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Mun拍摄了许多张照片,也与Mun合拍了一些,不过Valentina一直表示没把她的发型拍得好看一点是一个遗憾。他们拍摄的照片覆盖了Mun超过60°的区域,赤道附近的图片尤为清晰,这为日后"Luna5号"Mun落点的选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宇航员们还多次调整了"Luna1号"的轨道,使其以近距离掠过Mun表面,最近时只有1000m。Bill还从舱内爬了出来,随着飞船一起以500m/s的速度在月面上空飞行。
尽管3位宇航员都舍不得离开Mun,这个新奇的世界,可是真的要回家了。KSC已经开始呼唤"Luna1号",要求其在321日5时前启程返航。倒不是因为飞船的食物不够或是氧气短缺,KSC要求他们回家是因为对他们的安全不放心,不希望再出幺蛾子,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而任务执行很多次。
321日4时13分,Valentina开始规划回家的机动节点。"Luna1号"需在轨道一处合适的地方顺向加速,逃出Mun的引力范围;然后再次机动变轨,使飞船的落点大致瞄准KSC。三人又开始暗自祈祷,希望引擎能够正常点燃,这时燃料罐里只剩下了不到25%的燃料。看来老天很给力,点火成功,"贵宾犬"将"Luna1号"送上了Mun逃逸轨道,同时也是Kerbin撞击轨道。回程又是漫长的一天半,但大家都有事儿干。Bob可以在飞船上分析他所收集的科学数据,Valentina和Bill则研究他们给Mun拍的那些照片。在飞到一半时,"Luna1号"还进行了一个25m/s的轨道修正,使得它能够落在KSC附近20千米以内的区域。
距离大气层上缘还有150千米时,Valentina抛掉了引擎和燃料箱,准备再入大气层。看着越来越近的Kerbin,又看看远处光秃秃的灰色Mun,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美丽的Kerbin对我们坎巴拉人来说是最好的归宿,我们还是离不开她啊!尽管我们出门远征,奔向星辰大海,但Kerbin 还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瞧,我们正在投入Kerbin大气层那温暖的怀抱!"
飞船以35°的仰角进入了大气,这就意味着再入时间较长,但过载相对来说较小。这时飞船的速度约为3000m/s,比正常的低轨再入高出将近1000m/s,这给减速增加了一定的困难。高度为50000m时,舷窗外就已是一片火光,烧蚀材料开始剥落。放到平时,烧蚀过程要到低于30000m才会开始,可见这次再入其速度之快,动能之大。
说到底,这次再入与以往没什么区别,也就是几个关键词:过载、火光、高温。最终,"Luna1号"的返回舱降落在了KSC西侧的草原上,任务基本上圆满完成。KSC也在实时监控着"Luna1号"的信号,当它冲出黑障区后,便迅速定位,并派出直升机来救援。在绿保会的监管之下,救援服务已经十分完善了,航天员们会在一级安保措施下被送回KSC。至此,这次长达7天的任务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宇航员们也可以休息一下了。
不过,Jeb可没闲着,他的感冒已经痊愈了,于是他跑到研发中心和Wernher 研究起了那些照片和数据。他把每一张照片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看着Valentina在"电池侠电池"旁开心地进行舱外活动,看看Bill 检修飞船发动机,又对着Mun上的月海和撞击坑指指点点。"也许我这次没去参加任务是一个遗憾。"Jeb这样想着,"要是我也能去分享快乐多好啊!"他盯着终端上的月球图片,出神地望着,想象着当他踏上这片未知世界的土地时,会发生怎样奇妙的事情。
"Jeb……Jeb!你怎么了?"Wernher的声音把他从幻想中拉回现实世界里来,"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我刚才问你,你是否愿意成为日后空间站的常驻航天员?""什么空间站?什么航天员?"Jeb貌似还未回过神来。Wernher见他那副痴呆的样子,耐心地解释了起来:"是这样的,我们与火箭联合公司合作,签订了一个建造Kerbin空间站的项目,为日后长时间在轨任务及在轨燃料加注提供支持。为了操控方便,我们需要派3名航天员驻守在空间站内,你愿意吗?"
