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味觉启示录·净本】

——“香囊不是遗物,是遗味”

【卷零】宫女小梁的气味谱系1856

天京,火药局后巷,桂树早谢。

小梁把硝磺叫“火屁股”,把桂花头油叫“月娘娘”。

替洪氏娘娘梳一次头,掉发七根,根根裹着“火屁股”与“月娘娘”。

她把它们藏进一只藕荷色香囊,针脚绣成“梁”——

梁,既是屋梁,也是断梁;

她不知道,自己缝的是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子的房契。

香囊收口那夜,火药局失火,烧出半空赤霞。

小梁抬头,闻到命运的第一层味道:

“月娘娘”被“火屁股”吻了一下,怀孕,

胎名“以后”。

【卷一】曾国藩的冷汗1864·夏

湘军破城,金龙殿门闩炸成两截。

曾国藩先闻到“月娘娘”,才看见洪秀全——

尸身缩成三尺,像一截被岁月啃过的藕;

三十六位娘娘环成三匝,最外缘那位松开香囊,

香囊滚到马靴边,像一枚被注销的铜钱。

曾帅弯腰,拾起“梁”,也拾起自己三十年未还的乡愁:

湖南老家,母亲站在桂树下喊他“涤生”,

声音被花香泡得发软。

他把香囊塞进袖口,像塞进一个无人聆听的“不”字。

火堆旁,他倒出桂花,空囊入火,

爆出一粒极细的火星——

历史偷偷叹的一口气。

【卷二】三把龙椅与三碗蘸料1865·春

旧织造府,圆桌,三把椅子,三副胃。

左宗棠端孜然羊骨,

李鸿章举香槟酵母,

曾国藩掰开臭豆腐——

各自把江山当火锅,先下底料,再谈分食。

羊骨敲桌,孜然如雨,左帅画疆:“长江以南,归我,米管饱。”

香槟杯底画圈,李帅眯眼:“沿海关税,归我,钱管流。”

臭豆腐被掰成三块,曾帅把最臭的那块留给自己:

“穷归穷,祖坟在,辣椒地也在。”

香囊在曾帅袖里,被臭豆腐汁腌得发黑,

“月娘娘”早死,只剩一缕古怪的酸。

酸,是乡愁发酵的副产品,

也是帝国晚期最诚实的防腐剂。

【卷三】慈禧的脱发与假发的独白1865·秋

北京,慈宁宫,冰镇西瓜。

一颗瓜籽呛进气管,假发飞起,

露出一个被权力磨得发亮的头颅。

“曾国藩反了?让左、李剁他!”

两封折子同时抵达,奏表如孪生:

“臣也反。”

西瓜摔成八瓣,汁水在奏折上开成一朵天花。

慈禧连夜打包金马桶、夜明珠、乾隆鼻烟壶,

却忘了打包自己的头皮味。

僧格林沁撕碎“机票”,把最后一粒铁砂留给眉心。

倒下那刻,他怀里蹦出第二只香囊——

小梁做的孪生品,被血网接住,

像一枚被历史退回的邮票。

慈禧登船“肯德基号”,假发落水,

浮于黄海,像死去的乌鸦。

她忽然闻到自己头皮的油脂:

西瓜甜、血咸、硝磺苦——

亡国,原来是五味杂陈的秃顶。

【卷四】三国鼎立,或三锅同槽1865—1911

大湘、大楚、大淮,

先后称帝,年号“辣辣”“羊羊”“桥桥”。

老百姓不管,只管端碗。

饭没端稳,芝麻酱炸弹来了——

剪辫子、穿西装、口袋插《民约论》。

炸弹外壳掺桂花头油,

一爆,满城“月娘娘”的尾调。

制弹人小梁启,宫女小梁的侄孙,

他把姑妈的气味配方改成火药比例,

让每一次爆炸,

都像给帝国补一次发蜡。

1911·10·10,武昌一声枪响,

三片龙旗落地,像三片煮烂的白菜。

白菜入肚,共和打嗝,

打嗝里仍有“月娘娘”的暗香。

【卷五】列强的刀叉与筷子的反击1912—2024

蒙古独立,活佛登基,国徽是一挺英国机枪;

阿古柏跳进新疆,建国,国旗是半盘抓饭;

沙俄与日本把东北切成锅包肉与生鱼片;

英国最雅,用红茶在西藏描唇线。

三国共和政府集体装孙子:

“先发展经济,早晚收回来。”

这一“早晚”,就是一百一十二年。

【卷六】牛油辣度9.92025·夏

武汉,光谷,地下实验室。

麻辣火锅,姓麻,名辣火锅,

出生那天,父母在涮毛肚,

所以他的人生第一口空气是花椒麻。

三十岁,他研发出“牛油辣度9.9”——

空气传播,三天发热,七天咳血,十天见阎王。

疫苗是口服液,无色无味,

兑进自来水,谁都喝不出。

实验结束,他举起试管,

病毒红得发暗,像1864年南京那摊血。

灯光穿过病毒,

映出他瞳孔里两个极小的人影:

一个是小梁,一个是僧格林沁。

他们没说话,只是同时张嘴,

像要尝一口未来的牛油。

【卷七】全球熄火2035·8·8

凌晨4:44,火锅把病毒倒进长沙解放路通风井。

一阵风,三天跑遍全球。

纽约时代广场,人成片倒,自由女神火炬挂满口罩;

巴黎铁塔,情侣接吻接成尸体;

东京银座,奥特曼刚打完怪兽,回头一看,观众席空了。

十天后,世界安静得能听见疫苗的甜味。

只有大楚共和国的人活着,

他们打喷嚏,擤鼻涕,然后继续热干面。

【卷八】跳江之前2035·8·18

火锅站在武汉长江大桥,

风把芝麻酱味吹上来,混着骨灰的涩。

他想起自己从没吃过一顿真正的火锅——

小时候穷,底料只够涮三块午餐肉;

长大后忙,泡面里倒点底料就算过年。

他给总统发最后一条语音:

“疫苗配方发你邮箱了,

全球剩下的猫狗也打一针,别再折腾它们。”

发完,他把手机扔进江,

屏幕亮了一下,壁纸是那只香囊——

桂花早褪成土黄,针脚仍绣着“梁”。

火锅翻过栏杆,

最后一秒,他深深吸气:

长江混着芝麻酱、牛油、骨灰、桂花头油,

像一口煮了150年的老汤,终于滚了。

噗通,水花溅起,像一双筷子

在空中并了一下,又分开。

【卷九】尾声·筷子并起2036·春

华夏联邦成立,国旗红白配色,像一锅沸腾的汤。

七亿人重建世界:

埃及修金字塔火锅楼;

巴黎塞纳河架九宫格大桥;

月球背面建牛油基地,准备把火锅文化输出宇宙。

武汉江滩,只剩一双筷子,

斜插在沙里,被浪冲得晃来晃去。

一只女孩的手把它拔起——

她是小梁宫女的第七代孙女,

掌心有桂花香。

她把筷子并齐,对着江面轻声说:

“姑妈,香囊我找到了。

以后咱们不煮人,只煮菜。”

风掠过,芝麻酱味飘过来,

像一句迟到的道歉,

又像一声轻轻的呼噜——

老汤终于关火,

世界剩下半锅红,半锅清。

【附录】气味年表(供考古学家嗅闻)

1856硝磺+桂花头油=“月娘娘”失贞

1864冷汗+臭豆腐汁=“不”字入火

1865羊骨+香槟+孜然=三锅分晋

1911芝麻酱+桂花=共和的辫子

2025牛油+病毒=辣度9.9

2036筷子+桂花香=文明关火

——净本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