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薄龟甲摆弄蓍草,自然会得兆数,兆数的出现,自然会有吉凶,而有吉凶的人,碰巧与兆数相遇。吉人与好的兆象吻合,凶人与恶的筮数相遇,如同吉人走在路上遇到吉祥的事物,随便就可以看到吉祥之物一样,并不是吉祥的事物有意表现为吉人的祥瑞。
凶人,在路上碰到坏事也是如此。善恶事物的出现,并不是天的回答,是碰巧与善恶之人相遇到一起了。钻龟占卜揲蓍算卦会出现吉凶的征兆,就是由于有相遇上吉凶事物这类情况。
用什么来证明这一点呢?周武王生病,周公用龟甲占卜了三次,周公说:“所遇到的都是吉兆。”鲁国大夫庄叔生个儿子叫穆叔,用《周易》给儿子算命,遇上明夷卦变谦卦。占卜称为“逢”,算卦称为“遇”,实际上是各人的遭遇所得到的卦象,并不是由善恶所带来的。
善就遇上吉兆,恶就碰上凶兆,天道自然如此,不是由于人的善恶所造成的。根据这种情况而论,君王治国有吉凶征兆出现,也仍然是这个道理。君王碰巧道德高尚,时运碰巧天下应当太平,美好的事物奇异的征兆就会偶然出现。不贤德的君王碰到的情况,也就和这种情况相反。
世人谈论卜筮的很多,懂得卜筮的真正道理的人很少。有的论者认为龟蓍卜筮的结果可以作为做事情的参考,但不能完全信赖它。钻龟占卜揲蓍算卦。兆数总是会出现的,它的出现并没有固定不变的解释,而是由占卜的人主观加以解释。出现吉兆而占卜的人认为它是凶兆,出现凶数而占卜的人认为它是吉数,如果吉凶不灵验,就认为卜筮不可信。
周武王讨伐纣王,筮算这件事,不吉利,占卜的人说:“大凶。”姜太公推开蓍草践踏龟甲后说:“枯骨死草,怎么能知道就不吉利呢?”卜筮出现兆数,不是兆数所显示的吉凶错了,是占卜的人辨别不清吉凶,把吉凶说颠倒了。吉凶颠倒了,所以姜太公不相信它。
青玉案
烟浓水淡荷香浅。近翠幕、闻弦管。逸气棱层冲碧汉。绝无风骨,炼成铅鼎,未许童颜换。
长门深锁文君院。前度蛮笺泪痕满。为问乘槎人不远。只消丹桂,一枝分付,早早随伊愿。
这首《青玉案》全词词意幽怨,情感沉郁,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又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怅惘,通过对词句的逐层剖析与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领悟其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深刻意蕴。
“烟浓水淡荷香浅”,开篇一句便勾勒出了一幅朦胧而清幽的画面,如烟的雾气弥漫在空气中,与远处淡淡水面的轮廓交织在一起,点点荷香若有若无地在鼻尖萦绕。这样的景致,既营造出一种似真似幻的氛围,又为全词奠定了一个略带忧伤的基调。就像一幅精美的水墨画,几笔轻描淡写便将人带入了一个空灵的境界之中。
“烟”与“水”的结合,往往在古典诗词中象征着一种难以捉摸、虚无缥缈的情愫,而“荷香浅”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若有若无、稍纵即逝,或许词人内心深处有着某种对美好回忆的追忆,那荷香就如同那曾经的欢愉时刻,虽难以忘怀,但此刻却只能在记忆中淡淡地留存。
“近翠幕、闻弦管”,进一步将读者的视线从远处的自然景致拉回到一个具体的场景之中。靠近那翠绿色的幕帐,在这里传来了悠扬的弦管之声。弦管之音,往往代表着一种高雅的艺术氛围,也暗示着此地或许有着文人雅士的聚会或者某种特殊的宴饮场合。
在古典文学中,弦管常常与欢乐、愉悦的情感相联系,但在这里,结合前文的“烟浓水淡”与后文的“逸气棱层”,这种弦管之音反而显得有些突兀,仿佛是词人通过听到弦管之声,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周围是热闹的弦管声,而词人却沉浸于自己的思绪之中,这种对比使得词人的情感更加复杂和深沉。
“逸气棱层冲碧汉”,“逸气”一词,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卓尔不群的气韵,而“棱层”则给人一种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质感,这种“逸气”仿佛有着强大的力量,能够直冲云霄,冲向那碧蓝的天空。这里可以理解为词人在某种艺术境界或者精神追求上有着一种高远的志向和执着的追求,他的灵魂是自由而高傲的,渴望冲破世俗的束缚,向着那更高的境界进发。
然而,“绝无风骨,炼成铅鼎,未许童颜换”,却猛地将这种豪迈的气势拉回到现实之中,词人似乎在反思,自己虽然有着高远的追求和非凡的气质,但却不能真正摆脱世俗的牵绊。
