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雨总带着三分缠绵,打在镇国公府的琉璃瓦上,溅起细碎的水花。萧逸尘站在回廊下,手里捏着一支刚折的绿萼梅,花瓣上的水珠顺着指缝滴落,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世子,姜小姐的马车到了。”小厮青砚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萧逸尘抬头,只见一辆青帷马车停在府门前,车帘被一只素手轻轻掀开,露出姜瑶清丽的面容。她今日穿了件月白色的软缎褙子,领口绣着几枝兰草,雨丝落在她鬓边,沾湿了几缕发丝,倒比往日多了几分柔意。

“萧世子久等了。”姜瑶下了马车,微微屈膝行礼,目光落在他手里的绿萼梅上,眼底闪过一丝讶异。

萧逸尘这才想起手里还捏着花,脸颊微微发烫,连忙将花递过去:“方才在后花园折的,想着你或许会喜欢。”

姜瑶接过花,指尖不经意触碰到他的手,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她低头看着那支绿萼梅,花瓣上的水珠晶莹剔透,轻声道:“多谢世子。”

这是他们自诗会后的第一次见面。那日姜瑶因谣言缠身,对他态度冷淡,事后她虽有些后悔,却拉不下脸主动道歉。没想到昨日收到萧逸尘的帖子,邀她今日同去城外的云栖寺上香,说是为她洗清谣言之事还愿。

马车缓缓驶离城区,雨渐渐小了。姜瑶掀起车帘一角,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新插的秧苗在雨中泛着嫩绿,远处的青山被云雾笼罩,像一幅水墨画。

“那日诗会,是我唐突了。”萧逸尘的声音从对面传来,带着几分歉意,“不知你那时正烦心,说了些不合时宜的话。”

姜瑶放下车帘,对上他真诚的目光,心中的那点芥蒂顿时烟消云散:“是我失礼才对,不该迁怒于你。”

萧逸尘笑了起来,眉眼弯弯,像含着春日的阳光:“这么说,你不生我气了?”

姜瑶点头,嘴角也微微上扬。其实她心里清楚,萧逸尘对她并无恶意,反倒是自己,因为前世的经历,对所有人都带着几分戒备,尤其是像萧逸尘这样身份显赫又对她示好的人。

马车行至云栖寺山脚下,两人换乘轿子上山。云栖寺的香火很旺,一路上行,随处可见前来上香的善男信女。走到半山腰时,忽然听见一阵喧哗,原来是几个香客不小心撞翻了挑夫的担子,茶叶撒了一地。

挑夫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见自己辛苦挑来的茶叶毁了,急得直掉眼泪。那几个香客却蛮不讲理,不仅不道歉,还骂骂咧咧地要离开。

姜瑶正要上前理论,萧逸尘却先一步走了过去。他没多说什么,只是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挑夫:“这些银子,够赔你的茶叶了吗?”

挑夫愣住了,看着那锭沉甸甸的银子,一时说不出话来。那几个香客见状,也不好意思再纠缠,灰溜溜地走了。

“多谢公子!多谢公子!”挑夫反应过来,连忙磕头道谢。

萧逸尘扶起他,温声道:“举手之劳,不必客气。以后挑东西小心些。”

姜瑶站在一旁,看着他温和的侧脸,心中忽然一动。前世她见惯了达官贵人的冷漠与傲慢,像萧逸尘这样身居高位却体恤底层百姓的,实属难得。

到了云栖寺,两人先去大雄宝殿上香。姜瑶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默默许愿。她没求富贵,也没求权势,只愿这一世能护得自己和在意的人平安顺遂。

萧逸尘站在她身后,看着她虔诚的模样,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若是能一直这样看着她,该多好。

上完香,方丈邀请他们去禅房用茶。禅房里布置简洁,墙上挂着一幅“静”字书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方丈是个白眉老僧,目光睿智,他看着姜瑶,笑道:“女施主眉宇间似有郁结,不如常来寺中坐坐,听听佛法,或许能解。”

