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便无所不能。

在别人打仗的时候袖手旁观是一种耻辱,相比战斗本身,胜负并不重要。

尚年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或者说习武之人就应该有一种不畏战、不怯战的好战精神,观战固然能从中收获较多,可不亲自动手试试又怎么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这个世界上高手如云,有的不鸣则已,一旦出手必定技惊四座,引人叹服喝彩。也有的凭空指点江山,大有天下武学变化尽在吾怀之意,可真要是让他下场出手,多半当场就得露怯。

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句话,叫‘谈吐间全是不着边际的深意,转头就把自己说过的话全忘记,真到了下场出手之际,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脱裤子放屁’。

这话虽然糙了点儿,但话糙理不糙,因为很多时候真就是这样。

那些所谓的元宿耆老、掌舵把头一辈子都在靠着年轻时候的名声吃老本,一天到晚高谈阔论,动辄便倚老卖老,以资历地位自居人上人,可实际上早就和时代脱节,眼界与学识完全停留在过去,对当今武学的发展不仅缺乏了解,对于当下的江湖新秀更是一无所知。

而尚年少就喜欢打这种所谓高手的脸,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或许有人会将他的行为视作目中无人的狂傲,可他本人也的确有值得狂傲的底气。

一道剑芒掠过全场,直取乱战中心的龙冶。

龙冶眉头一扬,单凭剑锋破空之声便知对方来势极其迅猛。

一瞬间仿佛整个战场沦为黑暗死寂,哪怕是一片落叶坠地的声音都能被其洞察于心,而他就伫立在这黑暗中央,而一道凛然剑芒正从他的折后方疾刺而来。

说是疾刺,可在这黑暗中速度却降低了数倍。

随着浑厚的撞击声,尚年少的长剑被龙冶的长刀精准架开,整个人被逼退数步。

他不由得吃惊,这‘紫青双龙’是血盟中成名已久的高手,果然有两下子。

虽然交锋只有一瞬,但他很清楚的看到对方并非用长刀横挡,而是以狭长的刀锋与自己的剑锋纵向划过,从而架开了这无比迅捷的一剑。

尚年少踏前一步,手中长剑紧握,短短数息间变换方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出七十二剑,每一剑均指向对方周身要害,一时间四面八方都是剑影,犹如一层层收紧的荆棘之环将龙冶锁死在战场中央,惊得周围人神情立变,就连一同围攻龙冶的那几人也不由得抽身后退,避免为其误伤。

奈何他这路剑法奇快无比,众人尚未反应过来,这灿如星、快如电的七十二剑便已然如行云流水般施展完毕,而众人之中不要说误伤,就连衣服边角都没能擦破一点儿。

这七十二剑已是将尚年少毕生所学尽数施展,他这路自创的‘留星电快剑’以迅捷见长,其速度之快足以令全神贯注的敌人防不胜防。

全神贯注的敌人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分心同数人鏖战的敌人了。

可随着他收剑后撤,这才察觉到自己刚才剑势已经尽数为龙冶化解,震撼之余只觉得惕然心惊。

自己刚才的剑术之快足以让对方狼狈应战,怎么可能每一剑都正好为对方所化解?须知对方并非与自己单独对敌,而是和数人鏖战,本就难以顾及自己,自己见缝插针连用七十二剑,对方却仿佛提前感知到自己会从什么方位出剑,每当剑锋逼近,对方便如闲庭漫步一般随手挥刀,化解自己那一剑的攻势,就像脑袋后面长了眼睛一般,当真是奇哉怪也……

血盟到底是底蕴丰厚,名动一时的紫青双龙亦绝非浪得虚名之辈。

龙冶长刀使的虎虎生风,整个人犹如生了三头六臂一般,继续同周围人酣战,在他心里全然没把尚年少当个人物,对方剑术虽然精奇,但也仅此而已。

他的一生经历过无数的险战、恶战,各种各样的敌人都见识过,也都较量过。

在血盟中,他是受人尊崇的‘紫青双龙’之一,可在龙家,他不过就是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人。

由于不受重视却又实力高强,每逢险战恶战,他都是被推出去的首选人物,这些战斗往往凶险异常,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

他能从这些险象环生的战局中脱身而出,存活至今,除了他唯一可以信任的妻子与丰富的战斗技巧外,最重要的不是他手中削铁如泥的神兵利器,更不是他卓绝如斯的精湛刀法,而是他修炼到极致的‘虚静观’。

