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无须多言,自有出路明证。当然,有时候就需要一些帮助,知其然,不知其道。人生,人生,不可掩其命。

晋国中行寅将要逃亡,召见他的太祝,想要给他加罪,说:“你替我祭祀祈祷,是所用的牺牲不肥美光润呢?还是斋戒时不严肃认真呢?使我的国家遭到灭亡,是为什么呢?”太祝简回答说:“过去我们的先君中行密子有战车十乘,不愁战车少,忧虑的是德义不足。现在主君有革车上百乘,不忧虑德义少,只愁战车不足。

船和车装饰得越好则征收的赋税就越重,赋税过重那么老百姓就要指责诅咒。您如果认为祭祀有益于国家,那么老百姓的诅咒也会使国家灭亡。一个人祝祷,一国人诅咒,一个人的祝祷抵不过一万人的诅咒,国家灭亡,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当太祝的有什么罪呢?”中行子这才感到惭愧。

现在社会上迷信祭祀,就同中行子这类人一样。不修养自己的操行而是隆重地进行祭祀,不尊敬祖先而是害怕鬼神;生命死亡祸殃到来,就归罪于凶神作怪,认为是由于什么凶神在作怪没有搞清楚的缘故;等到了解了是哪种凶神在作怪去祭祀它。

而祸乱仍然不断发生,又归罪于祭祀,认为是祭祀不恭敬。若论解除,解除于事无益;若论祭祀,祭祀于事无补;若论巫祝,巫祝也无能为力。归根到底凶祸在人不在鬼,在于德义而不在于祭祀,这是很明白的了!

霓裳中序第一

江郊雨正歇。燕子飞来人忆别。未了残梅怨结。渺野色波光,春与天接。相思辽阔。怕柳风、吹老吟发。关情处,满汀芳草,遮莫是鶗鴂。

时节。一饷愁绝。谩料理、新翻几阕。山尊堪共谁设。梦到断桥,飞絮仍雪。岁华休省阅。早霍地、小园花发。已办著、海棠开后,独立半廊月。

这首词从词牌名来看,它带有一种古典的雅致与庄重。词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转,勾勒出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抒发了词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孤独情感的感慨。

“江郊雨正歇。燕子飞来人忆别。”词的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江郊画卷。江边的郊野,细雨刚刚停歇,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燕子轻盈地飞来,似乎也在寻找那些熟悉的旧巢。然而,这美好的画面却触动了词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对离别之人的思念。燕子的归来与人的分离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忆”字,将这份思念拉得悠长而绵密,仿佛细雨般无尽无休。

“未了残梅怨结。”江郊的景致里,残梅显得格外凄美。梅花的花瓣在风雨的洗礼后,已经残缺不堪,但它那淡淡的清香却依旧在空气中萦绕,仿佛在诉说着未了的怨情。残梅的意象在这里被赋予了深深的情感,“怨结”二字,不仅描绘出了梅花凋零后的形态,更传达出一种无法排遣的愁怨。这愁怨如同残梅的余香,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让人不禁联想到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渺野色波光,春与天接。相思辽阔。”词人目光所及,是一片辽阔的野色与波光,远处的春意与天际相接,无边无际。这种广阔视野下的景色,反而衬托出词人心中相思之情的愈发辽阔。天地之大,却无法承载这无尽的思念,它横贯千里,跨越时空,如同春日的江水,奔腾不息。这里的“辽阔”既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外化,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那份深沉而宽广的相思苦楚。

“怕柳风、吹老吟发。关情处,满汀芳草,遮莫是鶗鴂。”柳风轻拂,带着春日的温柔与生机。然而,词人却害怕这温柔的柳风会吹老自己的头发,岁月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让人不禁心生无奈与惆怅。当目光停留在那满汀的芳草时,词人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关情处”三字点明了芳草与词人内心情感的关联,而这芳草的尽头,似乎还能听到鶗鴂的啼叫。鶗鴂是一种象征着春天即将结束的鸟,它的啼声总是带着一种凄凉与哀怨,仿佛在提醒人们时光的匆促与美好事物的短暂。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柳风、芳草、鶗鴂的描写,将内心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而细腻的情感氛围。

“时节。一饷愁绝。谩料理、新翻几阕。”下片开头,词人以“时节”二字点明了时间的流转,这季节的更替总是带给词人一种深深的愁苦。“一饷愁绝”直接表达了词人在这一特定时节下所感受到的极度愁绪。为了排遣这愁苦,词人尝试着料理一些新翻的词曲。然而,这种尝试并不成功,“谩”字在这里透露出一种徒劳无功的无奈,那些新翻的词曲无法真正慰藉他那颗愁苦的心,反而更显出内心的空虚与无助。

“山尊堪共谁设。梦到断桥,飞絮仍雪。”词人回忆起曾经与友人共设山尊的情景,然而如今,却只剩下自己孤独一人。这种对比让孤独感愈发强烈,无法与人共享的欢乐变成了内心深处的痛楚。接着,词人的思绪飘向了梦中,梦里他来到了断桥,那飘飞的柳絮如同漫天飞舞的雪花,洁白而轻盈。

断桥是一个充满诗意与哀愁的地方,柳絮的飞舞则增添了一份梦幻与迷离。然而,这份美好却只是梦境,醒来后,依旧是孤独一人,这种从梦境到现实的落差,让词人的内心更加悲凉。

“岁华休省阅。早霍地、小园花发。已办著、海棠开后,独立半廊月。”词人感叹岁月的匆促,不再去细细回味往昔的时光,因为那些美好的回忆只会带来更深的伤感。然而,春天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小园里的花朵早早地盛开,海棠花也在不知不觉中绽放。当海棠花落之后,词人独自站在半廊之中,面对着那如水的月光。

月光清冷,照在词人的身上,也映照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凄清。海棠花的盛开与凋谢如同岁月的流转,而词人在这流转中,始终保持着一份独立的姿态,这种独立中带着倔强与无奈,是对过往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迷茫。月光如霜,洒在半廊之上,也洒在词人的心间,那份孤独与惆怅在如水的月光中愈发浓烈。

这首词通过上片对江郊雨歇、残梅怨结、芳草鶗鴂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巧妙地将词人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相思之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融入其中,景与情浑然一体,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卷。

下片则以时节为引,通过新翻词曲的徒劳无功、梦回断桥的孤独失落以及岁华流转中海棠开后独立赏月的凄清画面,进一步深化了词人内心的愁苦与寂寞,将一种无法排遣的孤独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在整首词中,词人运用丰富而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将自然景色与内心世界相互交融,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的切换等手法,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而深刻。从残梅的怨情到柳风的无奈,从断桥的孤寂到月下独立的凄清,词人的情感如同春日的江水,奔腾而细腻,流动而深沉,让读者在品味词句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那无尽的惆怅与哀愁。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