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先看一首:

玉楼春

厌玉为浆麟作□。玉树琼葩长不谢。翠帘绣暖燕归来,宝鸭花香蜂上下。

沙堤佩马催公驾,月白风清天不夜。重来赫赫照岩廊,不动堂堂凝泰华。

再来一首:

玉楼春

压玉为浆麟作朒,珠树琼葩长不谢。翠帘绣暖燕归来,宝鸭花香蜂上下。

沙堤佩马催公驾,月白风清天不夜。重来赫赫照岩廊,不动堂堂凝太华。

不能说一样,就是不知算谁的。先一首见于李朝卿下,后一首见于毛滂下,麒麟为脯玉为浆,还于毛大人名下,借词借名,徒加一首。

如果因为头最尊贵而认为洗头要选择日子,那么洗澡时也要洗脸,脸也是头的一部分,也应该选择日子了。如果认为头发最尊贵,那么梳头也应该选择日子了。梳头用木,洗头用水,水与木,都是五行之物。用木不避忌日子,用水唯独要选择日子。

如果认为水比木尊贵,那么所有用水的事情应当都要选择日子。而且水不如火尊贵,如果一定要根据尊卑来定,那么用火的事情应当都要选择日子。况且使得在子日洗头让人喜爱他,卯日洗头他的头发变白的是谁呢?子的本性,属水;卯的本性,属木。

水并不可爱,木的颜色也不是白的。代表子的动物是鼠,代表卯的动物是兔。鼠并不可爱,兔毛的颜色也不是白的。在子日洗头,谁让他变得可爱呢?在卯日洗头,谁让他的头发变成白的呢?照此说来,洗头的日子并没有什么吉凶的区别,为洗头规定日历的办法,不可以采用。

裁剪衣服也有选择日子的书,书上也规定了吉凶的日子。凶日缝制衣服就有灾祸,吉日缝制衣服就会有福。衣服和饮食都是用来辅助人体的,饮食辅食体内,衣服防护体外。饮食不择日子,缝制衣服却要避开忌日,难道认为衣服对于人的身体更为重要吗?

人生最重要的事,没有比饮食更重要的了,所以八种政务的第一件是饮食,第二件是财货。衣服,属于财货。如果认为穿戴在身上的就尊贵重要,在人身上的东西,没有比帽子更尊贵的了。制帽子没有禁忌,裁剪衣服有忌讳,这是对尊贵的反而轻视,对低贱的反而重视了。

这首《玉楼春》描绘了一幅绮丽奢华的仙境画卷,充满了浪漫与梦幻的色彩,通过对细节的精妙刻画,展现出一种虚幻而高雅的意境,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时光以及恒久之美的深刻感悟。

“压玉为浆麟作朒”——此句开篇便以奇幻的笔触引人入胜。“压玉”形象地描绘出一种用玉制成的浆液,质地厚重且纯净,仿佛能感受到其冰凉润泽的质感,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纯净与高雅。“为浆”则赋予了这种玉液一种流动的生命力,仿佛它在杯盏中轻轻摇曳,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而“麟作朒”更是令人惊艳。“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祥瑞与尊贵,它的出现本身就带有一种神秘与庄重的氛围。“作朒”在这里可能是指以麟的形象或材质制作某种装饰品,增加了画面的华丽感。这一句从视觉和想象角度入手,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开端,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充满神秘与奢华的场景,仿佛已经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珠树琼葩长不谢”——此句紧承开篇的奇幻氛围,进一步描绘出仙境中的美丽景象。“珠树”指的是镶嵌着珍珠的树木,而“琼葩”则是形容如同美玉般的花朵。这种用词充满了华丽与精致,将自然界中的植物赋予了珠宝般的璀璨。“长不谢”三字更是点睛之笔,它意味着这些花朵永远不会凋零,永恒地绽放着美丽的光彩。

