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日后,百里琳琅带着十车嫁妆,五百家奴,浩浩荡荡的前往豫国。

一路上前后都有士兵保护着,红鸾金车在行驶的时候,车前的金铃不断叮叮当当泛着脆响,看着声势浩大,且体面十足。

可是,只有百里琳琅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再看一次滢国了。

出嫁从夫,自古身不由己,更何况她是嫁去异国他乡,那更是山高水远,道阻且长。

出城前,永安王偷偷塞给她的兵防舆图,已经在箱子里装着了。

想起出城前,一群人围在城门口送别着,永安王那昂着脖子,挤着眼睛。

“东西也给你了,总能安心了吧。”

他是怕她这个犟种给他女儿云岚添麻烦,可是有一点他猜错了,她可没有那么强的报复性,更没有小肚鸡肠那嫉妒嘴脸。

马车缓缓向前走着,嬷嬷问道,“殿下,不去再看一眼令慈吗?”

百里琳琅苦笑回着,“不去了,她与父亲早已和离,我去了,也多有不便。”

这些年,百里希芸早与李平和离多年,李家只有百里琳琅是外姓,可想而知,在府中多数时候否是不受待见,哪怕表面上和谐,说得过去,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

百里琳琅之所以随母姓,也是当年她的母亲百里希芸要求的,她嫁与父亲是下嫁,所以当初成亲前将立下字据和文书,百里希芸便要求日后无论诞下几子,都子随母姓,不得更改。李平为了能顺利迎娶,便签下了这份字据。也是这份字据,成为了日后夫妻不和的导火索。

再后来,母亲在诞下她的两年后,与父亲和离,隔年四月,嫁入张家。

自此,再无联系。

就连她要远嫁滢国,也不见得她出来相送。

她怀着忐忑不安且复杂的心绪,前往不熟悉的国度。

一路上昏昏沉沉,不知时辰。

再次醒来,已经是次日晌午了,日上三竿,晨光刺眼到捂住双眼,才发觉是在马车内。

她身边的嬷嬷搀扶她起来,抚抚背,“殿下醒了?”

百里琳琅压平身下的裙角,点点头,坐直身子,问道:“这是到了哪了?”

嬷嬷扭过头,掀开帘子,问了一嘴,和外头的士兵说了几句,才知道已经离开滢国了,这是前往边境的路上。

嬷嬷说:“咱们走的最快的陆路,不出五六日,大概就能抵达千秋城。”

百里琳琅不做回答,只是手里紧紧攥着衣袍的一角,有一些紧迫感,她总感觉,传闻中的秦衍定不是个好相与的,嗜血成性,凡经过之处,尸横遍野。

不喜欢男人,也同样不喜欢女人,永远一副冷冷淡淡,高高在上的样子。

她心惊胆颤地咳嗽了好几次,确实吓得连口水都能呛到她。

到底是想象太多,也没见过真人。

连卷轴的画像都没有。

她心里有一些招架不住的忧虑,“嬷嬷,我有一些怕了。”

哪里是怕了,现下已经离开滢国了,跳车也来不及了。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总好过在李府过低眉顺眼的日子强一点,说不准,去了豫国,还能好一些。

她不对未来夫君抱任何期待,也不奢求情爱。

只要两国不再开战,一切条件,她会慢慢谈的。

起码她的任务能完成的将完成了。

再次醒来,已经到千秋城的临近城属——千懿,距离千秋城还有三天的车程。传闻,皇城里的永懿长公主住扎在此地,所以千懿也属于永懿长公主的城池。

要进入此城,还得征得本尊同意。

一群人马停在城根下,守城的先是拦住问了去向来历,后又查了通行令,之后便去通报了。

过了半个时辰,守卫回来敷衍的回道,“已经通传了,还望殿下稍安勿躁。”

百里琳琅隔着帘幕,应了一声好。

只是天色渐暗,也没有任何通报的声响,城门紧闭,等过了很久之后,身边的嬷嬷察觉到不对劲,既然已经通报了,为什么还不如进城。

一路上舟车劳顿,只是想进城洗漱歇息一番,没想到,通报了那么久,就此杳无音信,等到守城的护卫折返回去锁门的时候,嬷嬷再也按耐不住的起身,不顾她阻拦,直直下了马车,有一些踉跄,快步上前质问,“劳驾,敢问这是要下钥关闭城门了吗?”

