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行,大同于心。真有一天举天下之大同了,还分什么你我。天下大同是中华文化道德精神的根脉,是社会公德的最高原则。“天下”作为先哲对客观世界的感性体验和直观想象,既指“天圆地方”的空间场域,又将“天圆地方”作为天下秩序的基本框架,即“天人一体”的空间秩序。因为有“人”的参与而贯通“域”中“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形成涵盖自然界与人化自然在内的所有“世界”。

“人居其一焉”,是因为赋予天地以人的意志和情感,并通过“天人感应”来建构生活世界的意义合法性。由此引申来的“中国”概念,同样兼具地理意义和文化意义,即通过对“中原之国”的形象感知,以“中道”思维建构起“大一统”的邦国秩序。

与“中国”概念一样,“天下”在“共存”意义上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在“共荣”意义上是发展而非凝固的,在“共赢”意义上是包容而非排他的。它作为人与万物共在的场域,既是与四方合一的物理空间,也是人文与地理相交汇的意义空间。

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这种状态称为“世界大同”,此种世界又称“大同世界”。

天地开避之时就有了甲乙呢?还是后代才有甲乙呢?候如天地开避之时原本就有甲乙,那么上古时代,人类巢居穴处,没有房屋居住、街巷构成,甲乙之神都在哪里去了呢?推算住宅吉凶既然用甲乙,那么五行之家推算日子也应当用甲乙来定吉凶。

推算日子的甲乙是用天干地支相配,天干地支又用在时辰上。天干地支用在时辰上,天干地支上下相生之日就是吉日;相克之日就是凶日。如果正遇上人们没有办事情,那么未必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虞美人

昨霄南极星光现。今日开华宴。朱颜翠鬓占春多。且向博山香袅、卷金荷。

龟游鹤舞千年寿。更酌千钟酒。满庭佳客捧殷勤。此日蒲菊新绿、瓮头春。

这首《虞美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盛大的宴饮画面,在庆祝寿辰的热闹氛围中,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以及岁月静好、人生欢愉的深刻感悟,宛如一幅色彩斑斓、充满生机与温情的画卷,徐徐展开在读者眼前。

“昨霄南极星光现”,词的开篇便以一种奇幻而富有诗意的景象奠定基调。南极星,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常被认为与寿命、吉祥相关联。它的出现,仿佛是上天的暗示,预示着祥瑞之事即将到来。

诗人将目光投向浩渺星空,以这颗明亮且具有象征意义的星为引,巧妙地引出了后文的华宴。这种以自然天象开篇的手法,不仅增添了词的神秘色彩,更让读者感受到一场非同寻常的盛事正缓缓拉开帷幕,仿佛天人感应,一切美好皆蓄势待发,令人心生期待。

紧接着,“今日开华宴”直接点明了主题。昨日的星光是天象的昭示,今日的华宴则是人间的盛事。一个“华”字,生动地表现出宴会的盛大与奢华。我们可以想象,在古色古香的庭院中,张灯结彩,雕梁画栋,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息。

宾客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欢聚一堂,谈笑风生。美酒佳肴、轻歌曼舞,无数美好的事物汇聚于此,共同编织出一场令人沉醉的盛宴。“华宴”一词,承载着对这场宴会极高的赞誉和满心的欢喜,也彰显出主人的高雅品味与热情好客。

“朱颜翠鬓占春多”,词人将目光聚焦于宴会上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子。她们的容颜如春花般娇艳,发丝如青丝般柔顺浓密,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美好。在这里,“朱颜”与“翠鬓”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她们在宴会上顾盼生辉、笑语盈盈。

她们的出现,为这场宴会增添了一份灵动与鲜活,仿佛整个春天都被她们所占据。春天,本就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而这些女子的美貌与青春,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呢?她们的欢声笑语,如同春日里的鸟鸣花香,让整个宴会的氛围更加热烈而明媚,也让人不禁感慨生命的美好与可贵。

