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米利昂教】

全名为‘伟大的深红真理之主教会’,也称‘红教’。由卡勒人伊苏于昏历200年创立的世界级宗教,以‘十字形’为标志,信仰‘红主’,既深红真理之主,强调人与生俱来背负着罪孽,应多行善事抵消罪孽,死后方能得享荣光,法米利昂既Vermilion。

——传播红主的箴言,遵循红主的大律,守护红主的净土。

【红主】

法米利昂教的唯一神。

——人活着总是需要精神支柱的。

【十字礼】

法米利昂教见面常用的手势,不同教派手势有所区别,新历后诸多深红系公会受此影响,其手势也普遍存在差异,熟知内情的人往往可以根据对方手势判断其所属公会为哪一个。

——所有的卑鄙无耻总是出现在讲究礼义廉耻的时代。

【法米利昂教四大圣地】

指的是耶鲁帝国时代,耶鲁皇帝提玛欧斯将帝国划分为四大教区,既日出洲西部的提法累阿、日落洲北部的西鲁亚、西大陆天蝎半岛的托里亚、泱大陆西部的黑默丁格堡。

——宗教的发展壮大、兴衰存亡都和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法米利昂教会也不例外。

【圣典(Vermilion Isis)】

法米利昂教的宗教典籍。

【末世录】

法米利昂教圣典中的卷名。

【出日落洲记】

法米利昂教圣典中的卷名。

【抹拉基司(Mla-Jis)】

出自卡勒语,含义是‘赞美神(虹母)’,由于卡勒教的虹母与法米利昂教的红主是同一神祇,加之二者的历史关系,这个词反而经常以极高的频率被法米利昂教使用。

——在祈愿的那一刻,你就把自己放置在比神明低一等的位置上了。

【摸蜡仙人】

法米利昂教刚传入东洲时,东洲人对红主的称呼。

——因为法米利昂教经常使用‘抹拉基司’这个词作为祷告语,而为了顺利传教,传教士往往使用一些东洲本土词语来进行翻译,比如将红主翻译成仙人或者是天尊,于是就有了这个神奇的词。

【赤眉天尊】

法米利昂教刚传入东洲时,东洲人对红主的称呼。

【红使】

指伊苏。

——你是受人敬仰的神,还是任人踩踏的尘。

【代行者】

指教座。

——只有虔诚、有影响力并可以掌控托里亚的统治者才能够担任法米利昂教的教座,也只有代行者本人才适合持有通往至圣之城的钥匙并以最纯洁的形式捍卫它,摒弃一切野蛮与腐败。

【赤印主教团】

负责选举教座的宗教团体。

【圣选】

指的是赤印主教团选举新教座的一系列仪式和流程。

【谬论裁决】

指的是法米利昂教早期屈服于王权之时,凡是在法米利昂教辩论中涉及到分歧的教义,在讨论无果后将由耶鲁帝国皇帝进行决断,以皇帝的论断为最终答案。

——在这一过程中有个规矩,既皇帝不需要确定哪个答案是对的,他只需要判断哪个是错的即可,公教派掌控西大陆后,西洲教廷的教座继承了这一权力。

【四本同一】

法米利昂教概念,是非常核心的教义理念,尽管历史上因为这一理念诞生了不计其数的异端。

——法米利昂教之所以使用十字架据说也是为了响应这一理念。

【冈达姆】

法米利昂教概念,既‘被选中的人’。

——君权神授,未尝不是天人合一。

【黑王】

法米利昂教圣典中的堕落天使,红主的敌人。

——没有人获得救赎,每个人都是凶手,丧钟不为堕落者而鸣,不为无为者而鸣,它为这世间所有人而鸣。

【黑门七骑士】

法米利昂教圣典中提到的黑门灭世时出现的人物形象。

——战了还要战,胜了还要胜!

【光矛】

所谓的光矛其实是个法米利昂教的宗教词语,在法米利昂教的宗教故事中经常可以提到‘侍灵’使用光矛消灭魔鬼,按照这类故事的描述,光矛是一种类似于矛的武器,可以凭空悬浮并跟随侍灵,前端可以自行发出炙热的光芒灼烧魔鬼。

——圣血战使在铸造无尽武装时化用了这个概念来为武装中悬浮的武器部件命名。

【侍灵】

法米利昂教/德迦勒黎教/卡勒教都具有的概念,是是服侍红主/蓝祖/虹母的灵。红主/蓝祖/虹母差遣侍灵来人间帮助需要拯救的人、传达红主/蓝祖/虹母的意旨。

——身负羽翼,沐浴荣光,神赐恩典。

【二十四天使】

法米利昂教圣典中提到的红主身边的二十四位使者,也被称作‘二十四侍灵’。

——善人会得到美丽而纯洁的回报,最终可能会成为纯净之光的天使。

【灵性天使】

二十四天使之一。

【威能天使】

二十四天使之一。

【圣徒】

指对法米利昂教具有重大贡献的教徒。

【圣佐罗】

法米利昂教典籍中屠龙的圣徒。

【圣临日】

指圣历12月21日,据传法米利昂教的创始人伊苏诞生于这一天。

【圣临前夜】

指圣历12月20日。

【公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在西大陆极为盛行,主张托里亚的西洲教廷拥有凌驾于所有教区之上的地位且奉行神权至上。

