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夫畏死终须死,志士求仁几得仁。

穿过这座废墟纪念馆便可以依稀看到远处的方圆丘。

那是一座不甚高的丘陵,之所以叫‘方圆丘’,是因为这座丘陵的外形非常特别,看上去又方又圆。

丘陵的顶部被人为削平,变成了一座方形的广场,而丘陵山坡部分则是修建了环绕丘陵四周的环形广场,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枚内方外圆的古代铜钱,因此得名‘方圆丘’。

从方圆丘的下面出发,需要先到达半山坡的圆环广场,然后才能继续爬台阶抵达最上面的方形广场。

这里的一切并非战后修建而成,而是战前便已然如此。

原本只是供当地民众休闲散心的场所,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关系,曾被璇玑星当做固守兰舟市的高地,但最终也没有挡住织女星进攻的步伐。

战后这里得到了妥善的清理,因战火而受损的广场也得以恢复,成为了兰舟市一处具有纪念意义的场所。

柯翋翗踏着石阶向上走去,发现每一级石阶上都写有一句炎文。

如果从最下面的一阶向上读去,连起来似乎是一首诗歌——这便是‘方圆广场’这一场所在战后的纪念意义。

距方圆广场大约两公里外的学校曾经是璇玑星囚禁织女星游击队战士的临时监狱,在织女星收复兰舟市后,清理学校内的牢房时发现了一首写在墙上的诗歌。

那是用鲜血写成的炎文,读来朗朗上口、荡气回肠,富有韵律且饱含凄凉之意,足见写诗之人才华横溢,心中悲愤到了极点。

这位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璇玑星涂炭织女星的愤慨,认为璇玑星极端民族主义的卑劣行径侮辱了炎族数千年的美德,决心誓死与这群不共戴天的侵略者战斗到底。

织女星几经查证也没有找到这首诗出自何人之手,只能确定这首诗的作者曾是一位被囚禁于此的游击队员,至于这位游击队员最后的命运究竟如何则无人知晓——十有八九是死在了璇玑星手中。

这首诗被称之为‘无名战士的咏叹诗’,最终镌刻于修复后的方圆丘台阶上,出于对这位战士的尊重,没有在炎文旁以其他语言对这首诗进行翻译,就文字而言,这位写诗的战士很可能是织女星炎族,但这不妨碍他成为璇玑星的敌人。

——当一切都沉睡的时候

——正是风应当咆哮的时候

……

——你们能夺走我手中有形的长剑

——你们无法夺走我心中无形的长剑

……

——我没有眼泪

——眼泪是没有用的

……

——我只有雷电与风暴

——我不需要拖泥带水的雨

——雷电自会闪耀

——风暴终将咆哮

……

——将沉睡在黑暗中一切尽数毁灭

柯翋翗停下脚步,看着自己走过的台阶,只觉得仿佛走完了一段传奇的旅程。

这首诗很长,足有上百句之多,难以想象那位无名战士为了撰写这首血诗流淌了多少鲜血。

利与义觉得这位无名战士写诗之时多半已经处于血流不止的状态,也只有如此,才能用如此众多的鲜血书写此诗。

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已经无法与璇玑星继续战斗,然身残志坚,纵使身体无法再战,亦要以文字代替枪支、诗歌作为子弹,与璇玑星战斗到底。

他凝视着自己来时的道路,唯有沉默相对。

一笔一划道出多少内心悲愤,一撇一捺又承载何等赴死决意……

这样的人民是不可能被打败的,他们将不惜代价保卫自己的家乡,在山丘林地战斗,在海岸原野战斗,在街头巷尾战斗……哪怕璇玑星征服了整个织女星,哪怕璇玑星用缺衣少粮来围困他们,哪怕璇玑星用化学武器涂炭整个大地,他们也决不投降,会前赴后继的同璇玑星战斗到底。

世上从无不可战胜之军,哪怕是璇玑星军队,也有败下阵来的时候。

想当年,就是在这里,璇玑星的军队因为无法抵挡织女星的攻势而被迫撤退,从他们号称‘已经看到玄霜岛轮廓’的九点钟市一路撤退,最终撤退过雪江……

利与义收回目光,站在方圆丘上眺望四方。

感受着照在身上的暖阳,他内心感到无比平静,仿佛璇玑星在此处的败北是一件无比畅快的事情。

在璇玑星人眼里,他与叛徒无异,但在他心里,叛徒也没什么不好的。

如能走向光亮位置,纵是万丈深渊在前,他亦无惧而至。

兰舟之行的最后一站便是‘兰舟大屠杀受害者纪念馆’了,这座纪念馆位于兰舟市郊外的青兰谷,那里也是兰舟大屠杀的发生地。

由于兰舟市内有直通青兰谷的公交车,因此三人乘车前往青兰谷。

在青兰谷的南面的山坡上,有着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混凝土长方体,看上去好像一口口棺材,举目望去足有数千之多。

