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向子贡问道:“孔子是个圣人吧?他怎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说:“这本来是上天让他将成为圣人,又使他这么多才多艺的。”将,就是将要的意思。子贡不说已经是圣人,而说将要成为圣人,是他认为孔子当时还没有成为圣人的缘故。
成为圣人和成为贤人一样,要修养磨炼自己的操行,操行还没有磨炼成功的时候,那只能说是将要成为贤人。现在子贡说孔子将要成为圣人,是因为圣人是可以做到的缘故。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业,三十岁言行合于礼,四十岁能明白事理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一听到别人说的话,就能辨明是非真假。”从“知天命”到“耳顺”,学习有了成就,智慧更加通达,这是成了圣人的验证。还没有到五六十岁的时候,就不能“知天命”,达到“耳顺”的程度,所以就称之为将要。当子贡回答太宰的问话时,大概是孔子三四十岁的时候吧。
大江东去(自寿)
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一樽自寿,不妨沈醉狂舞。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这首《大江东去(自寿)》,以其深沉的感慨、苍凉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回首与自我命运的沉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堪称一首悲慨淋漓又不失豁达的佳作,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与赏析。
词的上阕,开篇即以“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起势,词人以“半生习气”概括自己多年养成的习惯、志向与追求,但岁月无情,风霜侵蚀,使得一头乌发也已被岁月染白,这不仅仅是外貌的衰老,更是岁月对人生理想与抱负的磨砺与消耗。一个“销”字,生动地传达出这种无奈与被动,在时间的洪流中,曾经的志气、激情,如同被风霜一点点消磨殆尽。
“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七十年的时光,读来令人感慨,词人回首一生,仿佛走错了方向,那份迷茫与悔恨油然而生。邯郸,古地名,常在古诗词中与梦境、迷失联系在一起,“回首邯郸何处”更凸显了词人对自己一生道路的重新审视与喟叹,曾经追逐的目标,如今却迷失了方向,不知往昔的种种努力是否正确,这种对人生错落的反思,充满了自省与悲凉。
紧接着,“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杜曲是唐代诗人杜甫曾在诗中提及的田园之地,后常代指田园生活;柴桑是陶渊明故里,松菊象征隐逸高洁。词人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归计成迟暮”又说明这份向往来得太迟,岁月已蹉跎,人生的归途已然进入暮年,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之大,一种时不我与的悲哀扑面而来。
然而词人并未一味沉溺于这种惆怅之中,“一樽自寿,不妨沈醉狂舞”,词人以酒自寿,借醉解愁,表现出一种豁达的自我解脱态度。尽管人生多有不如意,但依然可以在自己的生日之际,给自己一个欢庆的理由,在醉酒后的狂舞中暂时忘却人生的失意与遗憾,这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对命运的一种抗争,虽已迟暮,却不失豪放与洒脱。
下阕,词人的笔触从自身经历转向对世事的感慨。“休问沧海桑田”,沧海桑田的典故描绘了世间万物的瞬息万变,词人劝自己也劝读者,不要再去追问那无尽的变化,因为变化本是世界的常态,这种劝解中带着几分无奈,也透着几分超脱。
“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朱颜易逝,白发催人,时间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是最直接的体现,而“转次全故”更是强调了这种改变的快速与彻底,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从青春年少变为两鬓斑白,容颜的改变也是时光无情的写照,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乌兔是日月的别称,日月更替,时间流逝,催着世间万物老去,连天地万物也在这时间的长河中显出老态,而那些千古的英雄人物,如今也化作了一抔黄土。词人将视角扩大到历史的长河之中,英雄豪杰曾有过怎样辉煌的成就,但在时间面前,他们也逃不过被遗忘的命运,这种对英雄末路的慨叹,也反映了词人对自己一生无大成就的慰藉,既然英雄也终归平凡,那自己的一生虽有遗憾,却也无需过于自责。
“汾水悲歌,雍江苦调”,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沉重的氛围,汾水、雍江,古老的河流,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无数的悲欢离合,悲歌、苦调是往昔的声音,如今听来,更添几分凄凉与孤寂,词人以历史的悲苦与沧桑来烘托自己内心的感慨,将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使情感更加深沉厚重。
最后,“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以“大江依旧东注”收尾,画龙点睛。历史的兴亡起伏,仿佛一场大梦,而只有大自然的江水,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奔流不息,恒久不变。这种对比不仅强烈,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世间的一切都在变迁,唯有规律与自然的脉动不会改变,词人在对世事的豁然与对自然的敬畏之中,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平静与慰藉。
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起伏跌宕,从生命岁月的蹉跎到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再到最终的豁达与超脱,词人用雄浑的笔触描绘出了人生的百态与世事的无常。其语言凝练而富有张力,典故运用巧妙,既丰富了词的内涵,又增强了词的感染力。它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内心的挣扎与成长,也让我们在感受那份悲慨与豪迈的同时,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让人在赏析中领略到词的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