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来到浓雾弥漫的北门口,路边,零星的听到叫卖声,乞丐的哀告声。
城门口仍然挤了很多人,他发现在城门口聚集的人丛中,有光头赤足的挑夫,有带着斗笠的农民,也有撑着雨伞的市民和商人。有的往城头望了望,低下头走了,有些人,驻足瞧看着,还在交头接耳的议论着。新江似乎发现那雨雾蒙蒙的城楼上,像挂了一些看不清的东西。
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看的稍微清楚了。高高的城楼上,挂着几个木笼子……
新江一惊,向前走了几步,挨近围在城墙边的人群。他听见人丛里有低沉的叹息,有愤慨的不平,这种同情和悲痛回荡在雨夜里……
城墙上,张贴着一张巨幅布告。布告被雨水淋透了,字迹有些模糊,几行姓名,一一被红笔粗暴的勾画过。
突然出现了一阵粗暴的呵斥:“走快点!跟上!”
一对长列穿着破烂军衣的壮丁,像幽灵一样,从雾海里显现了,一个个缩着肩头,双手拢在袖口里,浑身缩缩的发抖,瘦削的脸颊上,颧骨突出,茫然的毫无表情,双双阴暗的眼睛,深陷在绝望的眼眶里……
城门口的宪兵蛮横的搜查着过往的行人,似乎想要在他们身上榨取一丝的油水。
一个宪兵粗暴的扯过了新江手中的包裹,满脸失望的让他滚开。
新江站在城门口北边的坡上,心里久久的不能忘怀那群壮丁的惨状。苦难深重的叙拉古人,怎能在容忍卡尔德的蹂躏?更大的反抗怒潮,一定会在根本上动摇共和国的统治基础,迎接未来的光明……
忽然“乒!乒”两声枪响,城门口处往来的人们,都惊愕的寻声张望。
“壮丁逃跑了!”有人大声喊道。
“乒乒!”又响了几枪。
……
在山间的路上,挑着扁担、推着小车、拎着大包小包的人们行走在狭窄的林间小路上。
几名大学生手上握着报纸在那边讨论着什么。
“什么……匪军叛乱武装南岸山脉纵队全军覆没!匪首等悬首示众……社会舆论的标题都祝南岸山脉大捷……还有,卡尔德新闻处处长发表谈话……整整一版全是这玩意儿!”
一位大学生把报纸往地上一丢说道:“这一下他们有的吹嘘的了,怎么陈胜追击啦!安定局势咧,勿受匪军利用啊!反正总是那么一套!”
“信他那一套?中央社的消息,拿来擦屁股都嫌太脏!”
“听了吗,听说恩纳省省会昨日失守了,现在拉古萨那边打的很紧呢。锡拉库扎的八个驻防团都调过去了。”
……
雨又下大了,路渐渐变得滑溜难走,满地泥泞。新江将药材放在胸口和同行的旅人赶忙向镇上跑去。
新家镇,盖伦格城北部的一座林中小镇。
新江瞥见镇口边的一家小小的饭店,于是赶忙跑过去避雨。
柜台处坐着一位长胡子老人,见新江向这边跑过来便道。
“新江,这还没到年关呢?怎么就回来了?”
“提前回来了……”
“这外面乱啊……”
“嗯……”
“噢……新江,今天的《中央日报》看了吗?”
“路上听过了……”
“没什么好看的吧……”
新江没有说话,只摇了摇头。
……
盖伦格城内,黑沉沉的大楼,耸立在布满密云的夜空里,厚实的窗帘,紧紧遮住灯光,就像一匹狰狞巨大的野兽,蹲伏在黑暗处,随时可以猛扑出来伤人。
间时,一两部卡车冲出黑暗,车灯短暂的照亮一下门牌,又消失在铁门里。
嗒嗒嗒的声音,在大楼里响着,有着隔音设备的屋子里,电报员日夜不停地敲击着电键,把密码、情报发向天空,发向那遥远的秘密电台……
密码,呼号,日夜从这里发出,指挥着南部地区这一片辽阔区域的军政活动。
如果是在白天,从远处就可以看出,这里。堂皇的铁门上,横署着几个大字——卡尔德驻盖伦格领事馆。
它的公开称呼也是如此,但实际上却是叙拉古南方地区军政的主要领导机关。
台灯光倾注在办公桌上,一个身材粗大的中年人毫无表情地坐在转椅上。握着笔的手正在公文上挥动。他,就是掌握着南方一切行动大权的核心人物,黄呢军便服领口上,嵌着的颗金色五角星,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他这间办公室里,铺着彩色的地毯,沙发、茶几、玻晶烟具和墙角的盆景,装饰十分豪华。高大的黑漆办公桌,摆在房间正中,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
他正在处理一沓沓的公文,思考着,批示着。这些公文,顷刻之间,都将变成命令、电波、行动,变成淋漓的鲜血。
这个拥有豪华办公室的人,在人血坑里已经干了许多年月,在政府当中,是一个重要角色,没有他,楼下的行动将无事可做,用刑的刽子手也将找不到对象,甚至太空里会因为没有他而减少大量的电波。他的官衔很多,简单说来,就是,卡尔德联帮驻叙拉古共和国政府顾问之一,这座楼房的主宰,陆军少将陈德龙。仅仅因为自己的老板唐晨是戴着少将领章死的,顾问团人员不能超越唐晨的军衔,否则他完全可能不止于少将了。
汽车在响,大概就是那批他在几个钟头以前下令捕捉的人到了……
陈德龙又听了一阵,四处都传来一片嘈杂忙乱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他的意志的反映,一切都按照他的意志在进行。他又点燃一支烟,随手从公文里翻出一份文件,这是一份重要的会议记录摘要。他把这文件往已经处理过的文件堆里放去,但临时又改变了念头,把文件拿回来带着胜利者的心情,仔细翻阅了一下。
“为统一调集力量,迅速破获不断组织罢工、破坏军工生产、阻滞兵源粮源、煽动民变、威胁南方安全之匪军领导机关,叙拉古共和国最高军事委员会特设立侦防处。由陈德龙兼任处长,指挥所有军、警、宪、特工人员严加缉捕。”
“清查左倾书刊,侦查监视文化界、新闻界“左”倾人士。打入民主党派,运用内部线索,设法接近地下组织。”
“配合清剿部队在南岸山区严密搜捕。 加强各工矿稽查工作,特别注意兵工系统……”
“年关征兵将至,望各部……”
……
“征兵!征兵!哪来那么多兵征的!”
这一看,反倒是把陈德龙的心情给弄坏了。
但转念又拿起笔来,在一张纸上写下公文。
深夜里又一封电报从黑沉沉的大楼里发散出去,南方各地的宪兵局内闪烁着灯光和脚步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