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飞船的数据,Linus就知道"转轮"为什么无法启动了,他早就料到了,是该死的燃料沉底的问题。可是现在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不过正在研发中的RCS系列产品可能可以解决问题。
在看到火箭飞行的巨大商业潜能之后,许多企业家也开始往这方面投资,他们成立了许多公司,如:C7航天部门、坎灵顿模型火箭和纸制品有限公司、Sean罐头厂、极限火箭集团、反应系统有限公司、近点火箭供应公司、马科索建筑玩具……在看到了回收飞船部件带来的高额利益后,Jeb甚至还成立了Jebediah Kerman废品回收和飞船部件公司,负责对旧载具上物品的清洁翻新工作。
在最近的90天内,坎巴拉太空计划执行了多次载人入轨任务,其中,有些是为了科研目的,有些则开始向轨道运送旅行者。这些旅行者大多都来自于富裕家庭,愿意付几万坎币来进行轨道或亚轨道旅行体验。为此,研发中心设计了mk1-2指令舱和mk1乘员舱,方便搭载旅行者们。
这段时间,坎巴拉太空计划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Jeb和Valentina成为了主力飞行员。
Bill和Bob也各飞了一次,虽然不是专业飞行员,但飞行技巧也都掌握了。他们表示,不到50年,火箭飞行肯定会成为一种民间爱好,而非专业人士干的事。但愿如此!
在坎巴拉太空计划这段蓬勃发展的时期,KSP赚到了许多资金,从原来的8万坎币一直到如今的43万,还是颇有成就的。人财大就会气粗,坎巴拉太空计划的人们也是如此,他们胆子大了起来,敢于尝试新的事物,迎接新的挑战。
KSC无疑是一块风水宝地(的确又有风又有水),但是也有个小问题,基于追踪站的测控网络只能接收天顶50°范围内的信号,这就导致有时候轨道上的坎巴拉人有时无法联系KSC。为解决这个问题,坎巴拉太空计划启动了"星环"项目,准备向Kerbin同步轨道投放30颗卫星,建立6小时全天候的通信网络。
这批卫星使用"探测动力-HECS"作为控制源,由大名鼎鼎的探测动力有限公司制造,该公司在坎巴拉航空界享有盛誉,因此,KSP对这家企业很放心。可是,既然放心,那就会有不小心的时候。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第3次发射就出现了问题。
当时,4位航天员正在沙滩边休闲,并准备从海平面处观看发射。发射倒是发射了,可是在火箭升空27秒后,在5000米的高度,出现了故障,整流罩突然炸开了。一般来说,整流罩在30000米以上才会被抛弃,可现在5000米就开了,只有可能是故障。还没等航天员们反应过来,又有了新的状况:第二级火箭被点燃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上面的"信赖"烧着下面"强击"的药柱,"强击"立刻就炸了。
这一炸可不要紧,产生的气流立刻掀翻了"星环"的上面级,它便开始在空中翻跟头。可别忘了,引擎还是开着的呢,它很快也解体了。产生的碎块开始向下坠落,4人这才意识过来,碎片在朝他们砸下来,连忙向KSC跑去。
最后,碎片都落在了距岸边6千米的圆形区域,产生了大团的水汽和烟雾,黑烟滚滚,向KSC方向飘来。
先不说这些技术问题,仅仅是残骸掉在了海里,就引起了坎巴拉人保护协会(绿保会)的不满。他们大声斥责KSP说不保护环境,且碎片差会砸到了坎巴拉人,是对航天事业的不负责任。KSP顶住重重压力,开始分析事故数据,寻找飞船爆炸的原因。
更猎奇的是,找来找去,大家发现爆炸的原因竟然又是那个神秘的信号。这次的信号与上次的稍有不同,信号的前半部分是未知的,后半部分则是上次收到信号的前一部分。科学家们推测,这两次收到的信息可能都只是最终信号的一部分,只是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才没接收完。在科学家的不断钻研之下,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两次信号竟都来自Eve这颗内Kerbol系的星球。可是根据现在的理论,这颗星球上不可能存在智慧生命,也不可能有人造物体。那么这个信号又是从哪儿来的呢?Wernher不知道,Linus不知道,Jebediah更不知道。
在此后的一个月内,KSP向公众和绿保会好说歹说,终于摆平了此事,恢复了正常的发射计划。他们将问题归结于这个信号,因为那时,Eve方向传来了强烈的电磁波束,这甚至影响到了KSC附近某些城镇的电力系统,所以大家都没太见怪。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大半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年1 271日了。这半年内,KSP进行了许多次飞行,这里就不过多叙述了。就在这一天,当管理大厦中正在召开例行会议时,Wernher宣布了他的新计划:向Mun挺进!这半年来,坎巴拉人都在靠近Kerbin的空间内活动,最远离地距离也只不过600千米而已,这只是在家门口转悠。Kerbin世界第一纪录保持协会可不仅仅满足于现状,他们向KSP发起了挑战。协会给了坎巴拉太空计划一个新合同:进入环绕Mun的轨道。
