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伊斯加德第一帝国的黑雾,仿佛饱食过后的巨兽陷入了沉寂,黑域侵蚀的步伐骤然放缓,每年不过向北扩张数百米。
在北伊斯马克大盆地重建的伊斯加德第二帝国,获得了喘息之机。
之后的百年里,教会内部主张积极抗争黑域、组织民众恢复生产的乐观派逐渐占据了上风。而仅仅强调忏悔自身罪孽、消极应对的悲观派则日渐式微。
守望历105年,教会完成了内部变革,旗帜鲜明地宣扬:圣主苏拉注定会带领所有虔诚的信徒战胜黑域,恢复世界原本的光明与秩序。
积极进取、充满希望的信念,大大提振了人们的信心,侥幸逃出生天的伊斯加德第二帝国,迎来大迁徙后的黄金发展期。
为解决人口恢复带来的粮食压力,帝国不遗余力地开发北伊斯马克大盆地的每一寸沃土。皇室与贵族更是联手向北拓展,帝国的北部边境开始越过气候更加寒冷的艾瑟隆山脉。
守望历200年左右,帝国人口已经恢复到近千万。然而,就在这看似复兴的时刻,蛰伏南方的黑雾再次躁动起来。
部分地区的黑雾之障,已推进至伊斯马克山脉南麓。与此同时,腐化病如同瘟疫般在帝国境内疯狂蔓延。
皮肤溃烂流脓、肢体扭曲畸变、器官发生异化……但腐化病的恐怖不仅仅是对人体的摧残,更在于它对土地、水源、动物、植物等一切自然造物的无情侵蚀。帝国的新生根基,正在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缓慢蛀空。
而所有腐化病的受害者中,最令人恐惧和排斥的,当属那些生命扭曲后诞生的亚女群体。
亚女的出现,似乎预示着大陆上最后的苟延残喘之地,开始遭到圣主苏拉严厉的警告。教会不得不站出来,宣称这些人是因其内心污秽、阴暗、懦弱、懒惰,而被圣主彻底遗弃。
守望历240年,第一次黑潮降临,磨磨蹭蹭了两百多年的黑雾,如同蓄力已久的海啸,猛然向北扩张!
伴随而来的,还有无数从黑域深处涌出的、形态可怖的黑域恶魔。它们冲出黑雾之障,如潮水般翻越伊斯马克山脉,侵入帝国腹地,将那些几乎快要忘却大灾难记忆的人们,再次拖入血腥的战场。
守望历244年,第一次黑潮消退,黑雾之障再次向北推进了上百公里,进入伊斯马克山脉。数十万人在恶魔的啃食下化为枯骨,更有近百万人感染腐化病,在痛苦和畸变中挣扎。
帝国的天空阴霾密布,悲观的情绪笼罩帝国上下,而在一片灰暗之中,一道微光闪现。
三眼学会的创始人、伟大的宫廷学者亚尼斯,偶然发现了金属铅对黑雾具有惊人的抑制效果——只需间隔一百米竖立起一根根铅柱,就能有效阻挡黑雾的蔓延!
守望历294年,在亚尼斯八十岁高龄之际,第一道试验性质的铅墙,终于在伊斯马克山脉建立。沉重的铅柱,如同沉默的巨人,沿着黑雾边缘蜿蜒排开。
在铅墙前,黑雾的蔓延停止了,效果立竿见影。
铅,这种原本普通的金属,在随后的短短数年内价格暴涨了十倍!与之相伴的,是各种稀奇古怪、甚至荒诞不经的民间尝试如野草般滋生。
尽管教会和学者一再疾呼,劝说民众保持理智,但铅盆、铅碗、铅勺、铅首饰等制品,被商人们大肆鼓吹为“苏拉赐予的庇佑圣物”,一度成为底层疯狂争抢的商品。
更可怕的是,私下里甚至流传起吞服铅粉治疗腐化病的愚昧秘方。
很快,因这些愚蠢行为而铅中毒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死于腐化病的人。这场席卷帝国的“铅狂热”,才终于在第二次黑潮来临前熄灭。
自此,铅被帝国正式列为特殊战略物资,受到严格管控。即使皇权更迭,这一法令也从未改变过。
……
……
大迁徙之后,对土地收成更加精打细算的农夫们,在三眼学会和教会的指导下,终于懂得了牲畜粪便的宝贵价值,草木灰与堆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使得每个乡村避免沦为恶臭熏天的露天粪场。
得益于连续多年的好收成积累,冰莓村的日子比过去宽裕了不少。
最近五年,村民们不仅开拓了更多的林地用于种植巨果莓,牲畜的数量也增加了一倍。大多数家庭都修缮、翻新了自家的房屋,就连村中央的聚会广场,都铺上了碎石,这让莫库斯村长感到由衷的自豪。
芬恩修士,作为资深的高级巡回修士,却选择了常驻冰莓村。他拥有独立的祈祷屋,能够主持各类祷告,甚至接待更高级别的神职人员。
唯一的遗憾是,芬恩已经过了五十岁,如果没有特别的背景,上升之路基本断绝——这同样是绝大多数教会基层神职人员无法逃避的现实。
今天,来自北方小镇德格布伦的商队抵达了冰莓村。随行的不仅有德格布伦修道院的阿尔里克主教这位重量级人物,还有来自德格布伦镇的地方官员。
每三年重新核定各地的耕地面积,是每位领主的必修课。重要的地方自然由税务官亲自前往,而像冰莓村这种偏僻的地方,则往往委托给商人代为核查。
底层的村民粗鲁朴质,却也深谙生存之道。与这些领主的代理商人保持良好关系,关键时刻或许能为村子减轻不少负担。
当然,这些弄虚作假一旦被税务官抽查发现,或是被各地的民务巡回官举报,那后果就不仅仅是倒霉那么简单了——过去三十年,德格布伦镇所管辖的土地上,被吊死的村长已经超过了十个。
像冰莓村这样在十几年间逐渐富庶起来的村庄,自然也引起了德格布伦镇地方官的注意。今年,他们派遣正式的税务官前来核验耕地。
远远的,莫库斯就看见了一个熟悉的矮胖身影,他咧开大嘴,用力挥舞着手臂:“嗨!马特先生!”
