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松游,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号左圣。学五千文,神话传说中的上古仙人,是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万世基业的中华帝师。相传为神农时雨师。能入火不焚,随风雨而上下。

况且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像腐臭的东西那么可憎的了,腐鼻的气味,损害人心,所以鼻子闻到臭气,口吃到腐败的东西,内心受到损伤口里也很厌恶,腹痛呕吐不止。厕所里面,可说是很臭的了;腌鱼的肉,可说是很腐败的了。

然而,却有人自愿上厕所去,并不认为有什么忌讳;把腐鱼的肉当好菜吃,也不认为有什么忌讳。心里不认为那是坏东西,所以就不计较可去不可去,可吃不可吃了。大凡可憎恶的东西,就像溅出的墨漆沾在人的身上一样。现在眼睛看到鼻子闻到,一过也就完了,很快就消逝了,为什么要厌恶它呢?

出门在路上碰见有人背着猪,水沟里有腐烂的尸体,不认为是凶,因为污秽自在别人,并没有沾在自己身上的缘故。现在妇人生孩子,事情自在妇人的身上,斋戒的人,为什么要忌讳它呢?

江北人生孩子,不离开房间卧室,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不恶。至于母犬产子,要放母犬到房子外面,这又让人迷惑了。江北地区忌讳狗生育不忌讳人生育,江南地区忌讳人生育不忌讳狗生育,风俗嫌恶,各地都不相同。人和狗的生育有什么不同呢?房室、宅外又有什么不同呢?有的认为恶有的认为不恶,有的忌讳有的不忌讳,世俗间的防禁,竟然是没有固定标准的。

沁园春(寿陈中书)

湖海元龙,逸气飘然,可百尺楼。受文光万丈,星辰绚彩,爽襟一掬,风露澄秋。衔字冰清,班心玉立,海内而今第一流。翻书子,紫薇花浸月,夜揽词头。

著身已是瀛洲。问更有长生别药不。是生来已带,神仙道骨,毫端自有,富贵封侯。拜赐黄封,承恩青琐,见说香名又覆瓯。从今去,了福公事业,从赤松游。

开篇三句便如天风海雨,将陈中书的高蹈逸气烘托至云巅。元龙乃三国陈登,尝言“有百尺楼,望吾足底”,其人磊落不羁,正与陈中书襟抱相契。此“逸气”二字,非浮华轻飘之态,乃渊渟岳峙中自然流露的超然。想见公车风露,紫薇花影中那袭青衫,既无俗吏之谄,亦无腐儒之迂,恰似太华千寻壁立,虽高处不胜寒,却自成气象。

“受文光万丈,星辰绚彩;爽襟一掬,风露澄秋。”此联对仗精严,笔力扛鼎。文光万丈原是祥瑞之兆,太宗“开科取士,首放武成王”时便有此瑞,而陈中书胸中丘壑,竟使星辰失色。下句“爽襟”二字妙极,既状其襟怀清旷,复暗合《庄子》“泠然善也”之境。风露澄秋非眼前实景,实乃其人格光华外化,如渊明东篱之菊,子猷雪夜之舟,皆因高士点染而成绝胜景致。

“衔字冰清,班心玉立,海内而今第一流。”三句连用三典,却无斧凿之痕。衔字冰清者,取谢庄“冰玉其质”之意,言其下笔如镂冰雕玉;班心玉立暗合班固《西都赋》“玉立之士”,既赞其文采,复颂其风仪。至“海内第一流”七字,非虚誉也。忆昔永嘉南渡,衣冠南渡,中原士族以文化为舟楫;今观陈公,恰似中流砥柱,撑起道统文脉。

“翻书子,紫薇花浸月,夜揽词头。”换头处笔锋陡转,由白日之气象入月夜之幽微。紫薇花浸月,月光透过繁花筛成碎银,洒在摊开的竹简上,此境可追张继枫桥夜泊,亦类李贺剪韭灯前。陈中书秉烛夜读,竟至“夜揽词头”,此“揽”字奇崛,若非胸有诗书万卷,安能以月色为笺、花影为墨,直把辞章气韵揽入怀中?

“著身已是瀛洲。问更有长生别药不。”过片二句,似仙人拍栏杆。瀛洲本仙山,公车乃清贵之地,陈中书已置身云霄,犹问长生之药,此岂贪恋功名?实乃忧道不忧贫之叹。盖以文儒之身,负经世之志,既慕庄生逍遥,复慕伊尹负鼎,此矛盾张力,正是儒家“内圣外王”之写照。

“是生来已带,神仙道骨;毫端自有,富贵封侯。”四句如连珠炮,将天赋与修为熔于一炉。神仙道骨非空谈,观其《平寇露布》字字金声,可知天风海涛早入肺腑;富贵封侯亦不虚,看那“黄封拜赐”“青琐承恩”,皆因其笔底龙蛇能安社稷。此所谓“文章乃经国之大业”,非陈中书其人,谁可当之?

“见说香名又覆瓯。”结拍前一句,用五代袁仁敬覆瓯典故,极言其文名远播。想当日袁公对策,欧阳修覆瓯待之;今陈中书入朝对策,亦令馆阁诸公击节叹赏。香名二字,不独言文采风流,更含“德馨”之意。盖文章以气为主,气之清浊,关乎人品,陈公能享此誉,正见其玉树临风表里如一。

“从今去,了福公事业,从赤松游。”收尾振衣千仞,将入世与出世熔为一炉。福公乃唐刘福,以清廉著称;赤松子本仙人,张良弃人间万乘之尊,从之游。陈中书既能继承福公清正,复有赤松子之高蹈,此乃儒家“达则兼济,穷则独善”之最高境界。观其眉间隐隐紫气,当知此公他日必能如苏子瞻所言:“奋袖出臂,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通篇观之,此词非寻常祝寿谀词可比。上阕以元龙、紫薇等典,颂其才高志洁;下阕借瀛洲、赤松之喻,赞其道远神怡。最妙处在于典故驱遣自如,如盐入水,不见斧凿;意象转换空灵,时而星汉灿烂,时而月浸花影,令人目不暇接。

至若“文光万丈”“风露澄秋”等句,直是化工之笔,既状陈公气象,亦写词人怀抱,真可谓“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千年之下读之,犹见那位青衫磊落的中书侍郎,正于紫薇花下校书,月光与墨香一同流淌在竹简上,化作永恒的文脉星河。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