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时间,足以让一个人彻底适应新的身份和生活。

林晓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

她早已习惯了镜子里那张清秀可爱的脸,习惯了女生的校服和生活方式,甚至能和苏晓一起讨论哪款洗发水香味更持久,偶尔也会对着橱窗里漂亮的裙子多看两眼。

当然,内心深处属于林霄的那部分记忆和思维模式依然存在,只是被很好地掩藏了起来,化作了偶尔犀利的吐槽和比同龄人更沉稳一点的视角。

她不再会因为身体的差异而大惊小怪,但某些小细节还是会暴露她的“不同”,比如她投掷东西的姿势总带着点男生的力道,或者对某些机械、运动类话题的理解远超一般女生。

这六年里,青梅竹马苏晓始终是她生活中最紧密的存在。

两人上了同一所初中,现在又考入了同一所重点高中,同班同桌。

苏晓长得越发漂亮,是班上乃至年级里都颇受欢迎的女生,但她似乎对别的男生都保持着礼貌的距离,她的笑容和最温柔的一面,似乎只对林晓完全展露。

她们的日常规律而平静。

每天早上,苏晓会准时出现在林晓家楼下,递上温热的豆浆或牛奶,课间,她们会凑在一起分享零食,或者去走廊尽头的窗边透气,午休时,常常是苏晓拉着林晓去占学校里那棵树下的长椅,放学后,两人会一起回家,有时会绕路去书店逛逛,或者买一支冰淇淋边走边吃。

苏晓对林晓的照顾无微不至,几乎成了习惯。

她会自然地帮林晓整理歪掉的领结,会在林晓忘记带伞时把自己的伞大半倾覆过去,会在林晓体育课跑完步累得不想动时,帮她去买水。

这种好,好到让林晓偶尔会觉得有些……过于紧密。

比如,如果有别的女生和林晓走得稍近,多说几句话,苏晓虽然不会说什么,但接下来一段时间对林晓会格外“黏人”。

又比如,如果有男生试图给林晓递情书或搭话,苏晓总会适时地出现,用看似温和实则疏离的态度帮林晓挡开。

林晓心里对神明吐槽过无数次这种“甜蜜的负担”,但也早已习惯了苏晓的存在。

她将苏晓视为在这个陌生世界里最重要、最值得信任的伙伴,尽管内心深处偶尔会闪过疑虑苏晓看她时,

那眼底深处而过的究竟是什么?

升入高中已经一段时间,平静的校园生活像缓缓流淌的溪水。

直到某一天,一些零碎的传闻开始像水面的涟漪一样,悄悄扩散开来。

“喂,你听说了吗?A班的那个转学生……”

“哪个?很漂亮的那个?”

“对,就是那个,叫什么……白雨凝?长得是挺好看,但是感觉好怪。”

“怎么怪了?”

“不知道,就是感觉阴沉沉的,从来不跟人说话。有人跟她打招呼,她只是看着你,那眼神……好像能把你看穿一样,怪不舒服的。”

“我听他们班的人说,她好像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似的……有一次有人背后议论她,她突然回头看了那个人一眼,眼神冷得吓人,把那个人当场吓住了。”

“真的假的?读心术?太扯了吧……”

“谁知道呢,反正大家都觉得她不好接近,也没人敢惹她。”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起初只是作为校园怪谈传入林晓耳中。

她并没有太在意,高中生之间总喜欢传些神神秘秘的东西。

她只是偶尔在走廊或食堂,远远地看到一个孤零零的身影。

那女孩确实非常漂亮,黑长直发,皮肤白皙,五官精致得像个瓷娃娃,但周身散发着一种生人勿近的冰冷气场,总是独自一人,仿佛与周围喧闹的世界隔着一层无形的墙壁。

林晓看着她,内心属于成年人的部分会产生些好奇和观察,被孤立的天才?还是有什么隐情?但属于十六岁少女林晓的部分,则更多是觉得对方可能只是性格孤僻,不太合群。

她并没有将那些“读心”的传闻当真,只觉得是以讹传讹。

直到有一次,林晓抱着一摞作业本从老师办公室回教室,在楼梯拐角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

作业本散落一地。

“对不起对不起!”林晓连忙道歉,抬头一看,愣了下。撞到的人,正是那个传闻中的转学生,白雨凝。

白雨凝似乎也微微动了下眉,但没说话,只是弯腰默默帮林晓捡起散落的作业本。

她的动作很轻,手指纤细白皙。

“谢谢……”林晓接过本子,下意识地道谢。

白雨凝抬起眼,看了林晓一眼。

那双眼睛很黑,很沉,像两潭深不见底的湖水。

就在那一瞬间,林晓莫名有种奇怪的感觉,仿佛自己内心一闪而过的念头“她真的像传闻那么可怕吗?看起来只是不太爱说话。”

被对方清晰地“听”到了。

白雨凝的嘴角似乎动了一下,像是极淡的嘲讽,又像是别的什么情绪。

她没有回应林晓的道谢,只是收回目光,转身安静地离开了。

林晓站在原地,看着那个孤独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心里第一次对“读心”这个传闻,产生了一丝真实的动摇。

那感觉转瞬即逝,却像一颗投入湖心的小石子,漾开了细微的波纹。

她摇摇头,把这怪异的感觉归咎于自己想多了。

毕竟,哪有什么超能力。

她抱着作业本往教室走,心里盘算着放学后和苏晓约好要去买的新出的文具。

回收“青春侯补症”能力的任务,似乎还遥遥无期,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点微不足道的背景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