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许不自行,淘来三尺命。有言道:人生如棋,让一子,未必输局;处世若水,退一寸,反得从容。想好的人,想坏的人,都自讨没趣啊。

天地有形体,所以能运动。能运动的,都是活的东西。天地既然是活的,那就与人相同了。问活人必须用活人,才能得到回答。如果让死人问活人,那就一定不能互相应答。现在天地是活的而蓍龟是死的,通过死的龟甲、蓍茎去问活的天地,怎么能得到回答呢?用枯龟的骨,死蓍的茎,去问活着的天地,世人认为天地会答复,这就错了。

如果说蓍龟有如版牍,兆数有如文字,就像君王发布命令一样吗?天地的口耳在何处,而能发布命令呢?孔子说:“天说过什么呢?但四季照常运行,万物照常生长。”天不言语,那么也就不听人的言语。天道崇尚自然无为,现在人去问天地,天地有答复,这就成了自然有意识地答复卜筮者了。

考察《周易》上的文字,看它所载的用蓍草算卦的方法,是将蓍草分成两部分以象征天地,四根四根的分数以象征四季,所剩的余数放在旁边,以象征闰月。这是用类似的事物相互仿效,以此确定构成卦象的数字罢了,哪里是说天地真会答复卜筮的人呢?

人事的道理,互相提问则回答,不问就不回答,没有所求,平白无故地敲别人家的门,不提出问题,毫无目的地在别人的面前空辩,那么主人或者只笑不答应,或者生气而不回答。

假如让卜筮的人平白无故地钻薄龟甲而卜问,毫无目的地摆弄蓍草来算卦,对天地进行戏弄,也会得到兆数,难道天地在胡乱答复吗?假如又让人咒骂天而占卜,敲打地而算卦,无理至极,也会得到兆数。

如果说兆数是天地神灵的表现,为什么不灭掉他灼龟的火,烧他的手,使算卦人的手发抖而扰乱他求得的数字,让他身体生病疼痛,血气积聚喷涌呢?反而还为占卜的人显示兆数,为什么天地不怕辛劳,用心如此善良呢?据此说来,卜筮不能问天地,兆数也不是天地的答复,是很明白的了。

踏莎行

月挂琼钩,日添绣线。骑花翻浪重帘卷。风传环佩晓珊珊,画堂羯鼓催开燕。

翠缕香凝,玉膏酒滟。仙翁莫诉玻璃满。凤衔丹诏下云电。千秋长在黄金殿。

这首《踏莎行》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富丽堂皇的春日画卷,通过对宫廷生活细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景致的赞美和对高贵生活的向往。

词的上阕开篇,“月挂琼钩,日添绣线”,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开篇,如玉钩般的新月悬于天际,似在静静守望着夜的宁静,而那初升的太阳仿佛辛勤的绣娘,用它暖黄的光辉为大地织就绚丽的锦绣。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清晨日出月落的景象,更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又带有几分神秘的氛围,为整首词奠定了优美的基调。

接着“骑花翻浪重帘卷”,此句极具动感与画面感。“骑花翻浪”四字,似乎让人看到了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翅膀轻触花瓣,仿佛驾着花朵,在花海中翻腾出层层浪花。而那重重的帘幕被卷起,似乎是要迎接这生机勃勃的春日,让室内的空间与室外的春光融为了一体,也暗示着接下来的场景将从室外的自然风光转移到室内的奢华景象。

“风传环佩晓珊珊”进一步增添了细腻的听觉感受。那轻盈的风携带着环佩的叮当作响,让这清晨更添几分灵动与雅致。环佩的声响,通常与女子的仪态万方相关联,这里虽未明确提到人物,却让人仿佛能想象到那些身着华服的贵妇们,佩戴着精致的玉饰,在清晨的微风中款款而行,玉饰相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衬得整个画面愈发宁静而高雅。

“画堂羯鼓催开燕”,将场景聚焦到了室内。画堂之中,羯鼓敲响,那急促而有力的鼓声仿佛在催促着春燕归来。这里的“催开燕”不仅写出了燕子在春日回归的自然规律,更赋予了羯鼓一种神奇的力量,似乎这鼓声就是春日的使者,用它的节奏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让春燕也迫不及待地飞回旧巢,为这春日庭院增添生机。羯鼓声声,不仅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更让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与活力,展现出一种宫廷生活中的热闹与欢快。

下阕的“翠缕香凝,玉膏酒滟”将笔触深入到室内的细节。“翠缕香凝”描绘出香气袅袅上升,如翠绿色的丝缕般在空中凝结,这不仅写出了香料的精致与珍贵,更营造出一种奢华而迷人的氛围。仿佛能让人闻到那浓郁的香气,它在空气中弥漫,久久不散,如同这奢华的生活般让人沉醉。

而“玉膏酒滟”则让人联想到美酒佳肴。那美酒如同玉膏般醇厚,在杯中微微泛起波澜,酒香四溢,与香炉中散发出的香气相得益彰,让人不禁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场奢华的宴饮之中。

“仙翁莫诉玻璃满”,这里的“仙翁”或许暗示着饮酒者身份的高贵,或许是宫中的老臣,亦或是仙风道骨的雅士。他们在此畅饮美酒,即便杯中酒已满得溢出,也无需诉说,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乐时光。这种豁达与惬意的态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不羁,人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美酒佳肴,无需顾忌世俗的繁文缛节,尽情释放内心的愉悦。

最后“凤衔丹诏下云电,千秋长在黄金殿”,将整首词推向了高潮。“凤衔丹诏”这一形象极为壮观,凤凰衔着皇帝的诏书,从云端飞下,犹如闪电般迅猛。这不仅仅是对皇权的象征与歌颂,更寓意着一种荣耀与永恒。

而“千秋长在黄金殿”则表达了这种豪华与繁荣的永恒性,仿佛眼前的美景与奢华的生活将永远延续下去,永远不会消逝。黄金殿作为宫廷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富贵,而“千秋长在”则赋予了这一切永久的魅力与价值,让读者对这种高贵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与憧憬。

整首词通过对宫廷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从自然风光到室内布置,从视觉到听觉再到嗅觉,全方位地展现了宫廷的奢华与贵族的闲适。月与日的交替,花与浪的动态,环佩的声响,酒香的弥漫,这些细节穿插交织,构成了一幅丰富的画卷。

而最后的“千秋长在黄金殿”则升华了主题,使得整首词不仅是一次视觉与感官的盛宴,更饱含了对永恒与荣耀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