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在话,这个卷末总结,我是有点想当完结感言来写的(笑)。

因为如大家所见,这本书的成绩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惨淡,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稍后会详细解释,但首先,先让我并不自信地夸自己一句。

即便是这样,我还是坚持写完了第一卷。

看了一下字数,大约在二十一万左右,比预期稍多,但还没有到失控的程度。

我们简单从几个角度来谈谈这一卷的内容吧,首先是关于此先有读者提到过的,大希老师的形象。

也许会有读者心想“诶你这主角是不是你自己啊”,我这里要先回应一句,大希老师更多的,表达的是我一直以来对人际关系的一些思考。

不妨说得矫情一点吧,反正也没人看。

作者本人其实是个敏感而自卑的阴角,而在常年的扑街生涯中,这样的敏感和自卑被惨淡的成绩强化,反过来让我越写越扑,越扑越不想写,进而产生了“为什么没人肯花点时间理解我”的米奇妙妙想法。

所以,怀着这种心情,将这样的想法交给大希老师,就有了第一卷的演绎:大希老师因为自己的“实诚”(用自嗨是不是更合适一点?),而让旁人感到她难以靠近,进而无形之中将她孤立开来。

而为了对抗这种孤立,大希老师选择了自我麻痹,即屏蔽了自己“需要被人理解和关怀”的需求,错误地认为自己无欲无求,不需要来自他人的关心。

这种自我麻痹,让她的生活在客观上变得更加封闭,但她反而在主观上认为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是“稳定的”,能够对抗来自外界的漠视与孤立。

但我只能说,这和逃避没什么区别。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这么清楚?

那,哈哈,我只能说,我有一个朋友。

不过大希老师也确实够幸运,最终还是自我醒悟,认识到了自己潜在的一些问题。

因为一方面小龙娘是天降青梅,给大希老师回了口血,让她尝了点甜头,另一方面是说,小龙娘用自己的社交手段给大希老师上了一课,让大希老师意识到,可能此先自己也有一些问题,不能单单地归咎于周围人无形的敌意。

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嘛。

总之结果是好的,大希老师通过认识到这点,确立了和小龙娘之间的友谊,这份感情有待在后续的内容里进一步深化,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然后再来谈谈有人提到说,我这个作者为什么光写感情,剧情各种一笔带过。

这个问题我解释过,但我担心可能有人没看到,所以还是再提一下。

因为我确实怕。

我虽然写作经验寥寥,但也当过多年读者,姑且还是清楚,有些读者,是耐不下性子,慢慢琢磨你这点78设定的。

琢磨不下去,完了你这作者还没有口碑,那我还看你大坝啊,直接走了便是。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所以我在写这一卷的时候,宁可多刻画一点人物心理的变化,也不愿意写一些我根本不擅长,或者说,读者根本不感兴趣的内容。

我知道有些读者会对此感到不满,但这是我开书之前就定下的方针,我只能说酌情进行调整,至于整个推倒重来,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毕竟写书就是这样,大锅饭不能做得合所有人的口味,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取舍。

当然,我没想到这样还会导致另外的问题,就是由于一心想着引导情绪,刻画贴贴,而在内容安排上,出现了一些不合逻辑的地方。

这点同样值得警惕,但就像我上面说的,这就是开书前定下的方针,我就是错了,也只有在原本基础上调整的空间。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我在害怕写太多角色。

这也是我想重点谈谈的问题——我的人物形象刻画,确实存在着严重的短板。

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物扁平化,缺乏记忆点。

我其实一直知道我有这样的问题,但由于太过于专注人物心理的刻画,没能注意这样的问题,反而放任其恶化了。

人物的扁平化其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它会导致和主角对手戏的反派角色失去应有的人格魅力,进而削弱主角战胜困难时的成就感。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但我就是一直没有花时间去改,这样的傲慢给我带来了反噬。

我可以接受没人看我的书,但是我不能接受的是我自己搞砸了要写的内容,因为如果没人看,但是我写得还可以的话,早晚会有人来看,可是如果自己搞砸了,那即便写的再多,也不会有人来看了。

就是这样从自大到后悔的心情,让我一直消沉到现在,一度产生了“我只配搞砸作品”的想法。

唉,想来我确实很失败啊,总是不能很好地放下身段面对读者,总是带着身为作者的傲慢,总是用盲目自信掩饰自卑,这样的作者真的配写出来吗?

唉,姑且先说到这里吧,接下来谈谈之后的打算。

首先还请大家放心,第二卷,乃至于后面的内容,我肯定是会写的。

但是在写完这一卷之后,我需要花些时间来整理一下大纲,重新梳理一下大希老师和小龙娘对彼此的看法,以及关系的动态变化,再对要写的几条线索稍加明确,避免出现某些内容写一半不见了的情况。

然后,在这段时间,我会重点研究一下人物形象的扁平化问题。

因此,我大概会休整一周左右的时间。

这期间,我会重新囤一点稿子下来,避免出现大面积的断更情况。

当然,如果赶上某天实在是状态太烂,写不出来,也还请各位读者老爷担待些,毕竟作者确实不是啥大佬,纯纯路边一条,每一个收藏和每一次打赏我都记在心里,感激不尽,但要求我每天笔耕不辍高速日万,还是有些给我上强度了。

那么,姑且聊到这里吧,虽然还是觉得前途渺茫,但还是要先咬着牙写下去的。

就像木柜子乐队那样,即便一直迷路,不还是在奋力向前吗?

以此共勉,我们第二卷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