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地图,可以看到十一点钟市西部有一座细长的岛屿,那便是著名的浮光岛了。
由于这座岛位于云山半岛和汐风四岛之间,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因此历史上云山国和汐风国曾多次争夺这座岛屿的所有权,这种争夺甚至延续到织女星科学院建立之后。
在织女星建立早期,虽然云山族和汐风族开始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度的边界内,但彼此经常争长论短,从织女星首都的选址便能看出其纷争焦点,均想在各个方面压对方一头,占据主导地位。
这座浮光岛的主权自然也不例外。
在划定‘云山半岛南大区’与‘玄霜岛大区’区划的时候,双方均意图将这座从古至今争议许久的岛屿纳入与自己相关的区划。
说来也让人无奈,明明双方今后要团结合作的地方不计其数,却屡屡纠结于这些对于长远未来而言无关痛痒之事。
最后是云歌仙人大手一挥,将浮光岛及周边的一些小岛屿变成了织女星版图中的一个直辖区,就此不从属于任何大区,完全由织女星政府直辖。
这并非是某种不得已服从于现实的折中方案,至少不完全是——从现实角度考量,浮光岛地理位置过于重要,这种战略要地必然是要部署军队的,因此由织女星政府直辖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一点后来在世界大战中得以印证,为了切断汐风四岛与云山半岛的交通线,璇玑星在世界大战期间多次组织海军陆战队(璇玑星称之为近岸部队)对这座岛屿进行强攻,飞机与潜艇昼夜不停的对运输船进行袭击,上演了一幕幕从天空到陆地、从水面到水下的血腥鏖战。
而这便是柯翋翗二人此行的目的地——见证了千年战火的浮光岛。
二人在浮光岛东南部的‘浮暗香市’上了岸,由于浮光岛看上去像一根细长的香肠,因此想要从岛屿东南部的‘浮暗香市’赶到西北部的‘横疏影市’完全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这座岛屿上总共只有这么两座规模不大的城市,战前人口比现在要多的多,只不过由于世界大战的关系,许多人都去了汐风四岛,战后返回这里的人并不多,加之城市几乎被璇玑星变成一片废墟,重建后的这两座城市规模自然比过去小了。
从浮暗香市前往横疏影市通常都是乘坐汽车或者是小火车——这种‘金樽’火车在织女星是专供一些岛屿内部运输使用的,如今已经不多见了。
至于渡船和飞机,那是前往岛外的交通工具,而不是民众在岛内通行的交通工具。
由于这里驻扎着许多军队,因此岛上修建有四座机场,除了一座规模极小的机场为特殊用途机场外,剩余的三座里有两座为军民公用机场,而最大的那一座则是不折不扣的大型军用机场。
大量军事设施的存在让这里透着和其他城市迥然不同的氛围,这从很多细微之处就能看出,比如经常出现的警示牌,上面写着‘禁止通行’与‘禁止拍摄’之类的字样。
对于外人来说这或许很奇特,但当地人早就习以为常。
当‘金樽’小火车到站停下,柯翋翗与利与义下了车,看着不远处湖面上倒映的寺庙,那便是金谒寺了。
历史上,汐风国与云山国最后一次争夺领土便是由东帝国出面调停,最终的调停结果以云山国退出玄霜岛告终。
双方君主从此握手言和,彼此以兄弟称之——至于是真心兄弟还是表面兄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次调停被称作‘金谒之盟’,顾名思义,这一历史事件就发生在眼前的这座金谒寺。
柯翋翗二人循着碎石路一路走去,很快便来到了银水湖旁,湖上波光粼粼,闪烁着银白色,映照出金谒寺的轮廓。
一座铺缀着木板的铁索桥从湖边一直延伸到金谒寺,本是这座寺庙同样外界的唯一道路,后来为了安全起见,织女星在寺庙的后门按照与寺庙相近风格修筑了一座石桥通往岸边。
这座金谒寺看上去面积不大,虽然四周墙壁依托湖心岛边缘而建,几乎囊括了整座湖心岛,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内部建筑极为紧密,与其说是寺庙,更给人一种城堡的感觉,和东大陆寺庙风格差异很大。
看着岸边的介绍牌,利与义了解到这座寺庙修建于‘东洲梵教东渡时期’,那时候的寺庙普遍都结合了当地建筑的一些风格,金谒寺便结合了云山国早期的‘筑坞’风格。
