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有曲有直,罪法有轻有重,长官本着公正的态度审核罪状,没有用干支来推断吉凶的应验,却有判明事理曲直的效果,利用干支推断吉凶的人怎样解释这种情况呢?
周武王在甲子日取得战争胜利,殷纣王却在甲子日战败,双方同时,两军相遇,旗帜相望,都在同一天,有的胜利而有的败亡。况且甲与子相生,天刚亮时属寅时,寅与甲子不相克,武王终于在甲子日寅时打败纣王,是什么原因呢?
太阳就是火,在天上是太阳,在地上是火。用什么来证明这一点呢?用阳燧对着太阳,火就从天上取下来。由此说来,火就是日气。日子有甲乙等名称,为什么火没有甲乙等名称呢?日子有十个名称而时辰有十二个名称,日子与时辰相配,所以甲与子等名称就相连接。
所谓日有十个名称,指的是什么呢?是圆圆的太阳有十个呢?还是一个太阳有十个名称呢?如果圆圆的太阳有十个,甲乙等是它的名称,为什么不只是称为甲日、乙日等,而必须提到子、丑等名称呢?
日廷图上甲乙等有位置,子丑等也有位置,各有部署,排列分布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就像人间的君王四周的护卫一样,所处的位置没有变动。现在圆圆的太阳在天上运行,清晨出于东方,傍晚落于西方,运行不止,与日廷图上的太阳不一样,为什么说甲乙等是太阳的名称呢?
术家又会说:“称呼日子用甲乙等名称,甲乙等本身就是天上的神,它们每天轮流主事,自身按照天干和五行相配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显示吉凶,并不是圆圆的太阳的名称。”
如此说来,对于五行之家只须用甲乙等来推断吉凶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说那些把干支用在时辰上的话呢?考察干支用在时辰上的原因,是根据圆圆的太阳的不同方位而用的。圆圆的太阳怎么会相生相克呢?
阮郎归
良辰佳景列华筵。笙歌奏筦弦。位居荣显子孙贤。功名事双全。
庆祝寿,拜尊前。重重福禄坚。愿如彭祖寿齐年。金杯劝寿仙。
这首《阮郎归》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喜庆祥和的祝寿场景,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长寿的祝愿。
词的开篇便以“良辰佳景列华筵”切入主题,将读者带入一个节日的氛围之中。“良辰”,意味着美好的时光,它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恩赐,是岁月流转中令人期待的片段。“佳景”,则进一步描绘出周围环境的美好。或许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天空澄澈如洗,碧空下是繁花盛开的景象。
又或许是在一处山水之间,青山如黛,湖水如镜,清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和草香。在这美好的时刻和环境中,人们聚集在一起,列出了华筵。这个“华”字,不仅体现了宴席的丰富和奢华,还暗示了主人的热情和用心。宴席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笙歌奏筦弦”紧随其后,进一步渲染了热闹的氛围。“笙”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其音色柔和而悠扬,而“管弦”则包含了各种吹奏和弹拨乐器。这些乐器合奏起来,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乐声中充满了欢快和喜庆的气息,仿佛是在为这场宴会注入灵魂。人们伴随着乐曲的节奏,翩翩起舞或低声吟唱,整个场面充满了欢乐和活力。这种视听结合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种热烈的节日氛围。
“位居荣显子孙贤”这句话,将视角从场景转向了人物,揭示了这场喜庆的根源。被庆祝的主人显然是一位在社会中有着崇高地位和显赫声望的人。“荣显”二字,说明他的职位高、声望好。他或许是一位在朝为官的官员,为国为民做出了贡献,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社会的尊重;或许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在民间受到敬仰。
而“子孙贤”更是为这份荣耀锦上添花。子孙不仅继承了他的血脉,还继承了他的品德和才华。他们或许是饱读诗书的才俊,或许是勤奋努力的后辈。这样的子孙贤能,不仅是家族的希望,也是家族荣耀的延续。子孙们围绕在长辈身边,恭敬地侍奉,体现了家族的和谐与团结。
“功名事双全”进一步升华了这种荣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功名”往往是读书人追求的最高目标,代表着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这里所说的“双全”,可能是指这位主人在功名方面取得了圆满的成就,不仅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还在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种功名双全的状态,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也是值得庆祝和羡慕的。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也反映了社会对他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庆祝寿”点明了宴会的主题,这是一场祝寿的活动。“寿”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健康。人们对于长寿有着一种天然的向往,因为它代表着更多的机会去享受生活、见证家人的成长和幸福。在这样的场合下,大家纷纷来到长辈的面前,恭敬地拜寿。“拜”字体现了一种尊卑有序的礼仪,也表达了晚辈对长辈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长辈含笑受礼,那种自豪和幸福洋溢在脸上。
“重重福禄坚”是对长辈的美好祝愿。“福”是人间最美好的事物,它包含了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愉悦。“禄”则通常与官职和俸禄相关,在古代社会,这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稳定和尊严的象征。“重重”二字强调了这种福禄的深厚和丰富,仿佛是一层层叠加起来的,坚实而稳固。
这种祝愿不仅希望长辈在物质上富足无忧,更希望他在精神上能够享受到天伦之乐,内心安宁喜乐。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大家的心愿都凝聚在了一起,共同为长辈祈福,愿他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最后,“愿如彭祖寿齐年”是整首词的高潮部分。彭祖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一位长寿的象征,据说他活了八百岁。这里将长辈比作彭祖,是对他长寿的最高期许。人们希望他能够像彭祖一样,拥有长久的生命,能够一直享受生活的美好,见证家族的繁荣和子孙的幸福。“寿齐年”中的“齐”字,有一种并肩而行的意味,仿佛是希望长辈能够与岁月同行,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成为家族的传奇和榜样。
“金杯劝寿仙”以一种具象的方式结束了整首词。金杯,是珍贵的、富丽堂皇的酒器,它本身就有祝福和尊重的意味。而“劝寿仙”则是将长辈视为如仙人般的存在,仙人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的形象。劝酒是一种友好的举动,也是一种仪式感的表达。
在这种场合下,晚辈们手持金杯,将酒递给长辈,劝他畅饮,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对长辈的爱戴和祝福。长辈接过金杯,缓缓饮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一种满足、一种被尊重、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阮郎归》词通过对场景、人物、祝寿情景和美好愿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喜庆祥和的祝寿图景。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词中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情感和意义,让人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那份真诚的祝福和温馨的氛围,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个被祝福的人,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