天下武学无奇不有,而虚静观正是一门以感知为主的偏门武学,甚至可以说是偏门中的偏门。

武学的本质既通过大、小周天搬运实现形气与象气的交互流转,其核心便是形气的诸多运用法门,有的武学可以将形气附着于器物毙敌,有的武学则是将形气外放隔空伤人,这门‘虚静观’便是将形气外放,形成一座无形的感知场,通过感受其中的形气变化进而感知敌人的数量、方位乃至攻势走向,犹如在周围散开了一团浓雾,无论敌人怎样在雾中行动,只要观察雾气的流动便可以察觉到敌人在雾气中的行动,只不过这一过程不需要眼睛即可将一切了然于胸。

尚年少之所以感觉龙冶脑后仿佛长了眼睛,便是因此缘故。

这门‘虚静观’极为耗费形气,换做常人根本无法用于长时间的鏖战,只能用在关键时刻以解燃眉之急,而他‘青鳞化龙功’的修为已臻极致,配合龙凌的‘赤羽化凰功’双修后所积累的内功极其深厚,远非常人可比。

经过多年的修习后,龙冶还掌握了一套可以降低形气消耗的技巧,比如在展开‘感知场’的时候不必将形气完全外放至周围每个角落,就像密不透风的锅盖一样,只需要将之以‘线’的形式编织成‘网格’,仿佛蛛网一般,便可以在保持感知力的同时极大的降低形气消耗。

正是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让他在十余人的连续猛攻中坚持至今,甚至依旧游刃有余。

尚年少剑法固然精妙,可只要感知到他的形气在‘感知场’中的走势便可以预测到他下一步的出手方向,只要感知到他长剑与自己形气的纠缠,便可以察觉到他长剑下一次的攻击方位。

只要能够将对方的一切行动尽数掌握,想要在激烈的战斗中准确挡住尚年少的每一剑也就不再是什么难事,尚年少以为自己攻击失利是龙冶反应迅捷以至后发先至,其实恰恰相反,他的留星电快剑速度非比寻常,想要依靠反应力去应对是很困难的,就连他自己施展时也往往凭借经年累月的肌肉记忆,而非细致入微的闪念驱使,就连剑势被龙冶挡住这一点也是他七十二剑尽数施展后才意识到的。

原本想露个脸,结果把屁股漏出来了……

尚年少甚至可以猜到周围人心里的嘲弄想法,只不过此刻没人表现出来而已——事实上,虽然他这一番出手没能拿下龙冶,但这一手‘留星电快剑’也确实让周围人叹服。

虽然玩家中聪明才智之士层出不穷,但想要自创一门武功并不容易,需要对于武学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如果仅仅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修修改改后自称创造了一门武功,在自我满足的心理上固然说得过去,只不过在别人眼中无异于止增笑耳。

尚年少显露的这手‘留星电快剑’水平如何,很多习武之人一见便知,纵使他未能取胜,心中倒也不敢真的小觑于他。

孔怀袖和尚年少相识多年,他很清楚尚年少的剑法水平,连他都没办法从龙冶那里占到什么便宜,单凭周围这些人也不会有什么进展……

他目光掠过战场,此刻围攻龙冶的那几人他都认得,那个大斧用的虎虎生风的壮汉是潘奉,字承渊,绰号‘无双上将’,这不是什么狂傲的自吹自擂,而是事实。

他在罗堰星灭亡前曾是罗堰星陆军上将,打过第一次仙江战争,靠军功累积至上将军衔,罗堰星灭亡后他便一直在各地流浪,其实他可以投降璇玑星或者是南斗星,只是他不愿意屈居人下,毕竟一个无兵无权的败军之将在哪里都得不到尊重。

而那个挥舞双剑的男人则是邢稻嵘,原罗堰星少将,虽然只是个负责预备役军队的军官,但也参与过世界大战,就和潘奉一样,两个人战斗力都不差,但和龙冶比还是不够看。

孔怀袖在血盟的时候就对龙冶的身手有所耳闻,只是没想过对方实力居然这么强,这头十几个高手轮番上阵也没能拿下对方,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要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那还叫‘紫青双龙’吗?

其实这两个人也不是非拿下不可,只要困住让他们无法脱身就行了,毕竟筹码究竟是被捆着还是被困着对血盟来说并无区别,只不过这二人实力高强,要是单纯的困住,很容易搞出什么事情,困都困住了,倒不如一鼓作气拿下。

如今看来,也只能到此为止了,就看牛冲霄那里的谈判结果如何了,估计再困住这两个人几个小时也就够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