“哈哈,圣主庇佑!尊敬的雷娜特夫人,我们又见面了,愿您永远青春美丽!”
矮胖的商人马特仿佛没有看见莫库斯的热切招呼,径直走到雷娜特面前,摘下帽子,深深鞠躬,态度恭敬得近乎谄媚。
雷娜特作为退役提灯人的身份暂且不论,光是前些年陆续通过马特之手变卖的某些来自黑域的小玩意儿,就足以让这位商人态度热切异常。
再加上那个传说中受到苏拉眷顾,注定会成为提灯人的黑发小子卡瑞,与雷娜特保持紧密关系,在马特看来,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长远投资。
要知道,偌大的帝国,每年能够新增的提灯人也不过一百多人。像希尔德马克这样偏僻、人口稀少的领地,一年能出现一两个都算得上天大的幸运了。
“莫库斯,你不需要嫉妒。”芬恩修士耸了耸肩膀,拍拍有些忿忿不平的村长,低声安慰,“马特对雷娜特越是殷勤,恰恰证明你当初的决定是无比的正确。”
“好吧,你让我好受了些……我看到税务官大人了,虽然当村长的二十年里只见过两次这种大人物,但最好永远别见面。”
莫库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那点被忽视的不快,走到井边仔细洗净了手脸,尽力避免给即将到来的官员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芬恩修士笑了笑,整理了一下自己那件陈旧的、勾勒着银线的修士袍,朝着远处正被随从簇拥着的阿尔里克主教走去。
商队很快在村广场卸下了马车,摆开了货摊,立刻吸引了大量村民。
一个小村子,通常商队一年也就来那么几次,冰莓村的家庭主妇们,都紧紧攥着自己的小钱袋,目光谨慎而仔细地在货摊上搜寻着,为那些不得不添置的生活必需品掏出钱币。
尤其是食盐,过去两年,冰莓村饲养的牲畜都长得不错,需要更多的食盐来制作过冬的腌肉或熏肠。
最近的岩盐产地就在西面相邻的拉内梅雷领,但价格依然贵得让人窒息——每公斤六克朗,光是这一项开销,就会让不少家庭主妇肉疼。
“嗨,莫库斯,过来一下。”打发走商人马特后,雷娜特带着难以言喻的古怪表情,朝着莫库斯招了招手。
“他还在缠着你,想买你的那件黑域武器?”莫库斯皱了皱浓眉,对雷娜特的表情显然有着自己的理解,“这个贪婪成性的家伙,他恨不得把全天下的财宝都塞进自己的口袋!”
“不,你理解错了。”
雷娜特一把抓住莫库斯的衣角,不由分说地将他拖到一辆马车后面,压低了声音,“马特带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索恩维克的伯爵大人出事了,好像和永夜会的邪教徒有关……”
“这些该死的、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黑蛆,他们又想去破坏铅墙吗?”
一听到“永夜会”这个如同毒蛇般的词组,莫库斯猛地打了个哆嗦,脸色变得煞白,赶紧用手在胸口画出三角圣礼。
“嗯,不谨慎的话,会给所有人带来灭顶之灾。所以阿尔里克院长亲自过来监工,检查铅墙修缮的情况。”
雷娜特点点头,忧心忡忡地转头望向村外那片随风起伏、青黄相间的麦田,“德格布伦的守备军也来了,他们少不了要以清查邪教徒的名义,让我们承担额外的劳役和物资供应。地里的收成,绝对不能受到任何影响!”
“明白,我马上去见税务官,尽快把耕地核查的事情办妥!”莫库斯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就麻烦你去村外接待一下守备军,我让多鲁陪着你。”
说完,莫库斯立刻招手唤来民兵队长,低声吩咐了几句。
某间木屋的转角阴影处,卡瑞和玛伦悄悄探出了脑袋,两双眼睛好奇地注视着远方那些衣着光鲜、神情肃穆的官员和教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