姜瑶谢过方丈的好意,心中却清楚,她的郁结并非佛法能解。那是前世的血海深仇,是刻在骨血里的伤痛。

萧逸尘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接过方丈递来的茶,轻声道:“有些事,若是放不下,不如试着面对。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姜瑶抬眸看他,他的眼神真诚而温暖,像春日的阳光,一点点驱散她心中的阴霾。她忽然想起前几日在家族祠堂,若不是萧逸尘及时赶到,她或许真的会被姜鹤打伤。

“多谢世子关心。”她低头抿了口茶,茶水微苦,回味却甘醇。

从云栖寺出来,雨已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来,给山间镀上了一层金辉。两人沿着山路慢慢往下走,偶尔有风吹过,带来阵阵花香。

“上次在诗会上,你说喜欢李清照的词?”萧逸尘忽然开口。

姜瑶点头:“嗯,她的词清丽婉约,却又带着几分豪情,很是难得。”

“我这里有一本她的手稿真迹,是前几日偶然得到的,你若是喜欢,便送你吧。”萧逸尘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递给姜瑶。

姜瑶打开木盒,里面果然是一本泛黄的手稿,上面的字迹娟秀有力,正是李清照的风格。她心中大喜,却又有些犹豫:“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在我看来,能让懂它的人收藏,才不算辜负。”萧逸尘将木盒塞进她手里,“就当是我赔罪的礼物,上次诗会,确实是我唐突了。”

姜瑶看着他真诚的眼神,终究还是收下了:“那我便却之不恭了。日后若是有什么我能帮忙的,世子尽管开口。”

萧逸尘笑了起来:“那我可就记下了。”

走到山脚下,马车早已等候在那里。分别时,萧逸尘忽然说:“下月初八是我生辰,府里会办一场小型的宴席,不知你是否有空?”

姜瑶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若是世子不嫌弃,我定会去。”

萧逸尘的眼睛亮了起来,像盛满了星光:“太好了,我等你。”

看着姜瑶的马车消失在暮色中,萧逸尘才转身回府。青砚看着自家世子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忍不住打趣道:“世子,您今日可是高兴坏了?”

萧逸尘轻咳一声,板起脸:“胡说什么,赶紧回府。”

青砚笑着应下,心中却暗道:看来我们世子,是真的对姜小姐上心了。

马车里,姜瑶打开那个木盒,再次拿出李清照的手稿。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那位才女的心境。她忽然想起萧逸尘真诚的笑容,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悸动。

她摇了摇头,试图驱散这不该有的情愫。她还有血海深仇未报,还有家族重任在身,怎能被儿女情长牵绊?

可不知为何,萧逸尘的笑容却总在她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

回到姜府,青禾见她手里的木盒,好奇地问:“小姐,这是什么?”

姜瑶将木盒收好,淡淡道:“没什么,是一位朋友送的礼物。”

青禾看着她微红的脸颊,心中了然,却识趣地没有多问。

夜深人静,姜瑶坐在灯下,再次拿出李清照的手稿。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纸页上,她忽然看到手稿的最后一页,有一行小字,是萧逸尘的笔迹:“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她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脸颊瞬间变得滚烫。她连忙合上手稿,却再也无法平静。

原来,他对自己的心意,早已写在了纸上。

而她,似乎也并非无动于衷。

这一夜,姜瑶辗转难眠。她知道,自己的心,正在一点点向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子靠近。可前世的伤痛让她不敢轻易相信,未来的路充满荆棘,她不知道这样的靠近,是福是祸。

窗外的月光皎洁如水,照亮了她眼底的迷茫与挣扎。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那颗冰封已久的心,已经因为萧逸尘的出现,悄然融化了一角。

而这一切,都被暗处的一双眼睛看在眼里。柳氏的贴身丫鬟将看到的一切回报给柳氏,柳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来,是时候给他们加点料了。”

她转身对丫鬟低语了几句,丫鬟连连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一场针对姜瑶和萧逸尘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而沉浸在微妙情愫中的两人,对此还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彼此的心中,都多了一个牵挂的人。这份牵挂,像春日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等待着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只是他们不知道,前路还有多少风雨,等着他们一起面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