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坐在电脑前,一边改着那个奶茶店的Logo,一边时不时切回意念去看界里的情况。蚂蚁繁殖得很快,食物管够,空间又大,原来那一小窝,没过多久就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在土里挖出了密密麻麻的通道,还堆起了小土堆似的蚁穴。
源能增长的速度确实比只有植物时快,但曲玉觉得还不够。这些蚂蚁和现实里的没什么区别,除了体型小了十倍,就是本能地找吃的、挖洞、繁殖。她想要的不是更多的蚂蚁,而是……不一样的蚂蚁。
她想起之前的猜测,更高级的生物能提供更多源能。但蚂蚁就这么点大,再高级能高级到哪去?除非,让它们变得不只是普通蚂蚁。
曲玉试着集中精神,瞄准一只正在搬运黄豆碎屑的工蚁。她想把一点点源能注入到这只蚂蚁体内,看看会不会有变化。意念一动,一小股源能从光点里分离出来,像根细线,缠向那只蚂蚁。
刚碰到蚂蚁的身体,那只蚂蚁突然僵住了,几秒钟后,身体猛地抽搐了一下,腿和触角乱蹬,然后就不动了,身体慢慢变得僵硬。
死了。
曲玉皱了皱眉。再试一次,换了只蚂蚁,用的源能更少。结果一样,那只蚂蚁抽搐了几下,也死了。
连续试了十几次,换了不同的蚂蚁,调整源能量的多少,结果都差不多。要么直接死,要么变得行动迟缓,没过多久也死了。有一次,一只蚂蚁没死,反而变得异常兴奋,到处乱撞,最后自己钻进了一块石头缝里,卡在那动不了,直到饿死。
看来直接给成年蚂蚁注能行不通。曲玉停下动作,盯着那些蚂蚁。它们太小了,身体结构好像承受不住源能的冲击,稍微多一点就会崩溃。
她改了个主意。不找成年蚂蚁了,去找蚁后产的卵。那些白色的小颗粒,比芝麻还小,藏在蚁穴最深处。
曲玉试着分离出极其细微的一股源能,比之前给成年蚂蚁用的还要少得多,像一层薄薄的膜,轻轻裹在一枚蚁卵外面,没有直接渗进去。
这样做,那枚蚁卵没什么反应,还是安安静静待在那里。
她又找了几枚蚁卵,都用同样的方法,裹上一层极薄的源能。然后就不管了,继续让时间流速保持最快,自己则去忙现实里的事,交了Logo的初稿,又接了个新的设计单。
过了两天,现实里的两天,界里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曲玉再次仔细观察那些裹过源能的蚁卵。
这些卵孵化出的蚂蚁,和其他蚂蚁没什么明显区别,一样大小,一样忙碌。但曲玉盯着看了很久,发现了一点不同——这些蚂蚁好像更“灵活”一点。遇到障碍时,不是像其他蚂蚁那样硬挤,有时候会绕个更巧妙的弯;搬运大颗粒食物时,几只蚂蚁配合的时间更短,好像能更快地“商量”好怎么用力。
变化很细微,不盯着看根本发现不了。但确实有变化。
曲玉来了劲。她开始给更多的蚁卵裹上那层薄薄的源能,一次裹几十枚,每天都裹。界里的时间还在飞快地流逝,一批批蚂蚁出生、长大、死亡,新的蚁卵不断被产出来。
她不再刻意去看每一只蚂蚁,而是看整个蚁群。
几个月后(现实里的时间),变化开始明显起来。
蚁穴的结构变了。不再是乱七八糟的通道,而是变得有规律。主通道更宽,分支更有序,还出现了专门储存食物的“仓库”,比原来的更干燥、更整齐。甚至有了专门的“育儿室”,蚁卵和幼虫被集中放在那里,周围的温度好像都比其他地方稍微高一点。
蚂蚁的分工也更细了。除了工蚁、兵蚁、蚁后,好像多了一种体型稍大、行动稍慢的蚂蚁,不怎么参与搬运和战斗,就在蚁穴深处待着,偶尔有其他蚂蚁过去,碰碰它的触角,像是在传递什么信息。
