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蕾希娅姐姐!”
“今天给你们带故事书了哦。”
她蹲下身子,把背篮取下,一本一本地分给他们。雷茵在一旁看着她被孩子们拥簇的样子,眼中泛起从未有过的柔光。
“这位是雷茵先生,”艾蕾希娅介绍道,“他今天也来帮我们一起修院墙哦。”
孩子们立刻鼓起掌来:“欢迎雷茵叔叔——!”
“……叔叔?”雷茵挑眉。
艾蕾希娅噗嗤笑出声:“不行哦,要叫哥哥。雷茵哥哥哦。”
“好!雷茵哥哥!”一阵整齐的童声传来——
雷茵轻咳一声,蹲下身帮着孩子们搬石块,一边安静地听孩子们讲“艾蕾希娅姐姐如何用三片草药救活生病猫咪”的传说。
他原本以为凡人的善良是脆弱的,如风中烛火,随时熄灭。但在这一刻,他不得不承认——艾蕾希娅所播下的微光,已在这些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
小镇的春天来得迟缓又温柔,旧砖石铺就的小巷边,积雪刚刚融化,泥土中泛起青草的新香。空气里带着湿润与一点点希望的气息。
教堂外的庭院里,晨光斜洒,艾蕾希娅正跪在神像前祷告。她仍旧是那身洗得泛白的白袍,一丝不苟地收拢在膝下,双手交叠,唇动如风中细语。
“黎明神大人,您今日也很努力看顾这一片贫寒之地。多亏了您花朵能茁壮成长,孩子们能感受到温暖,从不吝啬给予我们光明……”
祈祷一如往常,但今天她的身边多了一个身影。
雷茵静静站在一旁,看着她祷告时微微低垂的睫毛,那些祷词落在他心里,像晨露滴在未曾触及的石上——安静,却改变了形状。
“你……每天都这么祈祷吗?”祷告结束后,雷茵随口问道。
“嗯。”艾蕾希娅起身,拍了拍膝上的灰,“从八岁开始,大概有十年了吧。”
“十年?”
“是啊。不过大多时候都是让神明大人听自己抱怨和任性的请求……”她转头笑了笑,“也许雷茵先生会觉得我总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吧,但是……那也是支撑着我到现在的心灵支柱。”
雷茵注视着她的眼神渐深,却什么都没说,只跟在她身后一起走进了教堂厨房。
厨房不大,只有一口老锅和几张裂纹遍布的木桌。艾蕾希娅卷起袖子,掀开锅盖,一股淡淡的麦香与菜香味扑鼻而来。
“今天煮的是黑麦粥,加了点枞叶和马铃薯叶……味道不算好,但能管饱。”她转头看了他一眼,忽然笑出声,“不过这点还不够吃,雷茵先生……你做过饭吗?”
雷茵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像人类的“局促”:“……没做过。”
“那今天就来帮忙吧,雷茵先生。”她像教小孩一样递给他一把剥土豆的小刀,“你坐这里,从头削到尾,注意别削到手哦。”
雷茵接过刀,认真地点头坐下。他的动作显然很生疏,一会削断了皮,一会直接把整个马铃薯削成块。艾蕾希娅看了半天,实在忍不住了。
“不是那样啦,这样——看好了。”她蹲下身子,手把手教他握小刀的方式。她的手指触到他掌心时,忽然怔了怔,却没有抽开。
“啊……雷茵先生,你的手,好冷。”艾蕾希娅低声道,“是不是感冒了啊……”
艾蕾希娅放下马铃薯,用手背贴在雷茵的额头,脸色担忧。
他低下头:“我……不怎么怕冷。”
“也不能这么说啊,不注意会感冒的。是不是昨晚被子没盖好。”她认真地望着他。
“还好没发烧,别以为感冒是小事哦!我小时候就是不注意盖被子感冒过,发烧了可是很难受的。”
她松了口气,像妈妈对待孩子那样,叮嘱了雷茵半天。
雷茵无奈的微笑着,一边用她教的方式用小刀削着土豆皮。
*
粥煮好后,雷茵跟着她把木碗一个个送到镇口。街头的孩子们一见他们来,就围上来:“是艾蕾希娅姐姐!”
“还有雷茵哥哥哦,他今天剥了很多土豆!”她摸了摸迎面而来的孩子们温柔道。
“真的吗?”
“雷茵哥哥,好厉害!”
