮什么,蜀汉就这么大点基本盘,军事压力又大,诸葛亮又不是穿越者,没法靠军事技术做到对敌人的降维打击,还是只能堆人头。
但到了诸葛桉这,事情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