曲玉不知道这种新蚂蚁是干什么的,但能感觉到,整个蚁群的效率更高了。挖洞更快,找食物的范围更广,遇到其他小群落的蚂蚁(界里偶尔会因为食物分布不均,出现小范围的蚂蚁冲突),配合也更默契,总能更快地击退对方。
源能的增长速度,不知不觉又快了一截。虽然还是比不上直接多放几窝蚂蚁来得明显,但这种增长更“稳”,好像每一只蚂蚁产生的能量都比以前多了一点点。
曲玉继续给蚁卵裹源能,同时看着蚁群扩张。它们从最初的那片土地,慢慢扩散到整个空间。植物茂盛的地方,蚂蚁更多,因为那里有更多腐烂的叶子和昆虫(界里后来自己长出了一些小虫子,可能是从植物里带进来的虫卵孵化的)。
界里的空间已经有一个房间那么大了,现在几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蚂蚁的踪迹。它们在树根下挖洞,在草丛里觅食,甚至在那个“太阳”照不到的阴暗角落里,也建立了分支蚁穴。
时间还在加速,现实里一天,界里就是一个季节。蚂蚁们好像也适应了这种快速的轮回,繁殖、觅食、扩张,成了它们不变的主题。
曲玉偶尔会停下来,盯着那些忙碌的小生物。它们还是那么小,小到需要她集中精神才能看清每一只的动作。但它们又和现实里的蚂蚁不一样了,那些细微的变化,在时间的积累下,慢慢变成了明显的差异。
她不知道这些蚂蚁最终能变成什么样。会不会产生更复杂的行为?会不会有一天,不再只是凭本能行动?
曲玉打开购物软件,之前买的面包虫已经到货了,她还没来得及放进界里。
给面包虫做改造时,已经有了经验。
她没直接拿成虫试,而是找了面包虫的卵。那些卵比蚂蚁卵大些,白色,圆滚滚的。她像对待蚂蚁卵那样,分离出极细的源能,裹在卵外面。一次裹几十枚,每天都做。
界里的时间流速还保持在最快。现实里过一天,里面可能就是大半年。面包虫的生长周期比蚂蚁长,但在加速的时间里,也一代代地迭代着。
最初几批被裹过源能的面包虫,变化不明显,就是长得稍微快了点,体型也匀称些。但过了一阵子,变化出来了——有些面包虫化蛹后,羽化出的成虫(也就是甲虫),外壳颜色更深,飞行能力好像也强了点,不再像普通甲虫那样飞几下就掉下来。
更明显的是幼虫阶段。这些面包虫好像更“聪明”了,找到食物的速度更快,遇到蚂蚁时,不是一味地蜷缩起来,有时候会主动往植物缝隙里钻,或者把自己埋进更深的土里。
源能的增长又快了些。面包虫和蚂蚁不一样,它们以植物为食,活动范围更固定,产生的能量虽然单个不如蚂蚁密集,但胜在稳定。
这段时间,曲玉几乎没怎么管设计的活。接的单都推了,客户催得紧的,就随便糊弄一下。她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界里,一边改造面包虫,一边继续扩张空间。
源能攒得快,扩张也越来越容易。一开始每次只能扩一点点,后来一次就能扩出好几十平米的范围。她没特意规划形状,就随着能量的自然流动往外推,有时候是长条形,有时候是不规则的块状。
大概过了三个月,现实里的三个月,界里的空间已经大得惊人。曲玉没法具体估算面积,只知道往任意一个方向看,都望不到边。植物长得更密了,之前的那些黄豆藤、绿萝、香菜,还有后来放进去的各种杂草种子,现在都长得疯快,覆盖了整个地面,一眼望去全是绿的。
她正盯着一群面包虫啃食一片蒲公英叶子,眼前的界面突然跳出来一行新字:【解锁权限:物理进入。可将意识与身体同步传送至界内】。
曲玉愣了一下。物理进入?意思是她能真的进到那个世界里去?