“且向博山香袅、卷金荷”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细节。博山香炉,是一种造型精美的香炉,其上雕刻着博山的形状,香烟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雅的氛围;卷金荷,指的是形似金荷的酒杯,金光闪闪,充满了奢华之感。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香炉与酒杯的描写,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细腻地勾勒出宴会上的环境氛围。

香烟的袅袅升起,如同梦幻般的轻纱,为这场宴会增添了一份朦胧之美;而金荷酒杯的出现,则充分展现了主人的富有与品味。宾客们在这里品美酒、闻香烟,享受着人间的至乐。这种对美好生活细节的捕捉与描绘,不仅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体现了诗人在闲适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以及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龟游鹤舞千年寿”,词的下阕将视角转向对长寿的祝福与祝愿。龟与鹤,皆是长寿的象征,二者在诗人的笔下翩翩起舞,灵动而富有生机。龟在水中悠然游动,鹤则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的舞姿轻盈而优雅,仿佛在为这场宴会的人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诗人用“千年寿”来形容寿辰,这无疑是一种夸张的表达,但又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在古代,人们对于长寿的渴望近乎于一种信仰,而诗人在这里以这种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主人公最美好的祝愿,希望他能像龟鹤一样,永远健康长寿。同时,龟鹤的出现,也为这首词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与神秘色彩,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与宁静。

“更酌千钟酒”,紧随其后的这一句,更是将这份喜悦与祝福推向了高潮。千钟酒,极言酒的多,宾客们在宴会上畅饮美酒,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乐时光。酒,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常与欢乐、情感紧密相连。在这场盛大的宴会上,美酒成为了情感的催化剂,让宾客们更加深入地交流与互动。

他们或许是为了庆祝主人公的寿辰,或许是为了彼此的友情与相聚,一杯又一杯的美酒下肚,让这份欢乐与祝福更加浓厚。诗人在这里用“千钟酒”来表达宴会的热闹与盛大,同时也暗示了人们的欢乐与喜悦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畅快淋漓、酣畅淋漓的生活乐趣。

“满庭佳客捧殷勤”,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宾客们带着满满的诚意,前来祝贺。他们的笑容温暖而真挚,他们的祝福热烈而诚恳。满庭的佳客,不仅让这场宴会更加热闹,更体现了主人公的人望之高、人缘之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许多人不辞辛劳,前来相聚,这本身便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与幸福。

宾客们捧着礼物,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让主人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情谊。这种温馨而美好的场景,让人不禁对友情、亲情等人类情感的珍贵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诗人在描绘这些宾客时,没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一个“捧殷勤”便足以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与真诚,也体现了主人公在他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此日蒲菊新绿、瓮头春”作为全词的结尾,以一种清新自然的意象收束全篇。蒲菊新绿,描绘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蒲菊在初夏时节开始生长,呈现出一片新绿,给人以清新之感。这种自然之美,与前文的盛宴、祝福相互映衬,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平衡与和谐。

岁月流转,四季更替,生命的美好不仅仅在于欢乐的宴会,也在于自然的馈赠与生命的轮回。“瓮头春”则是一种美酒的象征,它在瓮中酝酿,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醇厚。这与蒲菊的新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初生的新绿,代表着生命的起始与希望;一方面是醇厚的美酒,代表着时间的沉淀与收获。

两者共同构成了生命的全貌,让读者在欣赏这场宴会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厚重。这种以自然意象结尾的手法,不仅让全词的意境更加深远,也给人以一种余韵悠长之感,仿佛一切美好皆在这蒲菊新绿与瓮头春中得以永恒。

整首《虞美人》,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人生哲学。在这首词中,既有对世俗欢乐的尽情享受,又有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感悟。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结合,通过具体的物象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却又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既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盲目追求奢华,而是在享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自我,忘记了生活的美好与人生的真正意义。这首《虞美人》却宛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淡然而又充实的生活方式。它提醒我们在忙碌之余,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珍惜身边的人与事,享受岁月的馈赠。同时,也鼓励我们像诗人一样,在面对自然与生命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感受生命的厚重与意义。

总之,《虞美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厚重,堪称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