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斯伯里的晨光,带着初雪后的清冽,透过金盏花宅邸宽大的落地窗,斜斜地洒在柔软的波斯地毯上。

壁炉里的炭火发出轻微的噼啪声,驱散了深冬残留的寒意。

空气中弥漫着烤面包和上红茶的香味,伊卡·金盏花正慵懒地陷在宽大的天鹅绒扶手椅中。他穿着白色的背心,灰白色的头发随意地散落在额前,少了维多利亚那份锐利的审视,多了几分属于普通人的闲适与慵懒。他修长的手指捏着当天的《洛克斯伯里纪事报》,目光随意地扫过政治版和经济版的头条。

突然,他的视线在报纸中缝一个不太起眼、却用了加粗花体字的标题上停住了。“慈善”之冢,圣艾格尼斯医院都市怪谈新考——兼评艾米丽·霍克小姐新作《寒夜拾骨人》

伊卡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端起骨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温热的红茶,目光却牢牢锁定在那篇报道上。

报道本身写得相当“官方”且克制,“……据悉,警方于前夜对废弃已久的圣艾格尼斯慈善医院进行了一次例行安全检查。

行动中,警方在地下区域发现了一些年代久远、保存状况堪忧的医疗档案和实验设备残留物,疑似与历史上该院某些争议性医疗实践有关。

警方发言人奥古斯塔·斯特兰奇警督表示,此次行动旨在排查安全隐患,相关发现已封存并移交档案部门进行历史研究,公众无需恐慌,斯特兰奇警督强调,废弃建筑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呼吁市民切勿擅自进入探索……”

“例行安全检查?发现档案和设备残留?”伊卡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弧度,低声自语,“奥古斯塔处理得倒是滴水不漏。” 他完全可以想象那位警督是如何用她特有的、带着金属质感的冷静声音,将一场惊心动魄的超凡之战,轻描淡写地包装成一次平平无奇的“安全隐患排查”。

这种对真相的“修剪”艺术,也是维护洛克斯伯里表面“秩序”的必要手段,然而,报道的笔锋很快一转,重点落在了紧随其后的一则书评上,“……令人惊喜的是,本报新锐记者艾米丽·霍克小姐,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想象力,将围绕圣艾格尼斯的诸多神秘传说与此次‘发现’,巧妙地编织成了一部引人入胜的哥特风魔幻小说《寒夜拾骨人》,于本报文艺副刊连载首日便引发读者热烈反响!”

“霍克小姐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又发人深省的世界, 一座被遗忘的‘仁爱医院’,一个在漫长岁月中被痛苦、寒冷和扭曲医学实验异化的‘寒髓之主’格里高利。他驾驶着包裹橡胶轮胎的‘夜行马车’,收集着城市边缘无名的冻毙者,用诡异的绿色药液将他们制成‘永恒的标本’,供奉于医院地下的‘痛苦圣坛’……小说情节跌宕,氛围渲染极佳,对维多利亚时代医疗伦理的黑暗面亦有着深刻的隐喻……”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霍克小姐塑造了一位神秘而强大的‘魔法侦探’角色——金色花妖精。这位小姐手持一把火枪,洞悉罪恶的根源,以智慧与勇气对抗那吞噬生命的冰冷永恒。其优雅从容的姿态与洞穿虚妄的智慧,成为黑暗中最耀眼的光芒……另一位重要的‘猎魔人’,则以她烈火般的战斗意志和破除万邪的银辉,为故事增添了磅礴的热血与力量感……”

伊卡的目光在“金色妖精小姐”和“猎魔人”这两个名字上停留了许久,他放下报纸,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艾米丽·霍克……”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出警局办公室里那个抱着廉价笔记本、眼神充满憧憬和一丝怯懦的年轻女孩。没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记者,竟有如此的胆识和才华。

奥古斯塔的禁令被她用一种更巧妙、更持久的方式绕开了——用魔幻小说的外衣,包裹真相。

“用小说记录真相……倒是个聪明的方法。”伊卡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冰蓝色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赏。

他甚至可以想象,此刻的艾米丽正兴奋又忐忑地守在报社,看着读者对《寒夜拾骨人》的反响。她或许会为花妖精的优雅强大而自豪,也为猎魔人的勇猛无畏而激动。

伊卡的目光扫过报纸的社会版角落,那里有一则不起眼的短讯,“运河区异常低温现象缓解,市政厅表示将加强供暖管道维护。”

看来“雪中人”的威胁也暂时告一段落了。洛克斯伯里似乎又恢复了它那灰蒙蒙的“正常”。

他放下报纸,身体更深地陷进柔软的椅背,闭上双眼,晨光温暖地照在他脸上,壁炉的火光跳跃着,一切总归是朝着好的发展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