Jeb终于明白了总工程师的意思,但又用一种疑惑不解的口气问:"派3个人?可是我们一共就4位航天员呀!"Wernher却笑了:"哈!原来你还不知道我们的新计划,坎巴拉飞行工程学院又为我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员,再过几天,就会有4位坎巴拉人正式加入我们坎巴拉太空计划的大团体了!"Jeb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坎巴拉太空计划并不是只由他们4个航天员单打独斗,还有更多人准备随时上阵,他突然又灵机一动:"那么这么一来,就不一定要我上去喽。" "原则上是这样的,但我们认为让有经验的航天员去驻守一定不是件坏事。"Wernher看着Jeb得意的神情,装作严肃的样子说。"行吧,那我再考虑考虑。"
Jeb和Wernher又开始埋头干他们的活,过了约10分钟,Jeb突然惊叫了一声:"天哪!"Wernher抬起头,向他皱了皱眉:"干啥呢,这么大惊小怪的。"Jeb只是在那儿机械地重复"天哪",死死地盯着屏幕,他抓住Wernher,把终端凑到他面前:"你看,这是那个神秘的信号,又是那个信号,那个差点害死Valentina的信号!"他的语调已经高到不正常的程度,Wernher也马上紧张了起来:"你确定吗?" "百分之百地确定,这信号的波形我实在是太熟悉了,我天天在研究它,绝对没错!"
两人激烈的讨论把研发中心中的其他人也吸引了过来,他们也看到了终端上显示的那条信号,顿时,研发中心沸腾了起来,大家已经无心干手上的工作了。经过KSP几位无线电专家的研究,他们发现这个信号好像又来自Eve,但频率相较于上次有所降低,从2380MHz降至了2370MHz,好像还是因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 当光、无线电波、声波等振动源与观测者进行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所收到的振动频率与振动源所发出的频率有所不同。例如一辆鸣笛的汽车从你身边驶过,你会听到声调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多普勒效应。当振动源和观测者相互远离时,频率会降低,反之亦然。] 造成的。不管怎样,这个信号3次出现已经说明现在事情很不对劲,这个信号肯定不是任何坎巴拉人制造的,那么发射者又是谁呢?这条信息的反复出现又代表了什么呢?这些问题像乌云一样笼罩在了KSC上空,成为当今坎巴拉世界的热门话题。
坎巴拉太空计划也不会对此事放任不管,他们正在计划向Eve发射探测器,来检测这一奇怪信号的来源。可惜,去往Eve的窗口期还有大半年,在此期间,人们只能耐心等待。先抛开别的事不谈,KSP最近也有许多有趣的计划,如载客进行Mun在轨观光,亦或者准备建造"空间站1号"。
年1 326日 5:40
宇航员之家正在搞一个盛大的仪式,来欢迎新来的4位航天员。他们分别是飞行员Gagarin Kerman,工程师Korolev Kerman,科学家Goddard Kerman和Tsiolkovsky Kerman。总工程师Wernher Von Kerman亲自与4位新航天员握手,并颁发坎巴拉太空计划的微章。接下来需要一些人带领他们参观KSC,Jeb和Bill主动揽下了这个活,他们还巴不得找点事干呢。
从Goodard口中,他们了解到,现在坎巴拉飞行工程学院已经不再招生,因为人实在太多了。学院中现在有40位学生,外面还有更多的人想报名,都是被这股航天热潮带过来的。Jeb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是第一批被选入航天员的坎巴拉人,可以从事他所热爱的航天事业。不仅如此,Korolev还提到现在外界人士对KSP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个计划很棒,有人却认为整天放"烟花"的不是什么好东西。Jeb对此也有所耳闻,但对于那些故意抨击KSP的人感到很不满。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Jebediah、Korolev和Bob成为"空间站1号"的首批航天员,将在其中驻留80天。"空间站1号"计划将于342日至350日之内经过多次发射,组成一个整体,运行在110km高的轨道上。Jeb原本是不想去的,因为他更感兴趣的项目是登陆Mun,不过Wernher说可能会有在轨换班任务,可以让他登上一艘将要执行Mun任务的飞船并一同前往。在此之前,KSP将会执行"Luna2号"系列任务,这套飞船配有初级的RCS系统,可使燃料沉底。而且,部分任务可能会携带旅客进行参观,毕竟,搞火箭可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即使是离子质子电子交响乐[ [离子质子电子交响乐] 与坎巴拉太空计划同时期成立的一家公司,主要研究天线和氙气推进的零部件,其即将推出的氙气动力系统具有高昂的价格,所以它也是Kerbin上最富有的公司之一。] 也经不起这么折腾。这段时期,坎巴拉太空计划正在稳定地发展,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阻挡住他们对航天的痴迷。那个神秘的信号最近也没来打搅他们,追踪站的那3口大锅也几次对准Eve,进行主动式雷达扫描和探测,但一无所获,或许是KSP最近运气过于爆棚导致的。