“自然,长公主定下规矩,每日酉时紧闭城门,不再迎人。”

已经酉时了,想必距离来这已经两三个时辰了。

嬷嬷气的胸口起起伏伏,急忙拦住他的胳膊:“这位小哥,我们又不是外人,日后就是豫国秦小侯爷的亲眷,总不能说关就关,我们郡主身子单薄,受不住夜里风寒,您看··就行行好吧···”

守卫连连抗拒,满是强硬的口气,随后把大门紧闭,彻底关严,下了钥匙。

“您就别为难我了,我只是守城的小护卫,可做不了长公主的主,您要进去,就得有长公主的默许,不然,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他也不好使。”

嬷嬷拿他是真没辙了,也不知道要怎么做,还想着还嘴的时候,就被马车里的百里琳琅制止了,“嬷嬷,回来吧。”

百里琳琅是觉得当下自己也并不能起什么决策作用,让这些豫国子民心甘情愿听从自己的,倒不如乖乖等待,守株待兔,以后总有机会改变他们心目中的滢国。

嬷嬷吃亏,便灰溜溜回去了,坐到她身边,不忘气恼地说:“殿下,没想到咱们还没到豫国的千秋城,就在这绊住了,好说歹说,咱们一路上路过的边境驿站也对咱们还算客气和蔼,怎么一到了千秋城跟下了,偏偏···”

百里琳琅双手环于胸前,眼神紧紧盯紧千懿城,半响松了口气,劝慰着。

“若是换作秦小侯爷,你看他们还敢不敢那么对待,不过是瞧着我们是外人,好欺负罢了,玉娘,算了,我们等等吧。”

嬷嬷名唤玉娘,是宫里伺候贵人的老人了,架子也不小,如今受了委屈和苛待,自然有一些愤恨不平。

不过已经到了豫国境内了,再忍耐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这样,剩余的时辰里,百里琳琅和玉娘就蜷缩在马车里,也无被褥床榻可以靠,只能靠在窗边的一侧合眼而眠。

一夜过去,百里琳琅被一阵喧闹声响吵的皱眉,玉娘轻轻拍拍她,说城门大开,来人说长公主允许入城了。

百里琳琅点点头,有一些犯迷糊,“好··”

周遭的随从早已经疲惫不堪,也是嘟嘟囔囔的吐槽个不停,同时也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个长公主倒不是好相与的,不知道她又会做什么。

手段难测。

刚入城门,就看见不远处站在人群中央,骑着骏马,一身戎装,很是英气傲骨的男子,嗓子高亮,“拜见郡主殿下,臣是长公主的贴身侍卫荣膺,特来迎接殿下入城。”

“多谢,劳烦阁下带路了。”

一个沉稳且极具温柔的声音隔着马车传出来,荣膺没忍住多看了两眼,虽然看不到人,但是总有一些浮想联翩。

“客气。”

一路上走走停停,城中百姓夹道相迎,都听说滢国嫁过来的这位郡主是为祥瑞,那必定能为豫国带来福泽。

一排排,岔开站在路边,到处都有祝贺的声音,鲜花不断,倒是一番好光景。

嬷嬷隔着帘幕,微微卷起边角,看了一圈,好歹欣慰的点点头,“豫国百姓还算纯善,虽然也是因着殿下的祥瑞名头,但再怎么说,不厌恶殿下,就还不错。”

百里琳琅确实也松了口气。

“嗯,不因为叔父而迁怒我,就还算万幸。”

抵达长公主所居住的万宝楼,荣膺才缓缓下马,将牵马的麻绳都递给了下属,走到马车前,微微福身,隆重介绍道,“殿下,这便是长公主殿下所居住的万宝楼,共计二十一间屋舍,三阁楼,三亭台,两花园,一会客厅,所以也算是皇家避暑院之一,是豫国第二个府邸。”

听罢,百里琳琅有一些咂舌,刚刚咽下的水都呛到嗓子眼里出不来,只是轻咳了几声,后回道,“那我梳洗打扮一番,再去拜见长公主吧,承蒙关照。”

荣膺直着身子,回头叫了个丫鬟出来,“也好,殿下请便,我叫府上的阿月领殿下熟悉熟悉环境。”

见万事俱备,都吩咐好了,他也就退下了。

直到走过长廊,进了里屋,百里琳琅脱了面纱,身边的嬷嬷才缓缓开口,“殿下,这长公主可真是豪奢啊,可是,既然都这般纵容了,为何不久居皇宫啊?”

“听说,长公主与大内的皇帝闹的不是很愉快,年岁到了却不嫁人,一哭二闹三上掉,后来气不过就干脆带着一群男宠搬到千懿城,既能图个清净,又不失体面。”

这个倒是也是听见叔父偶然提起,自己偷听了一耳朵,不过说起来,这些皇宫大内的八卦新闻,可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纷呈,听了让人都觉得像是话本子一般,有一些不可思议。

总的来说,这位长公主不是那么好说话的,既然都能有骨气逃脱皇室的把控,婚姻的枷锁,那必然对自己也是没什么好脸色。

这样铁骨铮铮的女儿,定是对滢国没什么好印象,才会迁怒自己,致使昨日冷落在城外一夜,都没怎么睡好。

百里琳琅还真的有一些疲惫,但是又不敢真睡,只能小憩了一阵,待洗澡水热好了,才迷迷糊糊地起身去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