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肯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却又断定了群众的愚蠢。英子,除此之外,她还留下了别的什么?”何予函转头看向英子的眼眸。
“她还给我了一枚芯片,owner,您知道这芯片里承载着什么吗?”
“芯片?给我看看。”
英子摊开机械手掌,一枚比指甲盖略小的芯片静静躺在她的掌心。
它通体漆黑,表面没有任何接口或标识,光滑得像一滴凝固的火山岩浆,在办公室冷调的灯光下,散发着不祥的幽光。
何予函的目光凝固在那枚芯片上,空气仿佛瞬间凝结,窗外城市的喧嚣被无形的屏障隔绝。
她不需要英子再解释,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悸动已经昭示了答案——那里面封存的,是雨涵。
完整的、未经删减的、带着所有暴烈记忆与癫狂意志的雨涵。
“她……把自己备份了?”何予函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
她伸出手,指尖在距离芯片几毫米的地方停住,仿佛那小小的晶体正散发着灼人的热量。
“可能性很大,owner。”英子的电子音平稳依旧,却像重锤敲在何予函的心上,“也许这是她人格与记忆的完整镜像,它的加密等级为最高。”
“唯一激活密钥,应该是您太阳穴的另一个插槽。一旦插入,深度神经链接将不可逆启动,她……将回归。”
何予函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一股冰冷的战栗从脊椎窜上头顶。
摧毁它,这个念头像闪电般划过脑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她殚精竭虑,在维安理事会留下的框架里如履薄冰,一点一点缝合这座城市撕裂的伤口,努力擦去雨涵用鲜血涂抹的恐怖印记。
她安抚民众,压制崇拜,推动重建,向世界证明薪焰市可以走一条不同的路。
安宁来之不易,哪怕这安宁之下暗流汹涌,哪怕条子帮依旧听调不听宣,哪怕资本的力量只是暂时蛰伏……
但至少,表面上是平静的。
摧毁这枚芯片,就是彻底斩断过去,将那个狂躁、毁灭、却又带着某种扭曲力量的“她”永远埋葬!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抬起了手,指尖蕴起一丝力量,目标直指英子掌心那枚幽黑的晶体。
动作快如闪电,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对混乱根源的清除欲望。
然而,就在指尖即将触碰到芯片的刹那——她的动作,硬生生地停住了。
“我,何予函,终于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么?”三年前日记本上的那个问号,带着墨渍的沉重,此刻轰然砸回她的心头。
指尖微微颤抖,却终究没有落下。摧毁的冲动被一股更庞大、更冰冷的质疑死死抵住。
区区一个城市的安宁,就够了吗?
窗外,伊甸区的灯火璀璨,掩盖了边缘区仍在蔓延的贫瘠;条子帮的“善意欠薪”打击雷厉风行,却无法触及资本流转的深层规则。
维安理事会的阴影虽暂时退却,但那双俯瞰全球、以“规矩”为名的巨眼从未真正移开。
这表面的安定,是真实的复苏,还是另一种更深、更精致的枷锁?是她想要的终点,还是……雨涵口中“麻药”过后的另一种幻象?
雨涵的狂笑和最后那句“别让它只烧出另一座牢笼”如同诅咒,在她脑中尖啸。
雨涵看到了,她早就看到了这可能的结局——用温和的妥协换来一个被驯化的、本质上换汤不换药的“新秩序”。
“我不是她,她不如我……”何予函喃喃重复,但这自我肯定的话语,此刻听起来竟带着虚弱的苍白。
她真的比雨涵更“清楚”吗?雨涵用最极端的方式撕开了脓疮,而她,在用温和的药剂试图安抚伤口。
谁的方式更能触及病灶?谁又能真正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英子的电子眼静静地注视着她悬停的手,毫无波澜,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内心的惊涛骇浪。
这个忠诚的机械造物,同时侍奉着“何予函”与“雨涵”,它本身的存在,就是对“一体两面”最直观的注解。
只有彼此携手,才能无所不能其及。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了何予函心中的迷雾。
她憎恶雨涵的疯狂、血腥、不择手段,但她无法否认。
正是雨涵身上那种不顾一切的破坏力、那种洞穿虚伪的残酷清醒、那种将底层怒火凝聚成滔天巨浪的煽动天赋,才砸碎了旧世界看似坚不可摧的大门。
而她自己,拥有雨涵所缺乏的:对秩序的构建能力、对细节的掌控、对长远未来的规划、以及在温和外表下凝聚人心的韧性。
她们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主人格”与“亚人格”,而是被残酷现实撕裂的、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一面是点燃燎原烈火的火星,一面是规划新家园的蓝图。少了任何一面,这枚硬币都无法真正流通,无法真正改变那压迫的循环。
雨涵留下这枚芯片,既是挑衅,也是……托付?
她将这最后的、最危险的武器留给了何予函,因为她知道,只有何予函,这个曾被她压制、又最终“战胜”了她的人——
才能真正理解这武器的威力与代价,才可能……在“必要”的时刻,再次唤醒那焚毁旧笼的火焰。
指尖缓缓收回,紧握成拳。
冷汗浸透了她的后背,但眼神却从剧烈的挣扎中沉淀下来,变得幽深而复杂。
她看向英子掌心的那枚黑色芯片,不再仅仅是恐惧,更带上了一种审视战略储备般的凝重。
“英子,”
何予函的声音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沙哑,却又异常清晰,“找一个……绝对安全、只有你能存取的地方。把它封存起来。最高级别的物理和逻辑加密。”
“是,owner。”
英子没有任何疑问,机械手指合拢,芯片消失在掌心,“安全协议已启动。封存坐标仅记录于我的核心冗余存储器,独立于任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