这里的“绝无风骨,炼成铅鼎”,暗示着自己虽然努力修炼,但却始终无法达到那种超凡脱俗、返璞归真的境界,这种“童颜换”的无奈,反映出词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既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追求,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限制。
“长门深锁文君院”,运用了“长门”这一典故,历史上长门宫是汉武帝的陈皇后被废之后的居所,这里象征着一种被冷落、被遗忘的孤独与凄凉。“深锁”一词更是加重了这种封闭与禁锢的氛围,词人的内心仿佛被困在了一个无形的“长门”之中,无法解脱。
而“文君院”则赋予了这个地方一种才情与情感的象征意义,文君是历史上才情出众的女子,这里或许暗示着词人自己也有着才情却得不到施展,亦或是词人在怀念某位才情出众的女子。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词的意境更加凄美动人,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被时光遗忘的美好与无奈。
“前度蛮笺泪痕满”,回想过去,曾经在蛮笺之上,写满了泪水浸染的文字。蛮笺是一种精美的纸张,通常用来书写诗词歌赋或者情书等,这里代指曾经的情感经历。而“泪痕满”则直接表达出了词人在情感上的极度悲伤与痛苦,那些曾经的欢聚与离别,都化作了深深的泪水,留在了曾经的文字之中。
这种对过去情感经历的回忆,使得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从前文的自我反思与追求的矛盾,到如今对情感的缅怀与伤感,词人的情感世界逐渐展现在读者面前,显得更加真实而立体。
“为问乘槎人不远”,这里的“乘槎”出自一个神话传说,传说中有人乘坐木筏能够到达银河,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词人在询问,那个能够超越现实束缚、到达远方的理想境界或者理想之人,其实其实并不遥远。
这或许是一种自我安慰,又或许是一种对未来的希冀,词人在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情感的痛苦之后,开始重新寻找希望,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可能性,这种从低谷中走向光明的心态转折,使得词的情感走向更加复杂而富有变化。
“只消丹桂,一枝分付,早早随伊愿”,“丹桂”在古典文学中常常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者高洁的品质,词人在这里表示,只需要一枝丹桂,就能够满足自己的心愿,这种简单而质朴的愿望,反映出词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没有因为前面的种种困境而放弃,反而更加坚定。
这种“只消丹桂”的豁达与淡然,与前文的无奈与挣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词的情感更加深邃而富有内涵,词人在经历了内心与情感的种种波折之后,最终归于一种平淡而真挚的心境,这种心境的转变,是词人对生命与理想的深刻领悟,也使得这首词的意境更加高远而空灵。
整首《青玉案》,通过对自然景物、情感经历、内心追求等多重元素的细腻描绘与深刻表达,展现出了词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到现实的无奈与挣扎,再到最终对理想与生活的豁达与坚守,词人以一种细腻且富有层次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关于理想、情感与生命的画卷。
让读者在欣赏这首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种对于生命与理想的不懈追求与深刻思考,这种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度挖掘,使得这首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感受到古典诗词独特的美感与深刻内涵。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