这是一种地主豪强为了在乱世保护自己土地而修建的建筑,集军事、生活等功能于一体,本质上也确实具备堡垒的作用。
利与义踏上摇晃的铁索桥,转身将手递向柯翋翗。
其实他是不想伸手的。
一来,这座铁索桥经过织女星的加固,虽然摇晃却很结实,而且摇晃的幅度并不大,两侧也有木板作为隔断,哪怕是个小孩子都能轻松跑过去,更不要说柯翋翗了,自己这么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二来……他不喜欢触碰别人的身体,反之亦然,虽然心中微有抗拒,但只要想到对方是自己的妻子,所有的抵触心理便瞬间瓦解了。
此刻向自己走来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妻子’,是自己心中无可替代的人,也是唯一能让自己心不设防的人。
柯翋翗伸手拉住了利与义的衣袖,轻轻迈到了铁索桥上。
其实她可以直接跳上来的,不需要任何人搀扶。
但她不想无视利与义的好意,毕竟那是自己的丈夫,虽然他曾经站在织女星的对立面,但他如今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他不会害别人,也不会害自己。
她不想给对方一种自己心存戒备的感觉,她也从未疑心过对方会欺骗自己,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根本就没什么可骗的。
她知道利与义的习惯,所以特地没有去拉对方的手,而是轻轻拉着衣角,她拉的时候很小心,生怕把对方的衣服扯坏。
两个人沿着铁索桥径直登上了金谒寺,这座金谒寺颇为老旧,似乎很多年都没有得到修缮。
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遭到璇玑星的轰炸,寺庙的一角被炸坏了,战后也只是简单的修补了一下,并没有大修大建。
据说这座金谒寺因为见证了金谒之盟的关系得到了云山国和汐风国两国君主赠送的大量财物,但当时的老和尚收下这些财物后并未大兴土木,而是将财物布施给周围饱受两国战火而流离失所的穷苦人。
后人为了尊重他,在修缮金谒寺的时候也就遵循了他的遗愿——只小修小补,不大修大建。
因此这座金谒寺才显得如此破旧,也多亏如此,世界大战期间璇玑星才没有在这里浪费炸弹。
正如神社里会有雇佣的临时巫女一样,金谒寺的讲解员便是一位穿着僧衣、带着僧帽的年轻女孩,一眼就能看出她不是尼姑,僧帽边缘还露着几缕没有藏好的青丝,而僧衣下面很明显是白丝袜,虽然和僧袜同为白色,但二者完全不沾边。
在织女星的宗教管理制度下,哪怕是梵教寺庙也开始接纳女性工作人员——如果不接受,那就只能等着关门。
听着女性工作人员漫不经心的介绍,利与义能够感受到光临这里的游客并不多,以至于工作人员连讲解这座寺庙的历史都缺乏精神。
利与义和柯翋翗相视一眼,均是轻轻摇头,放任工作人员继续偷闲,二人则是在无人讲解的情况下参观起这座寺庙。
金谒寺虽然外面看着面积不大,但内部的建筑却井井有条,错落有致,将每一处空间都应用到了极致,让人联想到了一层套一层的整理箱。
利与义在云山半岛生活了许久,虽然平日里不去这种宗教场所,但难免不会路过,路过的时候也会不经意看上一眼,时间久了也会对这类的建筑有一些基本印象。
云山半岛的寺庙基本都是云山国中后期的建筑风格,和这座金谒寺风格差异极大,虽然看上去更加气势恢宏,但越是如此,便却给人一种难言的荒诞感——尤其是对他这种无神论者而言。
走进一间放有天佛塑像的大殿,周围摆设的一切都很纯朴,地上有几个落了灰的蒲团,一看平时便少有人打理。
看介绍牌,当年那位亲眼见证金谒之盟的老和尚便时常在这里诵经礼佛,说不定这些蒲团都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利与义微微摇头,他想走近看看东洲梵教东渡时期的天佛塑像和后世有什么不同,结果不小心踢到了一个蒲团。
他迅速低头将蒲团重新摆好,却无意中注意到蒲团下面的地面似乎有字,只是看上去非常模糊。
利与义重新拿起蒲团,轻轻吹了吹地上的灰尘。
一旁的柯翋翗不明所以,只是轻轻挥手扇了几下,试图驱散灰尘。
随着覆盖地面的灰尘逐渐散去,刻在地上的几行文字立时映入眼帘。
利与义凝视着地上的文字,那是古代的炎文,他一眼就能认得出来。
正因如此,他才沉默不语,站在原地看着那十六个大字。
——万物一般,众生平等,当怀慈心,常念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