“但他弄得手上都是马铃薯糊,哈哈!”其中一个小孩拉起他的手调皮道。
艾蕾希娅在一旁忍笑不语,看着雷茵被孩子们围住讲笑话、手足无措的样子,眼眸闪烁着一丝……柔软的光。
*
回程时,天色已泛金。
艾蕾希娅坐在教堂外的阶梯上,她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日记本,翻到新的一页,认真写道:
今日,雷茵先生学会了剥土豆(不合格)。但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也许……他会留下来很久。
她写完后察觉身边多了一个身影,是雷茵,便合上本子:“雷茵先生,别偷看女孩子写日记,很失礼的哦。”
“……抱歉。”雷茵看着她,眼神温和,“我只是……很好奇你在写什么。”
艾蕾希娅顿了一下,脸颊微红,随即转开视线:“没什么啦,只是小时候开始的习惯,写一些一不小心就会忘记的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但对我而言,是像宝藏一样值得珍藏的事物。”
“艾蕾希娅小姐,真是个有趣的人呢,总是让人禁不住视线,回过神来就停留在你的身上了。”雷茵低声道。
“欸……雷茵先生。”
艾蕾希娅红透了脸,突然抱着日记跑开了。
*
有一天傍晚,落日余晖,风和往常一样很温柔。
艾蕾希娅独自在教堂神像前跪下,默默祈祷:
“黎明神大人,谢谢您把这个奇怪又温柔的旅人……把雷茵先生带到我身边。”
没有发现雷茵站在门后,看着她祷告的背影,缓缓捂住胸口,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有心跳。
*
这里一年四季都很冷,只是夏季会暖和很多。
春意尚未退去,贫民区的清晨总是带着些许薄雾。教堂门前的露水在石板缝间结成一层浅霜,白色的雾气蒸腾在小巷之中,远远看去,仿佛一幅用黎明的余光描绘出的旧画卷。
雷茵站在教堂门口,望着天边那一道悄然破晓的光线,金眸微敛,像是在感受某种久违的温度。
他曾无数次以黎明降临人间,俯瞰世间从黑夜中苏醒。可从未像现在这样站在这里,看向那一缕光,是如此具体——
而和他每天早晨看着这副光景的,是一个女孩,有名字,带着笑容,有着人类微弱却坚强的心跳。
她叫艾蕾希娅。
身后传来轻快的脚步声,是她。
“早安,雷茵先生!”她怀里抱着一大篮刚洗净的衣物,身上披着一如既往的白色旧袍,衬托着圣女的光辉,头发还湿着一小撮。
“雷茵先生,今天能再陪我去趟南巷吗?”
“当然。”雷茵轻笑,接过她手中的篮子,“你还是每天都起得比太阳还早呢。”
“啊,因为每天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不过现在得为黎明神大人清洗圣像呢,不能让他一早看到自己满是灰尘的模样吧?”
她走进神殿,踮起脚尖,一点点擦拭神像。那神像已经因年久失修而斑驳开裂,仅剩眉眼依稀可辨。
雷茵站在她身后,看着她认真地擦拭神祇脚边的裂缝、身躯、脸庞……那专注的神情,竟让他心生怅然。
她不知道,自己亲手为其拂去的尘埃,是他自己的雕像。
“雷茵先生?”艾蕾希娅从神像高台俯瞰着雷茵。
“嗯?”
“怎么了,你在发呆呢。”
“……只是觉得,比起这尊神像,我觉得艾蕾希娅小姐更像神呢。”
似乎是渐渐习惯了他的语出惊人,艾蕾希娅只是微微脸红,她叉着腰,看向雷茵娇嗔道:“真是的,雷茵先生,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和黎明神大人相提并论呢,这样对神明大人很失礼哦……”
“不过我相信,黎明神大人不在乎这些表象。祂更在意的是人心中有没有光,是不是还愿意去相信明天与希望。”
雷茵低头,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艾蕾希娅,你真是……把神想得太好了。”
“才不是啦,啊——”
突然,艾蕾希娅脚下一滑,从高台上落下。雷茵顺势把她抱在怀里。
看着他近在咫尺的脸庞,身体传来他如暖阳般的温度,艾蕾希娅吐着气息,脸颊红润。
“抱歉……雷茵先生……谢谢你。”
“你没事就好。”
*
一天午后,阳光斜洒进教堂的后院。
艾蕾希娅正在晒被褥,雷茵修补老化的窗棂。两人默契地没有多言,只在每一个动作间,交换一个眼神或一个笑意。
“雷茵先生,”她忽然轻声道,“你还会去旅行吗?”
雷茵顿住手中动作,侧头望她:“你希望我留下吗?”
她没有回答,而是看着远方飞过的白鸽。
雷茵看着她的侧脸,眼底的晨光仿佛与她融为一体。让他不禁觉得,永恒又无趣的漫长光阴,远远不如这片刻短暂的人间日子。
“……如果艾蕾希娅你不嫌我烦,那我会留下。”
艾蕾希娅突然回过头,眼眸里像倒映着整个温柔的世界。
“真的!?”
似乎觉得自己声音太过失态,她不知所措,抓着衣袍的一角,声音轻柔:
“……那今后就要多麻烦雷茵先生帮忙了。”
风吹动晾晒的布帘,光影交错之间,忽然让他觉得——这人间真美。
*
雷茵的名字,渐渐在整个贫民巷传开了。
孩子们说他是个能修窗又会讲故事的旅人。老妇人说他帮她提了整整一筐水没有一句怨言。
只有艾蕾希娅知道,那个旅人第一次做饭笨拙的模样、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靠近的温度、也有过在夜里突然对她说过那些让她脸红心跳的话——
“比起信仰神、向神明许愿,我更想亲手守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