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阳,建立之初旧称向阳,后在大洪皇朝解体之后被沧澜王室改为现今名称。这座古老边城坐落于沧澜金山两国的天然国界线湘水冲刷出来的一片三角洲地带,地势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是沧澜金山这两个在海上斗得不亦乐乎的对手国家唯一的陆上边贸口岸,同时也是沧澜国内公认与面对帝国方向齐名的重要边防要塞。

在大洪崩解七国争霸那段峥嵘岁月里,湘阳城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兵见证了无数来者倒毙在它的城墙之下,其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刚刚立国的沧澜国还立足未稳,金山国那边却早就大势已成的九百多年前。

彼时雄心万丈的初代金山王率领十七万大军南下意图拿下这座进可攻退可守的雄城,为日后面对沧澜方向的战略奠定一个最好的攻击出发阵地,而初代沧澜王这边则是被迫草草集结了五万陆军和三万水兵防守湘阳,连沧澜这边自己都不怎么看好这场兵力悬殊的防守战役。

然而让东方七国都大跌眼镜的是,这场战斗最终以金山国折损过半、金山王本人都身负重伤不得不签下城下之盟灰溜溜退兵的结果告终,从此一举奠定了“铁打的湘阳”威名。

之所以沧澜能够以弱势兵力击退金山王志在必得的入侵,除了湘阳城本身险要的地势之外还因为沧澜国在水军方面的强大远超过金山方面,以至于在这场长达近六年的围攻战中金山方面屡次试图渡河突袭都未能得手反而在湘水之上折损了大量精锐人马。

这场战役中最为让沧澜人津津乐道的战斗发生在围攻的第五年,沧澜王首先以诈降之计在金山军中埋伏下自己的暗子摸清楚了对方存放水军战船的位置,然后依靠龙王祭司从南海龙王那里求取来的风向变化集中投入大量火攻船夜袭金山水寨,不仅一举歼灭金山国刚刚建立起来的水军还顺手将火势蔓延到了金山国的陆军大营中。

沧澜国发动的这次火攻之计是如此成功,以至于连金山王本人都在逃亡时不慎烧伤不得不折返回金山王都养病,最终于此战后的第三年因伤口的反复感染郁郁而终。

完全可以说沧澜国的立国之战就是在湘阳城下打出来的,每个沧澜人无论文化水平如何对于这座边城都有着盲目的信心和执着,而这座城市也从未辜负过沧澜人的信任,不管之后是金山来犯还是临邱入侵,湘阳城在面对外敌时永远屹立不倒。

可惜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随着帝国东扩给东方七国带来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大洪崩解后内斗成一团的七国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帝国包围网的雏形,沧澜国作为五个前线国家之一也被迫跟金山临邱两个同出一脉的邻国达成和解,没有了军事威胁湘阳城的地位一降再降,尽管威名依旧,却也难掩处境尴尬的事实。

等到南海航线被重新开辟,沧澜举国投入到海贸生意里之后,湘阳城就连作为陆地贸易口岸的地位都遭到了动摇,比起难走的山路和蜿蜒的湘水,那些豪横的沧澜海商们明显更倾向于通过海运进行成本更低的大宗贸易进出口。

最终随着沧澜王室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中彻底被各大商贸世家给架空权力,这座城市的治理权落到了沧澜国内唯一一个还比较重视陆权的大家族顾家手中,直到顾家和洛家快要翻脸之前湘阳城都还是那副半死不活的状态。

这里就不得不夸赞一句那位顾家家主作为陆军将领毒辣的军事眼光,在决心裹挟当代沧澜王另起炉灶的时候他便意识到光靠国内力量孱弱的保王党根本拿不下沧澜南部那些富裕的大城市。六国援军抵达之前唯一能稳定局面的办法便是退守贫困的北方山区借助地利节节抗击,而湘阳城作为自家世代经营的老窝剑州城的东大门,其战略地位甚至比剑州城本身更加重要。

因此哪怕北原事变之后六国抽调回去了许多部队导致各条战线兵力都捉襟见肘,顾家也从未削减过对湘阳城的重点布防,事实证明顾家家主的决策十分正确,当洛陆二人意识到七国联军部署在南部战线上的兵力发生了变动之后,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拿下湘阳城。

和基层的保王党士兵对湘阳城防的迷之自信不同,顾家家主心里很清楚自己这次想要复刻开国君主那场辉煌的大胜恐怕没那么容易。

首先是敌我双方的态势与当年差别很大,尽管在立国之战中沧澜国力量有限积贫积弱,至少那时候湘阳城的后方还是十分稳固的,在沧澜水军的奋力作战下金山入侵军气焰最嚣张的时候都没能彻底掐断湘阳城的补给线,从而让粮草军械和补充兵得以通过湘水源源不断地从本土输送到湘阳城中。

可现在的局面是湘阳东南两面全都在敌军兵锋之下,东边有陆家从广信调来的七万人马隔河相望虎视眈眈,南边有洛家蓄势待发的十万大军随时可以绕过湘水这道天然屏障袭击湘阳脆弱的西南侧翼,就连顾家从剑州城到湘阳城的补给线也在对方兵锋威胁之下。

其次是此战中防守一方的水军力量并不占优势,或者准确点说专心经营陆权的顾家压根就拿不出来一支像样的水军跟海贸世家出身的洛陆两家对垒。曾几何时庇护了湘阳城千年平安的湘水如今却成为让敌军如履平地的捷径,只要在那些内河船只的甲板上架上几门大炮,攻方就可以跟湘阳城头的炮台打上一场有来有回的炮战。

话说到这儿就是时过境迁导致的第三个不利要素了,那边是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热兵器正式登上了战争的大舞台,坚固的城防对于战场的重要性在被不断削弱,火力强大与否则成为了评判一支部队战斗力是否合格的全新标准,这对于向来倚靠天险坚城的湘阳来说绝对不算是令人乐观的改变。

诚然,作为东方七国中最先引进热兵器技术的势力之一,顾家不仅建立起了自己的军火生产体系还因地制宜地研发出了一批技术参数略逊但物美价廉的武器型号,可谁让他们如今面对的对手正得到热兵器技术发源地的约维克支援呢?

经过之前战场上的实战比对,顾家家主悲哀地发现自己手头那些山寨货无论在破坏力、射程还是精确度等等火器最重要的硬指标上都逊色于约维克的原装货,唯一称得上优势的就只有约维克原装武器需要远渡重洋才能送到洛陆两家手上,采购成本和装备数量都略显不足。

顾家家主也知道让自己的军队用血肉之躯去弥补武器质量的差距是他这个指挥官的失职,现状就是如此靠他个人的能力也无法改变,东方七国早就通过知识教派的渠道获得了当今最先进的热兵器蓝图,但知道怎么造和能够造出来终究是两码事。

就拿顾家来说吧,光是铸造炮管的空泡和砂眼问题便已经困扰他们的技术人员很长一段时间了。曾经在帝国解体战争中大发神威的虎蹲炮说白了就是一种因为铸造技术不过关、为了稳定装备的可靠度不得不用硬木代替钢铁的劣化版迫击炮,靠堆砌数量拿来欺负同样技术不过关的帝国人战果还算凑合,面对人家约维克产的正牌迫击炮就只有被压着打的份儿。

“唉,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愿诸神能够一如既往地保佑湘阳和我顾家吧。”站在城墙上眺望着湘水对岸规模愈发庞大的陆家军营,顾家家主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