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银杏落叶,直到2525年的今天也是如此。可明明是一生中最闪耀的季节,为何却要急着凋落呢?
林夕面色凝重,左右手握住一只纤弱的手,轻轻捏动试图给病床上的人传递知觉。
然而妹妹林芊似乎毫无知觉,就这么躺着睡脸安详,仿佛时间在她床前故意停滞,想要留住她粉雕玉琢的可爱容颜。
【迷梦症】
三天前的此时,就在病床前,主治医生向林夕及父母三人介绍病情时讲道。
“迷梦症,属于梦境技术的衍生病,医学界代号D2,这意味着患者进入了无自觉无意识的昏睡。说到这里我得提一句,在梦境技术的所有衍生病里,D2迷梦症是相对最好的一种,虽然现在医学没研究透彻病理只能做被动治疗,但是D2康复率还是很高的。”
主治医生展露出些许自信的神情,但似乎并不能缓解林夕的不安。
“那成功率呢?成功率有多少?”
“60%,我们医院的D2型能达到60%的苏醒率,这是其他医院不可比拟的成功率,所以各位家属请放心交给我们....”
60%很高吗?
现在的我依然不知道,我只知道今天早上过来接妈妈的班时,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妹妹林芊如人偶一般精致却安静,一种无法摆脱的空洞感袭入心头:那位在自己迄今为止的人生里一同吵闹、哭泣、欢笑、交心,随时能吵起来但每次都能无比顺利和好的人生伴侣现在突然下了线,只留下我孤独的一个。
但更可恶的是,让妹妹变成这样还是我的错。
一个月前妹妹高一开学时,妈千叮咛万嘱咐:住一起就要好好照顾妹妹,可我不以为然,在妹妹出事那晚还在和她吵架。
我本以为是和以前一样第二天就能和好的程度,但可能是有段时间没一起生活的缘故,妹妹的叛逆期我后知后觉,生气上头时说话也没有分寸。
结果是晚上妹妹赌气出门后一去不回,再被人发现时已陷入昏迷。
没错,都是我的错,我不是个称职的哥哥,都是我的错...
林夕一遍遍地在心里责怪自己,只有在责骂自己时他才会好受些。
从妹妹病倒那天开始,林家人的生活就变了样,爸妈轮流请假照顾妹妹,林夕自己正在上学则是一周请一天假,这样加上周末一周就能照顾妹妹三天。
但说实话,上学的日子林夕也是心神不宁,始终想着妹妹这边。
这几天,林夕把能用的一切时间都利用上,有机会就去泡图书馆,努力学习一切关于梦境技术的相关知识,就连现在照顾妹妹的时候也在读图书馆里借出的书。
梦境技术诞生300年有余,起初是作为新型通讯技术被研发出来的,但技术问世之后如野火燎原广泛传播,以至于篡改他人记忆、摧毁他人意志的恶性案件频发;
那现政府为什么不严格管控该技术呢?以至于让我妹妹晚上出个门就中了招?
林夕怀着疑问将手中的资料《梦境技术发展简史》翻到下一页,却发现下一页草草两句就将整个篇章收尾,后续篇幅全是案例讲解。
来回翻页确认页码,页码对得上也不是缺页问题。
难道是印刷错误?
于是林夕转而翻开了另一本关于梦境技术的文献,依然如此。
再下一本,还是这样。
讲历史发展时观点统一、讲具体案例时详细生动、但一讲到技术发展和原理以及其他更深层次的方面,这些文献资料便全部都草草收尾,好像整本书出了就是想告诉你受害者惨惨惨,让你不要去碰它。
至于其衍生的疾病,D1嗜梦症、D2迷梦症...等等病症也只是略提几句,学习如何帮助病人根本无从学起,甚至连辅助病人的建议也找不到。
难道是为了防止模仿犯罪做了信息管制?
罢了,抱怨也无用,林夕从头振作:既然你具体案例用的笔墨多,那我就从案例里找寻蛛丝马迹,毕竟我的目的是救人不是害人,总归能找到有用的知识。
林夕重新翻到目录准备寻找相似的案例。
但是没想到,这些具体案例一件比一件让人不安。
第一件案例,2293年。
XXX,D1患者试图放弃现实世界完全追求梦中世界,结果一天后快速醒来,然后便是大脑机能永久性受损,精神失常。
【我妹妹是D2,这个肯定没有参考价值。】
第二件案例,2331年。
XX,D2患者一辈子都没醒来,直接在昏睡中迎来了肉体的大限。
【现在是2525年,医疗条件比那时候好多了,这个也没有参考价值。】
第三件案例,2489年。
XXX,D2患者一个月后转化成了D1,然后过了几年才醒来,大脑机能永久性损伤,精神失常。
【不对,第一个案例里明确讲了,成为D1的人都是自甘堕落逃避现实,只想在梦中生活的人。林芊怎么可能.....】
想到这儿,林夕不禁慌了,回想开学一个月以来自己对妹妹有些怠慢的态度,再想想正值青春期的她内心可能的波动,要是说突然想不开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唉~
懊恼之声从林夕喉咙中发出沉入胸腹。
如果真的如此,之后的我要怎么面对父母、妹妹,以及最重要的:我以后怎么面对自己呢?
【粗心而无情的哥哥将敏感的妹妹逼入绝境】
或者
【傻X哥哥把自己可爱妹妹逼疯】
想到如此不禁苦笑一声。
呵呵,无所谓了,如果真有那天那我就广而告之,让社会舆论把我千刀万剐,那也是我应得的。
但是在那之前,在事情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之前,我得想尽办法让妹妹活蹦乱跳地醒来。
不幸中的万幸,医生说过治愈率60%,那我这边再努努力,多研究研究;再找找懂行的人取取经,应该能多少提高点成功率吧。
对了,懂行的人。
林夕想到这里便掏出手机,找出了这几天一直没联系上的人的号码。
虽然她一直没回我消息,但我再努力一次吧。
于是林夕再次真诚地写起了文案真诚请求对方的帮助。
林夕想联系的人名叫白雪霁,同班同学,高一开始就在梦境管理局兼职工作,妹妹的事上她无疑是专业对口,肯定能给我一些有用的建议。
但是因为工作关系不能随时打电话,所以同学们联系她都经常只发消息。
林夕和她的关系只能算认识,也不想打破规矩惹对方生气,毕竟是自己有求于人,所以即使很急还是发了短信。
就在此时,主治医生走进了病房。
“请问你是病患家属吗?”
“是的,我是她哥哥。”
林夕急忙转身回应,不敢怠慢。
“我有些关于病患的事要通知你,可以直接和你说吗?还是让你爸妈来?”
“直接告诉我吧,我会转告他们。”
主治医生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有些迟疑,似乎是在组织语言,上次见面时自豪的神情也是荡然无存。
这些都让林夕暗暗感到不安。
迟疑一会儿后,主治医生还是放弃了直接表达:
“你妹妹现在的病情有一些新变化,来我办公室,我们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