——人们不应期望红主做完所有的工作,红主需要信徒来引导迷途之人……无论他们是否愿意。

【正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在法苏帝国领土尤为盛行,主张自己才是正统的法米利昂教传承,延续耶鲁帝国传统,认为各教区平等且奉行君权至上。

【佩鲁斯】

法苏人皈依法米利昂教之前所崇拜的主神、丰饶之神与战争之神,掌管农业与雷电,法苏人皈依法米利昂教后,佩鲁斯被转化为法米利昂教教义中的威能天使。

【愚徒】

法米利昂教与法苏原始宗教结合的产物,大概相当于‘会跳大神的圣徒’。

【希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主要活跃于北大陆,历史上热衷于讨伐北大陆的异教,包括法米利昂正教派和其他宗教。

【仪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红世血战的主角之一,具有反教权的特点。

【羽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是法米利昂教在新大陆与当地苏兹族原始信仰融合后的产物。

【海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是法米利昂教在帕拉汶群岛与当地娜美族原始信仰融合后的产物。

【祭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是法米利昂教在原大陆与当地瑟提族原始信仰融合后的产物。

【奉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发源于以绪塔尔,在第二次法米利昂教大辩论被耶鲁皇帝克里底亚宣布为异端教派,因为其思想不利于耶鲁帝国统治。

此教派后向东传播,在泱大陆东部、南大陆以及东大陆的游牧民族中颇有信仰者。

【嗣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流行于日出洲中部,由于这里宗教混杂又在历史上有过数个法米利昂教派系的活动,因此嗣教派的具体主张始终不甚清楚,只知其对神职人员独身乃至其在宗教体系中的定位存在疑惑。

【净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历史上曾多次遭到法米利昂教公教派讨伐,提倡自我升华以及去神圣唯一化。

【清洁主教】

既净教派最高领袖。

——我的誓言就是枷锁,把我束缚在不再属于我的生活中。

【续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流行在金牛半岛和日落洲西部,是历史上诸多宗教反复清洗皈依后的产物,反对红主的神性。

【理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发源于金牛半岛,热衷于异端审判,在狩魔运动期间盛行一时。

【牧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在第一次法米利昂教大辩论中被耶鲁皇帝提玛欧斯宣布为异端教派,因为其思想不利于耶鲁帝国统治。

——提玛欧斯将法米利昂教宣布为国教从来不是因为他信仰红主,而是因为他需要宗教工具来巩固统治。

【隐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主要位于日落洲北部,提倡隐修制度。

【修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主要位于茉莉安岛与索鲁斯岛,融合了当地民族的传统,提倡修道制度。

【秩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主张抛弃物质世界以及断绝世俗欲望。

【衡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主要位于金牛半岛南部,由于和德迦勒黎教信仰长期共存,融入了部分德迦勒黎教的礼仪,也更能接受一些法米利昂教基本教义的差异。

——通过修正我们的宗教教规以要求主动改变信仰,我们应该发现,在转变异教徒的过程中,大部分工作都是为我们自己而做。

【经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认为脱离了圣典的礼仪毫无意义,一切教义的阐述只能由圣典作为唯一基础。

【能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主要位于北大陆,提倡返璞归真,废除一切法度,提倡以肉体的感官直接感知红主的本质,他们许多所作所为经常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观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否定传统礼仪的重要性。

【灵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主要位于白羊半岛西部,实行公教派和正教派混合的礼仪,同时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虽然看上去不太正统,却非常具有包容性,也因此经常受到公教派和正教派的打压。

【奇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主张教士应当来自信众的选举而非教会的选拔,反对世俗的虚荣和权力。

【式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主要集中在晨云六岛,有着不做祈祷礼祈祷的习惯。

【页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主要活跃在南大陆北部山区的教派。

【连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该教派声称要重归纯洁的状态,常常生活在一种毫无法度的状态中,宣称由于纯洁,他们的所作所为既非善,亦非恶。

【迟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起源于被强制改宗法米利昂教的卡勒人群体。虽然他们接纳了新的信仰,但他们依然记得旧有的传统,并对遵循旧传统的人饱含同情。

【伏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主要活跃在泱大陆,几乎同时被公教派和正教派遗忘,他们比同胞更宽容,但缺乏正式的架构。他们保留了法米利昂教的古老元素,常常被同教人轻蔑对待,若真的有人记得他们的话。

【安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安教派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属于许多互相独立的思想结合的产物。 尽管该教派的思想形式多种多样,从极其微妙到彻底直白均有,但统一的教义观点是对‘四本同一’持怀疑态度。

【法教派】

法米利昂教教派,法教派认定积聚财富是错误的,与教义水火不容,强调贫穷生活并相信神职人员不应持有土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