这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从第2项目标开始,就能够把Linus和Wernher折磨死,巨额的资金会把Mortimer和Walt弄得茶饭不香。不过,针对这一难度极大、前无古人的计划,协会的奖励也是十分丰厚的:整整25万坎币及一大摞证书、奖牌等。Werwher还是被吸引住了。坎巴拉太空计划开始了大比拼模式,研发中心和VAB负责建造火箭,航天员们加紧训练,任务控制中心制定详细的任务计划,管理大厦则是KSP内外部讨论的空间。Wernher还透露,这次任务将由3位坎巴拉人共同执行,这是为了不让执行任务的坎巴拉人们抑郁,不过Jeb觉得这背后大概率是绿保会在指使。
年1 316日 2:00
尽管现在是大半夜,但KSC依然灯火通明,人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发射做好准备。高达20米的庞然大物"Luna1号"已经矗立在了发射台上,真是难以想象这个105吨重的家伙能够冲破大气层,到达Mun的引力范围内。此前,两颗无人探测器"呼啦圈号"和"玄武岩号"已经进入了Mun环绕轨道,进行了考察,获取了许多数据;现在,坎巴拉人也将涉足这块未知的领域,他们分别是Bob、Bill和Valentina。
其实,本来应该是Jeb来执行该任务的,可他最近得了感冒,所以只能让Valentina代替了。这次的飞船也是有许多亮点的,如2.5m直径设计,全新整流罩和助推环形供油模式。现在,工程师们正在加注液氧和液氢,并对发动机进行必要的检修。飞船上带了足够的食物,够3个人吃20天(尽管实际应该不用这么多,但要以防万一),但Bob一直表示食物中有一股鱼腥味,貌似是用了回收过的包装袋。
4:20,一辆黄色的车从低速车道上开向了发射台,3位宇航员登上了车子的一个平台。平台开始上升,逐渐升高到mk1-3指令舱的高度,可指令舱在整流罩里,无法直接进入。同行的一位工程师取出装备,将整流罩上的一块快拆板拆了下来,好让3人登上"Luna1号"。
5时整,飞船正式发射,这个大家伙脱离了发射台和发射架,向天空飞去。5个引擎的强大推力掀起了一股气流,吹得任务控制中心里的Gene都有点打哆嗦。这次的助推采用环形供油模式,一共4个,分两对,会在2000m处先扔掉一对,在7000m处再抛掉剩下的一对。
发射一切顺利,7分钟后,"Luna1号"进入了环绕地球的临时泊车轨道。飞船将在轨道上"空挡滑行"一会儿,再次点火前往月球。由于是3个人在操纵飞船,大家不用紧绷着神经进行操作,所以有说有笑地聊着。在学院中,大家都学过:在轨道上进行的任何操作,都会在轨道另一头显现出来。那么,要进入Mun转移轨道,就要在合适的地方顺向加速,这个地方是与Mun的相位角[ [相位角] 指观测者、目标天体和母天体三者之间的夹角(取值为0°~360°)。此处观测者是”Luna1号”,目标天体是Mun,母天体是Kerbin。可以把星系的俯视图想象成是钟表,Kerbin在圆心,若“Luna1号”在3点钟方向,Mun在12点,则相位角为90°;若“Luna1号”在5点,Mun在7点半,则相位角为285°。(图仅供说明,其中相位角是44°,即地球在3点钟方向,火星在一点半方向)] 到达90°的时候,大约需要850m/s ΔV。
目前,"星环"的近地通讯网络已经基本建成,所以"Luna1号"可随时与KSC保持联系(除了在月球背后时)。Valentina在飞船的显示终端上创建了一个机动节点,规划前往Mun的转移轨道,她用了1分钟来调整节点,然后操纵飞船转向。在轨道上又滑行了13分钟后,她点燃了引擎"贵宾犬",这款引擎在真空中也有很高的比冲。引擎工作了45秒,随后正常关机。谢天谢地,引擎还好正常启动了,因为这次的飞船为了减重并未配备RCS,所以可能会遇到燃料不沉底的问题,不过Linus保证下次一定加上。
根据飞船智能终端的计算,"Luna1号"将在1日3时后进入Mun的引力范围,在此期间,3位宇航员只能耐心等待。好在飞船一直和KSC保持着联系,他们可以与自己的朋友家人通话,不会感到寂寞。
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在年1 318日0:37的时候,"Luna1号"进入了Mun 的引力范围,Valentina、Bill和Bob成为了首批进入Kerbin以外星球引力范围的坎巴拉航天员。虽然他们没有感觉到任何引力变动(因为飞船一直保持失重状态),但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体验这成为历史性人物的快感。
任务还未结束,又过了约1个小时,"Luna1号"飞行到了Mun近点,开始朝着速度逆向减速。很快,飞船进入了一个环绕Mun的椭圆轨道,近点20000米,远点143000米。成员组现在可有活儿干了,他们开始测试科学设备,这可是Bob的拿手好戏。同时,他们要出舱进行太空行走,3人陆续爬出指令舱,舱外摄像头忠实地记录下了他们飘在太空的场景,并传回了K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