这种对永恒之美的描绘,不仅令人陶醉,也引发人们对美好事物能否恒久的思考。在现实世界中,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而在这里,作者以“长不谢”来表达一种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向往,仿佛在暗示着理想化世界中美好事物的永恒性,为整首词增添了一份空灵与梦幻的色彩。

“翠帘绣暖燕归来”——此句将画面聚焦于室内,描绘出一幅温馨而舒适的场景。“翠帘”是绿色的帘幕,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绣暖”则暗示着室内的温暖与富丽,绣花的装饰增添了华美的气息,而“暖”字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氛围。

“燕归来”则是春天的象征,燕子的归来预示着生机与希望。这种自然与室内环境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燕子的归来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之感,也象征着一种对家的眷恋和回归的主题。在这个充满幻想的世界中,燕子的归来仿佛是连接现实与虚幻的纽带,让人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情感流动。

“宝鸭花香蜂上下”——此句继续以生动的细节描绘室内的景象。“宝鸭”是古代女子的发式,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精美的装饰,形象地描绘出室内装饰的华丽。“花香”则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感官效果,让人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花香。

“蜂上下”描绘了蜜蜂在花香中忙碌飞舞的景象,这一动态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蜜蜂的出现不仅让画面更加丰富多样,也象征着勤劳与自然的美好。这种对细节的捕捉和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逼真,仿佛读者已经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种温暖、芬芳且充满生机的氛围。

“沙堤佩马催公驾”——此句笔锋一转,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出一幅公卿出行的场景。“沙堤”可能是指官员出行时所经过的堤道,象征着权威与地位。“佩马”则描绘了官员们佩戴着华丽的马具,显示出他们的尊贵与威严。“催公驾”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忙碌而紧张的氛围,仿佛有某种重要的事务在等待着他们。

这一句通过描写官员的出行,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也引入了现实社会中的权力与地位元素,使得整个词的意境更加复杂多元。它暗示了一种责任与使命,与前面的仙境画面形成对比,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美好的幻想中,现实世界的责任与义务仍然存在。

“月白风清天不夜”——此句描绘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月白”形容月光皎洁明亮,如白昼般照亮了夜空。“风清”则表现出微风的清爽宜人,为画面增添了舒适的感觉。“天不夜”更是富有诗意的表达,意味着夜空中明亮如昼,仿佛黑夜永远不会降临。

这种对夜晚的描绘与前面的仙境画面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永恒而宁静的氛围。在这如昼的夜色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仿佛时间都静止了,一切烦恼都被暂时抛却。这种对夜晚的描绘不仅令人陶醉,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和向往。

“重来赫赫照岩廊”——此句继续描绘夜晚的景象。“重来”可能是指光芒再次照耀而来,充满了动态感。“赫赫”形容光芒盛大辉煌,表现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照岩廊”则描绘出光芒照耀在走廊上的景象,岩廊的石头表面在光芒的照耀下更显坚硬与古朴。

这一句通过描写光芒的照耀,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开阔感和层次感。光芒的盛大与岩廊的古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它象征着一种永恒与不变的力量,仿佛无论时间如何流转,这种光芒都会永远照耀着这个世界。

“不动堂堂凝太华”——此句作为结尾,以静谧的画面收尾。“不动”表现了一种永恒与稳固的意境,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堂堂”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展现出一种庄严的气势。“凝太华”则描绘出一种凝重而壮丽的美感,太华山作为名山,象征着高大与神圣。

这一句通过对建筑的描写,将整首词的意境再次升华,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这种静谧而永恒的画面,如同一幅凝固的画卷,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玉楼春》通过对奇幻景色、室内温馨、官员出行、月夜宁静以及建筑庄严的描绘,展现了虚幻与现实交错的意境。其语言华丽精美,充满了象征与隐喻,通过对细节的精妙捕捉,营造出一个既华丽又空灵的梦幻世界。词中蕴含的永恒之美、责任与宁静的意象,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一首深刻的人生哲理诗,引发了读者对于美好、责任与永恒的思考。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