这座山坡本来无名,因这里受战火摧残而变得草木荒芜,战后被命名为‘凄凉坡’,这里的混凝土建筑群也被称作‘凄凉坡纪念碑’。

共计大小不一的4549座混凝土棺材,以纪念世界大战期间在青兰谷被璇玑星杀害的约454900名织女星人。

这里的混凝土棺材从公交车上一眼望不到边,有的棺材足有两人高,而有的则不足小孩的身高,但都是一样的漆黑如夜,透着难以言明的冰冷与悲凉。

强烈的震撼让人根本说不出话,仿佛无形的威压扼住咽喉,难以言明的恐惧感弥漫在每个第一次见到这些混凝土棺材的人内心深处……

越过这座棺材林立的山坡便是青兰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山壁上写着的一行血字。

——兰舟大屠杀受害者纪念馆。

在这行血字下方有着许多人像,他们背靠在一起,有的蹲着,有的坐着,也有的站着。

这些人像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们表情各异,但都与后面的山壁融为一体。

在雕像一旁是青兰谷的入口,这座纪念馆并非完全位于地上,而是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地下。

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关于受害者的物品,从衣服到饰品应有尽有,而在纪念馆的一处展厅,周围的墙壁上贴满了受害者写在各种东西上的遗言。

炎文、汐风文、云山文、盖亚文、法苏文……

那些字体扭曲且内容残缺的遗言让人见之心中悲怆,却又一时间难以释放。

而在接下来的骸骨厅,柯翋翗更是见到了让她震惊的景象,整座骸骨厅内空无一物,就连最基本的陈设都没有,四周均是透明玻璃,就连脚下也不例外。

透过玻璃向四周看去,周围尽是堆积如山的骸骨,相比之下,这座骸骨厅也显得过于渺小。

这不是某种空间认知错位,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座骸骨厅是建立在一座堆积着无数受害者骸骨的深坑中,眼前的这些骸骨并非仿制品,正是织女星从青兰谷收集的数十万受害者骸骨。

看着密密麻麻的骸骨,柯翋翗只觉得头皮发麻,也只有亲眼见到这些,她才能意识到璇玑星究竟在青兰谷杀了多少人……

454900从来不是一个需要所有人记住的干巴巴数字,在这个数字背后是和所有人一样的……活生生的人。

利与义环顾周围,仿佛旋转的陀螺一样,打量着周围的每一具骸骨。

他过去杀死了无辜的织女星人,他不记得自己杀过多少人。

五十?

五百?

还是五千?

肯定没有这么多,他在战地军事法庭工作,不可能无休止的杀人。

可在这骸骨厅,他亲眼所见璇玑星通过这一场无休止处决……杀死了多少的无辜之人……

离开青兰谷的时候,利与义心情沉重,他注意到在青兰谷北部的山坡上开满了无数的鲜花,远远望去,这片五颜六色的花海犹如童话梦境一般,只可惜它所妆点的青兰谷并非人间仙境,而是不折不扣的人间地狱。

听同车的人说,这里过去便是如此,每逢盛夏时节就会有年轻的小伙子来这里采摘山花送给心爱的姑娘,有时候能有上千人之多。

只可惜如今这里再也见不到这些年轻人了,只剩下这些鲜艳的山花在这里经历生死轮转。

利与义听着公交车内播放的音乐,继续看着车窗外绵延的花海。

听歌曲的开头旋律……似乎是织女星歌手山中繁露的歌曲《一代人》

首先是女高音朗诵的一段唱词作为前奏,然后便进入了主歌。

——绵延的战火

——已成久远回忆

——战争为何物

——早已被人忘记

——消逝的一切

——谁又会去在意

——只剩下灯红酒绿的都市夜景

——还有那纸醉金迷的欢歌笑语

——等到他们死去

——再不会有人记得

——他们曾为谁而活

“山河危,风雪坠”

“祖孙三代赴边北”

“父母追,儿女随”

“血染江海无人归”

“千军溃,无路退”

“身陷重围尸堆垒”

“战鼓擂,号角摧”

“沙场征战空余碑”

“心上人,为了谁”

“翘首以望等挚爱”

“擦干泪,忘伤悲”

“愿他得胜欢歌回”

“越过山,跨过海”

“遍野尸骸何处埋”

“血如水,身成灰”

“断壁残垣生青苔”

“守迟暮,望晨辉”

“犹记当年眉眼垂”

“春已来,花已开”

“山花万里无人摘”

——只要我们不曾忘

——他们就永远活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