为了稳定高效地进行航天飞行任务,研发中心和VAB准备制造一批新火箭,每次进行任务时搭载上所需的载荷。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每次任务不用设计新火箭,且可以库存一批火箭,拉出来就打,十分方便。Walt将这放火箭起名为"力奇号",因为它完美诠释了大力出奇迹的暴力美学,第一级使用了大量的"信赖"作为助推。这枚火箭的价格也不菲,不算载荷也需90000坎币,不过作为高回报的代价,这点资金也还算能够接受。
Jeb是随着第一个舱段坐着"力奇号"火箭被送入太空的,他乘坐的是宽敞的mk2着陆舱(尽管空间站不需要着陆),这儿也是所有在轨成员的卧室。说到空间站,对接技术和RCS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作为"空间站1号"的核心舱,它配备了4个夹具装置对接口和3个小型夹具装置对接口,同时也装备了先进的动量轮技术。在转了一天之后,Korolev和Bob也来了,他们乘坐的是科学舱。345日5时,两舱交会成功,相对速度归零,接下来就是对接环节了。
对接并不危险,但有些困难,保险起见,Jeb操控着主舱向科学舱慢慢靠近,使两艘飞船的轴线对齐,然后使用RCS向目标飞船缓慢前进。要想成功对接,轴线上的误差不得超过3cm,角度误差不得走超过7°,Jeb头上冒出了滴滴汗珠。他的双手紧紧握住操纵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住用于对接的一个小窗口,那里有对接口摄像机的实时画面。对接口之间还有50cm的距离,两个舱段正以5cm/s的速度接近,30cm,20cm,10cm……"咚"的一声,Jeb感受到一阵轻微的撞击,主舱和科学舱弹开了,对接失败。
Jeb有些汗流浃背了,虽然理论上说可以对接许多次,可失败多了对KSP的名誉并不好,且单组元推进剂是有限的。他做了一次深呼吸,又盯住了屏幕,准备第二次对接。两舱接近,Jeb看到科学舱上的夹具装置对接口越来越大,又是一阵撞击,不过这次两个对接口紧紧地咬合在了一起,对接成功了!通过"星环"通信网络,KSC几乎立刻就知晓了这个好消息,Gene也是十分高兴,和Wernher拥抱在了一起。
但这可不是"空间站1号"的最终面貌,这只是它的乘员舱,还有两个资源舱段没发上来呢。资源舱1号和2号共同负责未来的在轨加油和资源回收的工作,也肩负着重要的任务。347日,资源舱1号被送了过来,随之而来的一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单人逃生舱,不过Korolev坚持认为3个人挤一挤还得能塞得下的。349日,资源舱2号也姗姗来迟,那是要怪347日夜里突发的一场台风,将加油车抛到了半空中。在它的货舱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小到掏耳勺,大到一台便携式离心机。每次找到新物品,大家都要惊喜一阵,并为Gus的奇思妙想感叹。
356日,"空间站1号"迎来了它的第一位访客,那就是"Luna3号﹣1"。在"Luna2号"的基础上,"Luna3号"携带了一颗小型卫星,可以安放在Mun轨道上以增强通信讯号。发射时,它的二级只装了20%的燃料,这点燃料是远不够飞抵月球的,但它会在"空间站1号"上在轨加注,减小一级的成本及重量。"Luna3号﹣1"搭载了3位乘员,分别是飞行员Valentina,科学家Tsiokovsky和乘客Elon。Elon是坎巴拉太空计划的深度合作伙伴,其领导的"星环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投资"星环"项目的大股东,他也是离子质子电子交响乐的CEO,为KSP供应太阳能板。此行不仅是为训练Tsiokovsky而设计,更是Elon用11.7万坎币换来的,他要来深度考察Mun,以便日后建立基地,同时也是体验太空旅行乐趣的好时机。
Jeb看到Elon也很开心,他笑着与Elon握手,声情并茂地跟他讲他们公司所造的太阳能板的优缺点,大大地拍了马屁。他认为:"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至少对坎巴拉太空计划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停泊只是短暂的,半小时后,"Luna3号﹣1"就与空间站分离了。Jeb飘浮在空间站的窗边,手中拿着太空咖啡袋,看着RCS推进器喷出的缕缕黄雾,Valentina的脸越来越小,远处灰色的Mun悬浮在深邃的太空中。明亮的Mun与他依然保持着那么远的距离,可他的思绪已经飞入了那数不尽的撞击坑中。也许有时梦想与现实就是这么遥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