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开始伊芙出现在桐生身边的时候,桐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和她分开睡,但没多久后桐生就选择了妥协,因为在地上床铺蜷缩着睡觉实在太难受了。
桐生一直很期待看见两位美少女睡在同一张床上的风景,因为她觉得这样的风景十分养眼,但当自己作为身处其中的一人时,桐生就不这么觉得了。
窗外的光依然很暗,但已经转变为暖色调,而且路过的行人比起刚才有所增加,窗外窄小的街道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你想起了什么?”
桐生的睡意此刻已经完全被驱散了,“伊芙的记忆恢复”这件事对于桐生来说非同小可,因为这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让自己恢复成男孩子的线索。
伊芙闭上眼睛,身体边缘溢散出魔力,在狭小的室内卷起旋风,她的睫毛如蝴蝶翅膀一样在风中微微颤抖。溢散的魔力在伊芙手中聚集成形,最后变成一本厚重且老旧的羊皮书——《魔法学基本原理》
书页随着风翻开,原本还是空白的纸张凭空出现了许多字,在这本书的目录上,出现了两个全新的名词:
“魔法之海”(The Sea of Miracle)
“魔术师”(Magician)
桐生捧过书,窗外微弱的光线在《魔法学基本原理》上成影:
“在想起记忆前,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说是什么让你恢复记忆的?”
“伊芙好像……做了一个梦?”
梦境是由大脑根据个体的破碎的认知而虚构出来的短暂记忆,其具有的“短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性造成了梦境难以回忆且难以描述的原因。
在睁开眼睛前,伊芙对于梦境的最后印象是混沌不堪的彩色海洋,她沉没在海洋的最中央,看不清任何的景象,伊芙知道那是魔法之海。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但对于魔法的记忆,还有《魔法学基本原理》上的知识,以及所有关于魔法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它们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伊芙的脑海里,就如从魔法之海中溢出的水滴。
也许是因为受到了伊芙的感应,桐生也体会到了知识涌入大脑的感觉:
一把长剑的轮廓在桐生的脑海中慢慢成形,宽平的剑身,六角菱形的截面,淡金色的纹路蔓上剑柄和剑身。剑上的所有细节都在桐生的脑海里展露无遗,就像手工折纸的拼图。
“这是什么?”
桐生在手中凝聚魔力,长剑的轮廓伴随着赤色的魔力在手中形成虚幻的整体,但是却没有重量,也没有锋芒,就像幽灵一样。
“是我的想象力不足以支撑长剑形成实体吗?”
桐生很快联想起伊芙之前提到过的因素:
“想象力”
但是能达到这种程度细致的刀剑并不是仅仅通过想象力就能还原的,桐生觉得关于这把剑的细节更多的来源其实是自己的记忆,被魔法之海给予的记忆。
空中逸散的魔法因子被桐生竭力压缩成实体,然后顺着光芒将其融入半透明的长剑轮廓当中。
像是磁铁互斥的N极和S极,桐生操控的魔法因子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长剑的一部分,而无法接受更多具象化的魔力长剑,也始终保持半透明半胶质的状态。
这把长剑居然在排斥我?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为什么我被魔法之海给予的记忆里面却拥有这把长剑的相关记忆?
在桐生的记忆里完全没有关于这把长剑的任何信息,记忆不可能来源于虚构,想象力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
如果这把长剑真实存在,那么它的主人是谁?
灵感较强的人类可以感受到从魔法之海中溢出来的魔力,在代理人的引导下,可以成为魔法少女,并领悟魔法之海给予的知识,而“代理人”却是联系魔法少女和魔法之海的唯一途径。
碎片化的信息在桐生的整理下形成完整的句子,各种涌入桐生大脑的巨量信息让她感到头昏脑涨,而这些信息又毫无例外地都指向“魔法之海”。
桐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她的注意力被窗外的晨曦吸引,窗外阳光亮起,晨曦透过窗帘打在桐生房间内的书架上,架子上的书名也在黑暗中呈现。
天亮了,该起床了。
那么先去和雅人一起做早餐吧,这些事情等一下再想好了。
桐生打了个哈欠,然后踩在床铺上,一口气将窗帘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