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过了就寿,寿香,也不是不能回头,就怕回头了不是岸。

在宋朝前期,由于北方战乱不断,旱灾涝灾也频繁发生,很多北方居民被迫迁徙到南方,而在迁徙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例如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同地域百姓矛盾的爆发,百姓没有生计维持生活,各种潜在的矛盾逐渐被激化。

以至于在迁徙的过程中,这些矛盾集体爆发极大地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迁徙法就被制定出来了,来直接解决这些不稳定因素。但是到了后期,迁徙法更多开始为了专制主义工作,对于百姓的需求逐渐忽略。

开始只关注国家的财政收入有没有提高,社会总体稳不稳定,经济发展水平有没有因此提高,百姓有没有定时定量纳税,目的越来越偏离最初制定的原因,所以迁徙法其实并没有治理国家问题的根本。

《移徙法》中说:“太岁在甲子位就不能南北搬迁。”说明甲与子的方位不同,太岁在子位就不能又处于甲位,而是由于宣扬搬迁禁忌的人通过运转“栻”才使太岁又处于甲位的。既然运转“栻”又使太岁处于甲位,那么宣扬搬迁禁忌的人,也应该同时禁止往东西搬迁。甲与子的地位相同,它们引起的凶祸也应当相同。

不禁忌迁往甲位而唯独禁忌迁往子位,宣扬搬迁禁忌的人,毕竟荒唐不可信用。人们居住不可能不搬迁,搬迁不可能不触犯太岁,触犯太岁的不可能在某个时候死去。工伎之人,看到现在人死了,就归祸于过去的搬迁触犯了禁忌。一般人都存在着侥幸免祸的心理,死人的事又不断发生,所以有关太岁的禁忌,世代相传而不灭绝。

姓有五声:《白虎通德论·论姓》:“古者圣人吹律定姓,以纪其族。人含五常而生。正声有五,宫、商、角、徵、羽,转而相杂,五五二十五,转生四时异气,殊音悉备,故姓有百也。”推算住宅吉凶的人,把人们的姓氏与五音相配,如钱属商,田属徵,冯属羽,孔属角,洪属宫等。

虞美人

寿香烟篆金炉细。寿酒邀宾至。寿筵两畔列红妆。寿曲仙音一品、舞霓裳。

寿星高挂生祥瑞。寿祝长生意。寿杯满劝庆遐龄。寿比南山松柏、永长春。

这首《虞美人》是一首祝寿词,通篇以“寿”字为核心,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祥和、热闹非凡的祝寿氛围。全词用语华丽,对仗工整,将寿诞之喜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满心欢喜,感受着词中流淌出的对寿者的美好祝愿。

开篇“寿香烟篆金炉细”,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祝寿场景中香炉里升腾而起的缕缕寿香。那香烟袅袅,如同篆书般缭绕,丝丝入扣,既写出了香烟的形状,又给人一种轻柔而雅致的视觉美感。金炉的使用,更平添了一份尊贵与奢华。

“细”字用得十分巧妙,它不仅描绘出香烟的纤细,更暗示了这份寿香的珍贵与不凡,仿佛这香气也承载着长寿的祝福,缓缓弥漫开来,为整个寿宴定下了一个温馨而庄重的基调。

接着“寿酒邀宾至”,点明了这场寿宴的热闹场景。寿酒是祝寿的重要载体,而宾客的到来更是为寿宴增添了欢乐与祥和。一个“邀”字,体现了寿主的热情好客,也说明了宾客们皆是寿主的亲朋好友,他们被寿主的诚挚邀请而来,共同为寿者祝寿。

宾客们带着祝福与喜悦,汇聚一堂,使得寿宴的氛围愈发浓烈,大家欢声笑语,相互祝贺,共同沉浸在这份欢乐祥和之中。寿酒的到来,也预示着寿宴正式拉开了序幕,接下来的种种喜庆场面都将在酒香中逐一展开。

“寿筵两畔列红妆”,词人将目光投向了寿宴的布置。“两畔”一词,不仅写出了寿宴的规模之大,还体现出了布局的对称与规整。“列红妆”则描绘出了一幅美女如云的画面,红袖添香,为这场寿宴增添了几分娇艳与灵动。

这些身着盛装的女子,或许是寿主的家人,或许是寿宴上的乐伎,她们的存在让寿宴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为寿诞增添了几分娇媚与喜庆。她们或站或坐,姿态各异,却都带着笑容,为寿者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她们的出现,不仅美化了寿宴的场景,更让寿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寿曲仙音一品、舞霓裳”,进一步描绘了寿宴上的歌舞盛况。“仙音”一词,形容寿曲的美妙动听,仿佛不是凡间之曲,而是来自仙境的天籁之音。“一品”则突出了寿曲的高雅与珍贵,意味着这是一场规格极高的音乐盛宴。伴随着仙音奏起,舞者们身着华丽的霓裳翩翩起舞,霓裳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舞姿轻盈如仙。

她们的舞步或急或缓,或轻盈如燕,或矫健如龙,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灵动与韵味。舞者们如梦似幻的表演,为寿宴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浪漫的色彩,也让宾客们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美妙绝伦的寿曲与霓裳之舞,无疑将寿宴的喜庆氛围推向了顶点,让人们感受到了这场寿宴的非凡与盛大。

“寿星高挂生祥瑞”一句,将天象与寿宴联系起来。寿星高挂于天空,象征着长寿与吉祥。“生祥瑞”三字,进一步强调了寿星的吉庆之意,仿佛它的出现就是为了给寿诞带来无尽的福气与祥瑞。寿星的高挂,不仅为寿宴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更让寿者感受到了天象的眷顾,仿佛上天也在为他们的长寿而欢庆。这句词将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其中,使寿宴的喜庆氛围更加神圣而庄严。

“寿祝长生意”紧承上句,点明了宾客们对寿者的美好祝愿。“长生意”包含了多层面的含义,既有生意兴隆之愿,也有生机勃勃、长寿健康之祈。这份祝愿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宾客们希望寿者在未来的日子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身体康健,生活充满朝气与活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深的祝福,让寿者感受到亲朋好友的关心与爱护。

“寿杯满劝庆遐龄”一句,描绘了祝酒的场景。“满”字体现了寿杯中酒的丰盈,也象征着对寿者的满满祝福。“劝”字则写出了宾客们的热情与真诚,他们纷纷举杯,向寿者表示敬意,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这杯寿酒,承载着长寿的美好希望,承载着宾客们的深情厚谊。大家共同举杯,不仅为寿者庆贺,也为这份难得的情谊而欢庆。杯中之酒,仿佛是寿者长寿的源泉,寄托着大家的美好愿景。

末句“寿比南山松柏、永长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寿比南山”是传统的祝寿语,形象地表达了对寿者长寿的祝愿。南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与永恒,而松柏更是长寿的象征,它们四季常青,生命力顽强。

“永长春”三字,则进一步强调了寿者的长寿与生机。这句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寿者与大自然中最具有生命力和永恒象征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寿者的长寿形象更加鲜明而深刻。它不仅表达了对寿者的美好祝愿,更体现了词人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虞美人》以“寿”字贯穿始终,在华丽的词藻和细腻的笔触下,描绘出了一场盛大的祝寿场景。词中不仅有香烟、寿酒、红妆、仙音、霓裳等丰富的细节描写,还有对宾客们情感的细腻刻画以及对祝福意象的巧妙运用。

通过对寿宴的全过程描写,从邀请宾客到寿宴上的歌舞表演,再到宾客们的祝愿以及对寿者的美好寓意,词人将一场盛大的寿宴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喜庆、祥和与美好。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