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有点心机的人都看得出来,伊莎贝拉搞这么一出的首要目标绝对不只是要求这些应试者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行动才是真正的考题。
对于手中掌握着国安局这个狮鹫王国最强公开情报机构的伊莎贝拉来说,即使是在温普顿这片“准敌对领土”上想要监控应试者的大致行动也不算很难,谁想要耍小心眼去哄骗那位精明的大小姐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以是否看破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实题目只能算初步入门,在把这笔钱翻倍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特质能够让伊莎贝拉满意才算是基本合格,但不管是乔安娜还是弗雷多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的成绩仅仅局限于合格,他们要的是更好的成绩,一个能够被那位执掌大权的大小姐刮目相看的满分。
怎么拿到这个满分呢?答案大概是在不违背伊莎贝拉要求的情况下充分证明自己的能力。
乔安娜觉得刚才提到的“定制和差异化”就是个非常好的突破口。
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是市场经济还在正常运行的地方能够赚钱的手段无非就那么几种,要么是薄利多销以规模摊平成本的约维克模式,要么就是精益求精做出个人特色的温普顿模式。
伊莎贝拉发给应试者们的本金还算慷慨,但显然就靠这点钱根本做不到大规模生产,更别说还有那个要命的半个月期限了,通常情况下想要完成这个目标就必须不走寻常路。
而不走寻常路就意味着随时可能会走歪路,那位大小姐给应试者们布下的陷阱还真是阴险得很,好在乔安娜根本不需要跟其他人一样抓耳挠腮,柯尔特家族的底蕴给了她用之不竭的底气。
“你觉得枪械定制化这个生意怎么样?”脑中灵光一闪而过,乔安娜想起之前柯尔特出产的步枪在投入战场后得到的那些消息反馈,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大头兵们对于手中兵器的各种抱怨。
“乔安娜小姐,我不懂火器的设计和制造。”面对乔安娜兴致勃勃的提问弗雷多显得很无奈,他这个一辈子都在跟甘油和肥皂打交道的人哪儿懂枪啊?
“没关系,你现在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消费者,听听我这个点子是否可行。”乔安娜当然知道弗雷多不懂枪,她也不需要弗雷多懂,莫不如说一个外行人的视角正是她目前最需要的。
“好吧,您说?”弗雷多神色茫然地点点头。
“其实这个点子已经在我脑子里面转了很久了,我会突然想到它是因为以前我在家族里看了很多士兵们对于柯尔特枪械的抱怨。”乔安娜自顾自地说下去,“即便是接受统一训练的士兵,在从训练中毕业进入战场的时候也会出现战术技能参差不齐的情况,比如有的人眼睛好手上稳,这种人就比较适合蹲在隐蔽的角落里放冷枪杀伤敌军重要目标,还有些人枪法不好但是身体素质强大,这类士兵就比较适合在一线冲锋陷阵冲垮敌人的防线,总之不同的天赋令不同的士兵对枪械有着不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都是推崇标准化工业化的大型军工厂很难满足的。”
“因为大厂需要统一标准生产来尽量降低成本。”莫名联想到那些将索普家做了几代人的老牌子给打得落花流水的那些北方工厂里流出来的肥皂,弗雷多接话道。
“就是这么回事。”乔安娜啪地打了个响指,“但需求本身就在那里并不会消失,即便那些大型军工厂研发出了标准步枪、堑壕霰弹枪和左轮手枪等等分支路线尽量满足士兵们在不同战场上的需求,那些枪械作为基础模板还是过于泛用化了。”
“乔安娜小姐的意思是那些士兵们其实也跟玫瑰大街上的姑娘们差不多,并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产品?”所谓一样通样样通,作为一名素质优秀的商人即便弗雷多根本不懂枪,他多少也能理解士兵们对于武器性能的进一步追求。
“当然了,玫瑰大街的姑娘们用北方量产的香皂只是拉不到客人,战场上的士兵如果拿不到合适自己的武器可是很容易就把命给丢了的,如果你是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你会不会愿意花一些小钱让手中的武器更加适配自己的能力?”乔安娜自信十足地反问。
“如果是我的话,只要预算合理应该还是会提前进行一些准备的。”以己度人弗雷多觉得花点钱还是比把命丢了要好,哪怕只是给武器带来一点点提升那也是货真价实地提高了士兵在战场上的生存率,这就足够了。
“所以啊,我们的市场前景很广阔!”乔安娜的双眼愈发闪闪发亮,“这里是佣兵遍地走私兵不如狗的温普顿!那些拿钱卖命的佣兵其实更重视自己的生命,因为这条命就是他们的本钱,别说在战场上被人一枪打死,就算只是会落下残疾的重伤也足够让他们告别职业生涯了!火器诞生之前我们柯尔特家族的精工刀剑为什么那么值钱?道理就在这儿。”
“你的逻辑我大概明白了,问题是我们有那个技术吗?”话说到这儿弗雷多已经理解了乔安娜的改枪生意赢利点在哪里,其实就跟过去那些卖出天价的精工刀剑原理差不多,但弗雷多说到底只是个卖肥皂的,枪械那种高技术产业不在他的知识范围内。
“哼哼,你看看这个。”乔安娜得意一笑,然后跟变魔术似地不知道从哪儿掏出厚厚一沓装订好的纸张来,“这些就是我们的灵感来源,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将这些战场上的灵光一闪用我在柯尔特学到的技术进行精细化就够了。”
“额,这些是?”弗雷多草草扫了一眼那些纸张上的鬼画符和粗糙到根本看不出来画了些什么的疑似技术图纸,果断表示自己没看懂。
“这些都是那些士兵在战场上为了适应环境对自己的武器进行的临时改造,比如这张纸上的内容教别人怎么给额定弹药只有五发的北方工业步枪换成十五发弹匣,还有这张纸记录的是如何让柯尔特左轮的扳机和击锤更加敏感好方便快速射击的改造。当然这些大兵们临时起意的粗糙作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隐患,比如前者会导致子弹退壳时的卡壳率增加,后者则很容易导致左轮走火,我手上这张纸的主人就因为佩枪走火丢了一条腿再也没法重返战场了……”乔安娜不愧是军工企业的出来的,说起各种技术细节头头是道。
“所以,我们有技术能力解决这些隐患?”并不懂行的弗雷多半信半疑地看向这位侃侃而谈的大姐,提出了一个非常直白的问题。
“万事都需要尝试不是吗?”乔安娜俏皮地耸耸肩膀,“至少比起士兵们在战壕里进行的粗糙改造,我们在工作室里制造出来的成品不管在性能提升还是可靠性方面都有着绝对优势。如果你刚才问我那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改造能否做到绝对安全,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你即便是原厂枪械在投入使用后也不可避免会出现故障,性能和可靠性这两者本就是天平两端的砝码不可兼得。”
“如果客户被提前告知了改造风险并愿意接受的话,我想我们可以试试看。”弗雷多可没忘记他们是为了什么在讨论这桩生意,只要不会给那位伊莎贝拉小姐留下坏印象,他倒是不介意尝试新生意。
“当然,我不是那种分不清手段和目的的人。”知道他这话什么意思的乔安娜当即保证道,“那么技术和设备由我来负责,你就负责跑客户搞销售,如何?”
“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