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灵王召集各国诸侯,郑国的子产说:“鲁、邾、宋、卫四国不会来。”等到各国诸侯聚会时,这四国果然没有到。赵尧是符玺御史,赵人方与公对御史大夫周昌说:“你手下的御史赵尧将要代替你的职位。”后来,赵尧果然做了御史大夫。
这样说来,四国诸侯不来参与盟会,郑子产是根据情理推断出来的,赵尧做御史大夫,方与公是通过某种状况观察出来的。推究情理、观察状况,推断未来,都是有所依据而考察出来的。鲁人公孙臣,在汉文帝时上奏章给皇帝,说汉朝是土德,它的吉兆黄龙该要出现了。后来,黄龙果然在成纪这个地方出现了。公孙臣知道黄龙将要出现,是根据乐律和历法推断出来的。
贤圣的智慧如何,事情应该说已经得到验证了。贤圣的才能,是都能先知。他们的先知,是运用各种术数,或者是善于估计和巧妙的推算,并不是圣人凭空就知道的。神怪与圣贤,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圣人与贤人的才智差不多,所以他们动脑筋想问题互有长短;他们对待事情并没有什么神怪的地方,因而圣和贤这两种名号可以相互更换。
所以,贤、圣是道德高尚、智能卓越的称号;而“神”却是一种渺茫恍惚无形的事物。事物不同,性质也不会一样;事物相同,表现也不会是两样。圣和神的名号是不同的,所以说圣不是神,神也不是圣。东郭牙因为善于推测所以能知道国家的内情;子贡善于估计所以能够赚钱。
圣人的先知,就是子贡、东郭牙这类人的先知。圣人既然与子贡、东郭牙相同,那么子贡、东郭牙这类人也就是圣人了,既然如此,圣人与贤人的实质是一样的而只是名号不同,他们之间才能不一定相差很远,智慧也不会成倍相差。
念奴娇(再用韵伤春)
花落风初定。倚危阑、衷情欲诉,踌躇不忍。把酒问春无语,吹落游尘怎任。待泪雨、红妆蔫尽。不道燕衔春将去,误啼鹃、唤起年年恨。芳草路,人愁甚。
浮生一梦黄粱枕。且不妨、狂歌醉舞,尘谈挥柄。金谷平泉俱尘土,谁是当年豪胜。但五柳、依然陶令。千古兴亡东流水,望孤鸿、没处残阳影。无限意,伤春兴。
这首《念奴娇(再用韵伤春)》是一首深刻表达伤春惜时之意的词作。词人通过对春光逝去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豁达态度。全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词的开篇“花落风初定”便点明了时令与氛围。花朵在春风的揉碎下纷纷坠落,风也刚刚停息,天地间一片静谧,却弥漫着一种凄凉。词人倚靠在高高的栏杆旁,仿佛能感受到春光的脉搏正逐渐消逝。此刻,词人内心的“衷情”与“不忍”交织成一种复杂的情愫,欲诉还休。他想倾诉对春天的眷恋,却又怕触碰那些脆弱的情感,只能踌躇不前。
“把酒问春无语”更显出词人的无奈。他举杯向春发问,可春天只留下沉默与寂静。这风,这花,这春,仿佛都在无声地回应着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而“吹落游尘怎任”则暗示了词人对春日的不舍。那些飘荡的灰尘,如同被风吹散的春意,让词人感到惋惜与不甘。
“待泪雨、红妆蔫尽”进一步升华了词人对春天的深情。他仿佛预见到春日将尽,花朵凋零,就如同美人失去了往日的娇艳。词人以“泪雨”来形容那种不舍与伤感,将春日的结束视为一场凄美的别离。
“不道燕衔春将去,误啼鹃、唤起年年恨”,这里词人用燕子和杜鹃鸟来象征春天的离去。燕子带着春光飞走,杜鹃的啼声似乎在呼唤着春天,却又徒增几分惆怅。这啼声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春天的离去是不可避免的,而每一次的离去都会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遗憾与怀念。
“芳草路,人愁甚”,结尾的两句将词人的伤春之情推向极点。芳草凄凄的路,象征着春天的踪迹,而词人在这条路上感受到的是无尽的忧愁。这种愁绪并非单纯的失落,而是对生命中美好时光易逝的哀叹。
词的下阕在伤春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思想的深度。“浮生一梦黄粱枕”让词人从伤春的悲情中跳脱出来,以一种更为豁达的心态看待人生。人生如梦,短暂而虚幻,如同黄粱一梦,转瞬即逝。既然如此,又何必过于执着于春日的离去呢?
“且不妨、狂歌醉舞,尘谈挥柄”展现出词人洒脱的一面。面对人生的无常,他选择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狂歌醉舞,尽情享受当下的欢乐,挥洒自如地与世人畅谈,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金谷平泉俱尘土,谁是当年豪胜”则将视角转向历史的兴衰。金谷园和平泉庄曾是奢华的胜地,如今却化为尘土,那些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也早已消逝。词人用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知。
“但五柳、依然陶令”则透露出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词人虽身处尘世,却心向田园,以一种超脱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
“千古兴亡东流水,望孤鸿、没处残阳影”再次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千古的兴衰与成败,都如同东流的江水,一去不复返。而那远去的孤独雁影,与残阳的余晖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凄凉的意境,象征着生命的孤独与时光的无情。
“无限意,伤春兴”作为结尾,似乎又回到了伤春的主题。然而,此时的伤春已不仅仅是对春日的惋惜,更是一种对人生、对历史、对命运的深刻感悟。词人在伤春之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真谛,以及时间的珍贵。
这首《念奴娇(再用韵伤春)》以伤春为切入点,通过对春天离去的描写,引发了词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从对春日的眷恋不舍,到对历史兴衰的淡然,再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词人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人生的豁达与智慧。全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语言凝练,充满了哲理与诗意,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词人对生命、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