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快地掌握来自西边的情报,向来制度比较僵化的临邱朝廷甚至在这位国君的坚持下特设了一个专门针对西方阵营的情报机构拿着专项资金就负责把西边的风吹草动往国都传,而这位天天睡觉都感觉脖子凉飕飕的国君早起第一件事便是听取这些人给自己呈现的每日奏报。
“不仅那些里通外国的商人被收拾了,那个什么狼神还搞了个让人睡觉也能学习的法子?”本来之前听说伊莎贝拉跟温普顿的商人们干起来了国君还挺高兴的,可还没等他高兴两天坏消息便一个接一个,先是老狼找到了新业务然后又是温普顿帮在没闹出什么乱子的情况下就全军覆没。
巨大的焦虑感如同一双看不见的手掐着临邱王的脖子让他感觉呼吸似乎都不顺畅起来,虽说现在前线因为禽流感大流行陷入了僵持阶段,但大流行迟早都会过去,到时候金山国一倒自己的临邱国就是三面受敌怎么想都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至于说指望其他东方国家的援助,呵,如今临邱王早就看开了,瞧瞧沧澜再看看金山和北原,这所谓的东方阵营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事到临头大家都是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想要自己不至于沦落到沧澜王的下场,临邱王唯一切实可行的动作就是加强临邱的国力,不仅仅是动员士兵还要强化国内的经济、技术等等一系列能力,哪怕追不上西方领头羊狮鹫王国的水平,起码不能让人家落下一个世代吧?
隐约间,某个不成熟的想法在临邱王脑中一闪而过,这是他在听到老狼整活儿的时候得到的灵感,他要对临邱国进行教育改制!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东方七国在伊莎贝拉过来搞事之前的教育和取仕制度,除了王权被大商人阶级架空导致国家政府形同虚设的沧澜国之外,其余六国采取的都是察举制和科举制并行。
察举制很简单,说白了就是裙带关系人情推荐,专供那些在六国之中根深蒂固的大世家们方便安插人手进朝廷当官。虽说也有那个彻底不要脸的“举贤不避亲”,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互相推荐花花轿子众人抬,由各大家族选出这一届本家族在朝廷中的利益代言人然后所有世家一起给这位候选人造势吹牛逼,最后不管国君愿不愿意接受面对世家制造的庞大声浪都得捏着鼻子认了。
科举制则是预留给那些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但这里说的寒门绝对不是什么全家都不认识几个字的平头百姓,而是专指已经衰弱的没落世家和正处于上升状态的地方豪强。他们在朝中的声量不够大走不了察举这条路,但中央想要有效控制地方又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再加上忽悠小老百姓的需求客观存在,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和少校的世界一样这个世界的科举制也是以考试为形式,不过这个世界不存在什么四书五经故而也就没法衍生出八股文来,通常科举考试的科目分为策论、文章、律令、通史、兵法、算学共六科,用另外一个世界的名词翻译一下便是政治、文学、法律、历史、军事、数学六个主要科目,并根据各国朝廷和国君的取向不同六科的权重也不同,最后综合六科成绩择优录取。
不难看出这些国家的考试都非常侧重于文科方面,这与所有的东方国家都是从大洪皇朝分裂出来有直接关系,因为在大洪皇朝还在的时候这个皇朝的科举制度就特别偏爱文科生。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大洪皇朝的科举制度完全是奔着挑选官员这一个用途去的,对有能力统筹大局的文科生需求量大,而负责将事务落实的理科生在大洪皇朝不能当官只能当吏,也就是伊莎贝拉构建的政体之下那些事务官员。
对于需要维持一个大一统政权的帝国来说,大洪皇朝的选择不能说是错只能说是符合当时的国家环境,事情坏菜就坏在七国分裂之后各国全都有样学样不思进取,抱着大洪旧制死不放手。
毕竟从大洪人的角度看来大洪皇朝之所以完蛋不是因为它的制度不对,而是洪末帝胆大包天居然将主意打到了诸神头上这才招致神罚,故而列国维持大洪皇朝的旧制不仅理所应当,还能彰显自己是承接大洪皇朝的“天赋正统”。
本来这一套用得好好的,临邱王也觉得这套制度挺不错,但是随着伊莎贝拉在西方异军突起,新的制度下培育出来的一大批理科生在狮鹫王国的公务员体系内做出令人注目的成绩,各方面都压力山大的临邱王就不得不考虑过去的制度是不是错了?
“来人呐,召集群臣,寡人有要事商量。”越想越觉得东方跟西方差就差在这儿了,心思浮动的临邱王决定把朝中重臣们都叫来先探探他们的口风。
听说国君有事召见,群臣连忙穿好朝服进宫面圣。
“哎,尚书大人,你说陛下这突然把我们叫去上朝是要干嘛?”上朝的路上就免不得有人交头接耳。
“估计又是瘟疫的事儿吧。”被问到头上的户部尚书双眼深陷看着就一脑门子官司,如今外面在打仗国内在闹瘟疫处处都需要花钱,他这个户部尚书天天都被人撵着追债已经好久没睡个好觉了。
“唉,八成是这么回事。”提问那官员也是户部的人当然感同身受,“这破事可真是……瘟疫不停吧到处都在饿死人,停了那些西方的黄毛鬼又要打过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让人好生纠结。”
“可不是?”户部尚书烦闷地叹了口气,“想来陛下也是忧心这些才会频繁地召见我们商讨对策。”
然而等朝臣们在正殿排好班列等着国君把之前不知重复过多少遍的废话再念一遍的时候,他们听到的却是从未体验过的全新版本。
“取仕改制?!”听完殿前大太监把临邱王整理出来的思路念完一遍,六部里面有三个尚书眼睛都瞪得老大。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负责官员任免的吏部,这个六部之首的老大哥打死也想不通国君的脑子里这是搭错了哪根筋突然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下刀子,咱们国家的吏治虽说谈不上清明起码不像北原和沧澜那么糟糕吧?
第二个瞪眼的则是工部,你以为工部这是为了理科生终于能够被正名而欣喜?错,大错特错!除了吏部最不想看到这场改制发生的就是他们工部了,因为六部之中素来垫底的工部里大官儿全都是从科举制选拔上来的文科卷王,他们好不容易从书山文海中杀出来才坐到现在这个位置,就等着以权谋私让自己的家族更进一步或者再造荣光呢,现在你跟我说要给理科生抬旗?!
第三个有意见就是礼部了,本来吧就算是理科生地位提高也跟他们礼部没啥关系,毕竟礼部那才是正儿八经的文科生专属业务范畴,你让那些搞数理化的进来他们也玩儿不明白,可是临邱王这一手突如其来很显然打破了各国遵守几百年的大洪祖制,而他们礼部最重要的存在意义就是维护这些祖制。
“陛下,这合乎洪礼吗?”骨子里就是个老古板的礼部尚书忍无可忍,第一个站出来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