她试着集中精神,按照界面隐约透出的提示去操作。没什么复杂的步骤,就是在心里确定“进入”。
下一秒,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比之前任何一次使用能力都要厉害,眼前的出租屋景象像被打碎的玻璃一样散开。她下意识地闭紧眼,再睁开时,周围的一切都变了。
没有了出租屋的天花板和墙壁,头顶是那个她创造出来的“太阳”,亮得有点晃眼,温度也刚刚好,不冷不热。空气里有股潮湿的草木味,很清新,带着点泥土的腥气。
脚下是松软的泥土,还长着一层薄薄的苔藓,踩上去有点滑。四周全是植物,长得密密麻麻的,最高的也才到她腰际,大多是些草本植物,叶子宽大,茎秆粗壮——是她之前放进去的那些黄豆、绿萝和杂草长出来的。
确实和现实世界很像。光线、空气、脚下的触感,都真实得不像话。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是怎么进来的,她几乎要以为是穿越到了某个野外的草地。
曲玉往前走了几步,拨开挡路的植物茎叶。这些植物在她看来不算高,最多到膝盖,但她知道,对于那些被缩小了十倍的蚂蚁来说,情况完全不同。
她低头,仔细看脚边的一丛草。草茎有手指那么粗,叶片像小扇子。她能想象出,一只蚂蚁爬到这丛草底下,抬头看到的会是怎样一片遮天蔽日的“森林”。那些她看来细小的叶片缝隙,对蚂蚁来说,可能就是宽阔的通道。
她试着在草丛里找蚂蚁,但是没看到。它们太小了,在这么茂密的植物间活动,根本不起眼。倒是看到几只甲虫,比指甲盖还小,应该是那些被改造过的面包虫羽化的,正趴在一片叶子上晒太阳,一动不动。
曲玉站在原地,转了个圈。四周全是绿色,望不到头,除了风吹过植物叶子的沙沙声,什么声音都没有。那个“太阳”悬在半空,位置好像是固定的,光线均匀地洒下来,没有阴影的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大概是因为时间流速还被她调到最快,只是她自己进来后,感知不到那种加速了。
她走到一片稍微空旷点的地方,坐下,泥土的凉意透过裤子传过来。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地方是她一点点弄出来的,从最初到现在这么大;从只有几样死物,到现在植物遍地,还有蚂蚁和甲虫在活动。
以前只能在意识里“看”,现在真的站在这里,能摸到草叶,能闻到气味,这种真实感让她有点恍惚。
她想站起来走走,看看这个自己创造的世界到底有多大。刚起身,就看到不远处的一片蒲公英丛在微微晃动,不是风吹的那种摇,而是有东西在里面钻动,幅度很小,但很频繁。
曲玉走过去,蹲下身,仔细看。
蒲公英的茎秆之间,有一些黑色的小点在快速移动,密密麻麻的,是蚂蚁。它们正拖着一块比自己大好几倍的东西往一个方向走,那块东西看着像一小块腐烂的叶子。
从这个角度看下去,这些蚂蚁小得像灰尘,但它们的动作很快,配合也很默契,一块叶子被十几只蚂蚁拖着,稳步前进。它们前进的方向,是蒲公英根部附近的一个小洞口,洞口周围堆着一些细小的土粒,应该是蚁穴的入口。
对这些蚂蚁来说,这株蒲公英就是一棵参天大树,这个洞口就是它们的巢穴大门。
曲玉没动,就蹲在那看着。看了很久,直到那些蚂蚁把叶子拖进洞里,洞口又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