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份呗,兄弟!”

这声音太熟悉了。在我们这所学校里,几乎没人不认识李显——他就是个“社交恐怖分子”,走到哪儿都能和人称兄道弟。据不完全统计,全校至少一半人都是他的“熟人”。

“哟,这不我大儿子吗?怎么落魄到摆摊了?”几个路过的男生立刻围了上来,掏出手机就对着李显一阵拍,“兄弟们快拍啊,见证历史时刻!”

李显连忙用手挡脸:“唉唉唉别拍了,要不要来一份?正经生意!”

“得了吧,就你那手艺?”有人笑着打趣,“上次你在宿舍煮泡面都能煮糊,我们可都记得。”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李显突然挺直腰板,语气里带着自豪,“这可是我陆爹的手艺!陆望舒,听说过没?”

“陆望舒?那个常年拿奖学金的学霸?”众人面面相觑,“怪不得最近看他课都不怎么上了,原来是在搞创业啊。”

“哥几个都是兄弟,”李显趁机宣传起来,“这盒饭绝对实惠,6块钱一份,三个菜!”

这个价格让所有人都愣住了。相比于学校食堂7块钱只能打一荤一素的套餐,这个价格简直良心到不可思议。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自己的兄弟——陆望舒那个认真到近乎固执的人,绝不可能用预制菜糊弄人。

众人纷纷扫码付款,迫不及待地打开餐盒。热气裹挟着饭菜香扑面而来,色泽鲜亮的菜肴整齐排列:红烧肉油润透亮,清炒时蔬翠绿欲滴,番茄炒蛋金黄诱人。尝一口,味道确实不错,是那种家常的、让人安心的好味道。

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李显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这一刻,简陋的摊位前仿佛不只是买卖,更像是朋友间的一场小型聚会。在这个初出茅庐的创业故事里,真诚成了最珍贵的调味料,而信任,则是最坚实的基石。

“既然饭都吃了,可否拜托各位义子帮忙宣传宣传?”李显笑嘻嘻地拱手作揖。

“唉放心,爹爹们办事你向来放一百个心!”刚吃完盒饭的男生们抹了抹嘴,当场掏出手机。有人熟练地打开学校贴吧,编辑了一条图文并茂的推荐帖;还有人直接把消息发到了班级群。

“没钱的兄弟姐妹们看过来!6块三个菜,好吃到爆!”配文下面,是刚拍的盒饭特写——饱满的米饭上铺着色泽诱人的菜肴,隔着屏幕都能勾起食欲。

这则消息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涟漪迅速在校园里扩散。起初只是零星几个人好奇地来到后门张望,渐渐地,闻讯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狭窄的后门很快被围得水泄不通,有些心急的男生甚至直接翻过矮墙,就为了早点买到这份传说中的平价盒饭。

“来来来,别急别急!”李显一边收钱一边维持秩序,声音在喧闹中有些沙哑。

不知不觉,带来的几十份盒饭已经所剩无几。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第一次试水竟能这么快就被一抢而空。看着依然不断涌来的人群,他急忙对后面喊道:

“马上马上,我去进点货!”

李显穿过街道,快步走向对面的小店,迫不及待地想汇报中午的“战绩”。

“儿子。”他推门就喊。

正在柜台前核对账本的张知夏头也没抬:“叫你爹干嘛?”他瞥了眼手机,距离出摊才过去不到两小时,“你该不会嫌天热就跑回来了吧?”

“怎么会?我像是会偷懒的人吗?”李显咧嘴一笑,手指向墙角堆放的泡沫箱,“我是来进货的。”

张知夏这才抬起头,难掩惊讶:“三百份,这么快就卖完了?”

“还不是托你人缘好的福。”李显擦了把汗,“学校里一半人都来了。当然,六块钱三菜一汤的实惠价格也是关键。至于这盒饭用没用心,尝过的人自然都懂。”

“马上安排!”张知夏转身冲进后厨。

此时的陆望舒刚得空休息。从凌晨忙到正午,他终于能靠在灶台边喝口水。

“阿树,再准备八百份盒饭...”

“什么?”陆望舒差点被水呛到,脸上写满震惊,“这么快又卖完了?”听到八百这个数字,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别紧张,这是为晚上备的货。”张知夏连忙解释。

“呵呵,那你想得还挺周到。”陆望舒轻叹一声,语气里带着疲惫,却也藏着几分欣慰。她重新系好围裙,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水流哗哗作响。在这个弥漫着饭菜香的小厨房里,又继续开始了他的运作。

李显站在厨房门口,蒸汽氤氲中,他能看见陆望舒额角的汗珠和略显疲惫的身影。案板上堆成小山的食材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减,锅铲与铁锅碰撞的声音几乎没有停歇。

“要不…让嫂子休息下?换你来?”李显试探着问。

张知夏下意识摸了摸右手:“我最近手受伤了,不方便下厨。”这个借口他说得面不改色——毕竟在所有人认知里,他才是那个厨艺精湛的“陆望舒”。没人知道真正的掌勺者此刻正在后厨挥汗如雨。

“那中午先停业吧,晚上再说。”张知夏迅速转移话题。

李显看了眼厨房里那个忙碌的背影,理解的点点头。他深知这份生意的不易,特别是那位“主厨”拿的分成远比他们少,却承担着最繁重的工作。

“行,我先回学校。晚上备好货随时叫我。”

回到教室的李显难掩兴奋,趁着下午课间大肆宣传:“晚上继续营业,份量加倍!”

好友凑过来低声提醒:“显儿,这么张扬不怕被校长盯上?”

“怕什么?”李显不以为然地耸肩,“那个迂腐的老头现在自身难保。”他压低声音,“听说学校的投资方撤资了,校长正到处找门路呢。张氏集团——可是他的重点目标。”

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校长或许早就知道他们的身份,但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比起制止几个学生“不务正业”,如何让学校明年有学习资源才是更紧迫的事。

“与其担心我们,”李显望向窗外校长室的方向,“不如说那老头该想想,该怎么讨好人才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