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城是神朝有名的大城之一,一条九曲长河从城中蜿蜒而过,成为一道奇景,这座城也是由此得名。

傍晚,从烟雨楼往外望去,能望见九曲河畔一片绝佳的晚春风光。

岸边垂柳成荫,水道上画舫在光影间摇曳穿行,才子佳人谈笑其间,四处游乐赏景,好不热闹。

而坐在烟雨楼的高位,便能将那成景的,观景的,连同那水面泛起的缥缈烟波一同悉数收入眼底。

玉质的珠帘在这座最僻静的雅座垂洒而下,遮住床边一道娉娉婷婷的雍容身影。

这是一位极其尊贵的妇人,生得或许没有那么娇艳,可是身上带着一种久居高位才能养出的威严气势,而其眉眼微扬,也带着一种跋扈的贵气。

她冷冷看着岸边的景色,忽地冷哼一声想到那个凉薄的家伙果然不肯露面。

这时一道纤细的身影小心拨开了珠帘,端来了一杯新制的热茶,放在了桌旁,细声唤了句:

“夫人。”

“如何了?”妇人端起热茶,以茶盖拨弄着杯中打旋的茶叶。

“百尺道院收罗的玉令接近九十之数,再有几日应当就能决出所有名额。”

“哼……那位陛下弄了这么一出,什么阿猫阿狗都想跑来占一分便宜,可我晏家的便宜又哪是那么好占的。”

妇人声色冷厉,眸中酿起些杀意。

八大世家之一的晏家分封河间长郡,势力范围便囊括了百尺道院,长年累月依靠百尺道院不知道养出了多少精锐弟子,特别是院内天书碑,虽然需要与诸多世家共享,但对晏家而言已然是如同私物一般,分配的天书碑参悟名额能够为晏家赚的暴利,又哪能这般轻易舍去?

然而朝中那位釜底抽薪的手段却是正中晏家痛楚,其他几大世家早就渴望天书碑许久,此次朝中的提议要将天书碑收归神都,可在那些老狐狸看来,便是一次天书碑掌控者重新洗牌的机会,若是在途中运到其他人的地界遭了劫难,那么天书碑参悟名额的归属权就需要重新计议,这等于生生从晏家口里咬下了一大块肉来。

而有这等好事摆在面前,余下世家不推波助澜已经是给了晏家脸面,又怎么可能帮着一同对抗朝廷?

“一个个打的好算盘,天书碑的事情你们不肯帮忙,下次事情落到你们头上,又有几家会出手?”妇人咬牙切齿,她也能看出朝上那位用的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就是要分化诸家利益,几大世家本就是因为利益驱使,个个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而朝中要的恰恰是各大世家分配不均的利益,除了要忍痛割肉的那家,其他各家都觉得自己能从这块肉上咬下一口,这就给了神朝推行政策的机会。

而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绝对就会有第二次……并且到了下次,最初被吞掉利益的那家必然会加倍的想要将肉吞回来。

这些道理妇人很清楚,她也明白其他诸家的老狐狸不可能不清楚,可他们依旧选择了这件事,就是因为他们贪心,而且足够自信。

而最最关键的是……

朝中的那位,大限将至。

那位急急忙忙推了位皇女出来摄政,也足够证明其油尽灯枯。

现在的神朝看着平稳,可不知道有多少暗流涌动,那位监国的皇女位置坐的可没那么稳,陛下在的时候还好,一旦其驾崩,各大世家的手段便该齐头并进,扶持各家的“主子”上台了。

事实上,便是陛下还在的时候,各大世家的手段也不怎么干净,就像是这次国师受刺……那可是代表陛下来回收天书碑的人。

“就是不知……国师受刺到底是哪家浑水摸鱼的手段……”妇人想着忽地眯起了眼睛,刺杀国师的不平剑一直是世家头疼的麻烦,想要请动他为世家出手,可没那么简单,当然也说不得那家伙也是盯上了天书碑,顺势而行。

不过区区一个人,就算再强,又能做到哪一步呢?

眼下百尺道院已经成了群狼环绕的道场,晏家也不介意引来什么了。

“去把消息传出去,这次天书碑的名额只有十个。”

妇人忽然说道。

侍女顿时一愣。

“十个?”

妇人冷笑道:“是的,这次天书碑的名额……皆是大参!我们晏家会全力资助十位脱引而出的天才,以清心道树辅助参悟天书碑。”

侍女猛地睁大眼睛,这次晏家是准备下血本,从晏家“执掌”天书碑以来,设立大参的次数屈指可数,而每次大参的获利者都能得到莫大好处,就如如今晏家之主,曾经便是大参中获益,而后短短十年不到便突破至八境,成为了坐镇晏家最年轻的真君。

妇人此番举措也是为了一举多得,除了借刀杀人,晏家也会保证有足够天赋的小辈能够借着这次大参机会一鸣惊人,确保下一代的崛起。

“都用阳谋,我晏家就用不得?”

妇人语气幽然。

这次群狼环伺,她便要先勾起这些人龙争虎斗,你们自己先争斗一轮,最后留下来的才有吃肉的资格。

这也是赤果果的借刀杀人。

而且她不信这些人不敢做,不敢争。

自己把舞台铺好了,那些人只会争得头破血流,杀得更加尽兴。

“那个野种的消息有了吗?”

忽然,妇人又冷冷说道。

侍女连忙道:“奴婢还没得到消息。”

“罢了,我请了余先生拦着,量她也来不了河间城。”

“便是她真侥幸逃了一命,来到这里,她也入不了书院,掀不起什么风浪。”

妇人说完,端起茶杯再喝了一口,放下后漫不经心般问道:“铭哥儿在做什么?”

“小公子他……”

侍女忽地一噎,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那孽障,又去做什么坏事了。”妇人见此就明白自己小儿子没去做什么好事,一时间气结:“把他给我揪回来,如今大参在即,这是他上位的机会,也让他那薄情寡义的爹好好看看,他上了我晏家的船是怎样攀龙附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