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了守旧派的几个头面人物,剩下的自然就是国君和西学派的分赃盛宴,临邱王兴高采烈地提拔了几个真正的“自己人”接管礼部和吏部的岗位,而林源作为西学派的领袖也得到了他的报酬——连提四级直接从一个区区六品制造局总办跃升为工部尚书,如此火箭式的提拔即便在整个临邱国史上都极为罕见,也算是临邱王用最直接的态度表达了力挺西学派的决心。

如果放在平时,礼部那边会立即跳出来说这“于礼不合”,吏部也会叽叽歪歪念叨什么“程序不符合惯例”,但是此时此刻?你怕不是在说笑!

礼部的老头子刚刚临阵脱逃一走了之,吏部尚书已经降级成吏部右侍郎了,工部尚书更是人在天牢正在等死,这时候谁敢跳出来说半个不字,下场就是去天牢陪前任工部尚书聊天。

至此,林家达成一门两尚书的历史成就,虽说跟某些曾经权倾朝野的大权臣比起来还差点意思,那也足以煊赫一时。

最重要的是临邱王用这套防不胜防的组合拳向整个临邱官场宣告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那就是从今天开始他们临邱的风向要变了,跟着这道风口走野猪都能起飞,顶着这股风做事你就是九天凤凰也得乖乖在地上爬着。

在世家之间,消息总是传得很快。

短短几天的功夫,曾经无人问津的同文馆招生处门庭若市,不久之前还在京都小报上痛骂西学是“邪门外道”是“奇技淫巧”的传统书生们如今老老实实在外面排队哪怕自掏腰包也要在同文馆里面争个学员的位置,什么狗屁的文人风骨早就不知道被丢到哪个角落吃灰,前倨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至于那些煽动反对西学的守旧派贵族则是完全龟缩起来舔舐伤口,同时又掏出重礼来委托那些还能在京中自由活动的中立派同僚替他们去西学派那边寻求和解。

而心情最紧张的莫过于刚刚投靠到西学派这边不久的富商集团,眼看着西学派和守旧派出现大和解的趋势,他们深深担忧自己会不会被西学派当成一张擦屁股纸用过即弃,于是便更积极地加紧在国家高层中间活动,努力地表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好在林源不是那种放下碗就骂娘的小人,自身就是从商出身的他对富商集团的角色自有安排,毕竟临邱只是东方七国之一,很多事情官方在国内做事方便,在国外却是寸步难行。

不过眼下还不到林源放眼外国的时候,临邱的近代工业化仅仅是稍有起色距离大功告成远得很,更重要的是之前的工业成果已经让西学派这边砸了不少钱进去,当务之急是巩固胜利果实同时继续扩大产业规模。

所以在给了守旧派一个狠的之后林源也表现出了准备与对方和解的态度,一方面是守旧派手里有钱有人,如果把对方也给拉进这股工业化的洪流之中肯定对临邱提升国力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已经察觉到临邱王正在重新调整朝堂平衡的他深知自己不能得意便猖狂,不然今天的守旧派就是明天的自己。

于是和气生财就成为了眼下最好的选择,很多计划内的大项目被他作为筹码与守旧派交换了利益,双方一度剑拔弩张的态势也因此得以缓解,至少在明面上不会有人天天把两派冲突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到处讲了。

当然林源这么做多少得罪了富商集团和西学派内部部分比较激进的反保守派比如曾伯涵和左朴存,但即便是这些人心中也很清楚眼下根基尚浅的西学派绝对没有与保守派完全撕破脸皮的实力,故而林源的妥协还算是可以接受。

随着守旧派资本也开始投入临邱的近代化建设,反对的声音就更加消停了,谁让人家守旧派手头钱多呢?对不起,有钱人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啊!

国家上层推动的工业化进展很快便随着一座座工厂的落地开始影响全国基层,一方面是因为农业人口过剩导致的失业率激增找到了最好的宣泄口,一方面则是工农剪刀差开始在临邱国内浮出冰山一角。当农民们拿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到市场去卖却发现这点钱根本就换不来那些看着好用对他们而言却很昂贵的生产工具之后,一股反对工业的暗流正在农民阶层中涌动。

可惜这些暗流眼下林源还看不到,终究都是以顶层人视角俯视这个国家的他眼下最关心的是节节攀升的工业产值和日新月异的军工产品进步,而底层农民在头顶上又多了一层工人阶级之后的苦难挣扎则完全被淹没在禽流感疫情的遮掩之下。

有些东西林源看不到,不代表所有人都看不到。

——狮鹫王国•朴茨莱顿——

“这个林源确实是个人才,可惜还是出身太高了。”自从彻底收拾掉温普顿商人集团后伊莎贝拉就一直坐镇于此对南方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造,当东方诸国借助瘟疫的阻挡忙着休养生息改革内部的时候,伊莎贝拉对南方地区的改造也是成果斐然。

起码现在南方地区不再是一个游离在中央政府之外介于有限自治和半独立状态之间的特殊地区了。随着大量从北方借调而来(对此休伊提出激烈的抗议,据说调令送达当天整个约维克公爵府都听到了他的尖锐爆鸣)和伊莎贝拉在本地提拔培养的新一代官员取代过去分散低效的城市议会,中央政府对南方的掌控力度来到了自第一代狮鹫王拿下南方地区以来的最高峰。

自此,曾经彼此分裂敌视的王国三个最高级行政区终于得以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北方的工业、中央的农业和南方的商业在伊莎贝拉的精心调配下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爆发出强劲的动力。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新王都潘提尼亚城的建设进度一再超出预期,大量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吸引了无数王国人和外国人来到这颗开始冉冉升起的西方明珠为建设新王国做出贡献,就连那些自视为“老京爷”的法班缇娜人都开始嘴嫌体正直地向新王都流动。

不过伊莎贝拉也没有因为自己做出了优秀成绩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关于东方临邱国的内部改革相关资料一直都在通过洛清流手下的密探送到她桌前。

对于这位林尚书的才能伊莎贝拉是由衷赞赏的,并在给洛清流的建议里明确表示如果哪天她带兵把临邱打下来,这位人才她肯定要尽力争取为己所用,洛清流那边也是深以为然。

不过林源的出身还是限制了对方在某些方面的眼界,比如对工农剪刀差这东西林源就完全没有认识而是彻底沉醉在了成就之中。

身后有着一个世界的历史作为后盾的伊莎贝拉却知道,任何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巨大的痛苦,不管是协约同盟那边首创国家工业化的带英帝国还是少校故乡那充满苦难的工业化之路,在工业足够反哺农业发展之前这些国家的农民生活水平甚至都不如小农经济当道的封建时期,也因此爆发过农民和手工业者带头砸毁机器的卢德运动等让人很难评价的反工业浪潮。

要说反动,这些逆历史潮流想要人类走回头路的运动肯定是带有反动成分的,但要讲这些人的挣扎完全是无理取闹,给出这些评价的人只能说是脱离基层太久了站着说话不腰疼。

“大小姐,属下觉得临邱的农民骚动是个不错的机会,您看我们这边要不要联合沧澜那头搞点动静出来?”作为狮鹫王国的情报头子,史蒂夫不想放过这种好机会。

“算了吧,这种时候落井下石只是一时舒服,日后后患无穷啊。”伊莎贝拉沉思片刻,摇了摇头制止史蒂夫的想法。

因为现在的她不仅是王国的国相,还是智慧之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她还是那位坚持为解放全人类的大业奉献终生的少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