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侧头看着怀里女儿恬静的睡颜,嘴角不自觉地噙着一丝温柔的笑意,心里也因为这难得的平静而感到放松。
就在这时,主卧的门被轻轻推开,林书航的母亲拿着一件刚叠好的婴儿毛毯走了出来。
她大约五十多岁,穿着得体的连衣裙,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带着中年女性特有的那种温和却又略带审视的气质。
她是趁着周末过来看看儿子媳妇和宝贝孙女的。
“哎哟,弹着琴就睡着啦?” 婆婆放轻了脚步走过来,脸上立刻堆满了对孙女的喜爱,“我们锦书就是乖,听着音乐就睡了。”
她说着,目光落在云舒怀里那个小小的身影上,眼神无比慈爱,伸出手就想去接:“快,给我抱抱,放床上睡才舒服,总抱着睡,以后要养成坏习惯的。”
云舒抱着女儿的手臂下意识地收紧了一些。
她知道婆婆是好意,也是真心疼爱锦书,但对于育儿,她们之间也确实存在着不少观念上的差异。
比如这个“落地醒”和“抱睡”的问题,她看的那些育儿书都说要尽量培养孩子自主入睡的能力。
她脸上努力维持着温和而礼貌的笑容,身体却微微侧开,避开了婆婆伸过来的手,语气带着点无奈和解释:“妈!孩子睡了就别动她了。 好不容易刚睡着,一动准醒,到时候又得哄半天。”
婆婆的手停在半空,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许,但也没再坚持要抱,只是目光扫过钢琴旁边的小书桌,那里还摊开着几本云舒的医学书籍,上面还有用荧光笔做的标记。
“知道了知道了,你们年轻人讲究多。” 婆婆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像是随意闲聊,却又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指点意味,“不过云舒啊,你也别太累着自己了。看你,锦书睡着了,你还坐在这儿,怎么不去床上躺会儿?我看你桌上还摊着那么多厚厚的医学书呢……”
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道,“带孩子头几个月最熬人了,还是要多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自己身体也要顾好。书……什么时候不能看呢?” 言下之意,仿佛在暗示云舒对孩子“不够上心”,心思还在学业和未来的工作上。
云舒搭在琴盖上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
她听懂了婆婆的潜台词,心里升起一股熟悉的烦躁感。
“又来了……” 她心里觉得无语,“我不趁现在多看点书,等回去规培了,哪里还有时间?再说,照顾锦书我哪点不上心了?”
但这些话,她是不好对着婆婆多说什么的。毕竟是长辈,是锦书的亲奶奶,也是真心关心这个家。
她能说什么呢?说她育儿观念落后?还是争辩自己并没有忽视孩子?那样只会引发更多不必要的矛盾。
云舒心里不舒服,但脸上得体的笑容不变,语气依旧温和:“妈,我知道的,谢谢您关心。我就是随便翻翻,怕回医院跟不上。”
她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看了一眼怀里似乎已经睡熟的女儿,然后顺势站起身:“妈,我带锦书回房躺会儿,她好像真困了。您先坐会儿,看看电视?”
婆婆看着她小心翼翼抱着孙女的样子,也不好再多说什么,点点头:“嗯,去吧去吧,孩子睡觉要紧。”
云舒对婆婆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抱着女儿走向卧室。
将客厅里那份未竟的谈话、婆婆探究的目光、以及那份因为育儿观念不同而产生的淡淡无奈,都轻轻地关在了身后。
怀里,女儿小小的身体温热而柔软,呼吸均匀地洒在她的颈窝。这份沉甸甸的、真实的重量,是她此刻唯一的、也是最踏实的慰藉。
……
夜晚。
林家老宅的书房里,灯光温暖而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林母坐在红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根织了一半的米色羊绒围巾,但心思显然不在上面,眉头微微蹙着,脸上带着点未消的郁闷。
她对着坐在对面,正悠闲地翻看着一本线装书的丈夫抱怨道:“你说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难伺候。”
林父抬起眼皮,平静地看了她一眼,没说话,示意她继续。
“今天我去书航那边,锦书睡着了,我看云舒一直抱着,就想着帮她接过来抱一会儿,多省心。” 林母开始细数,“她倒好,拦着不让,说什么怕弄醒了不好哄,还说老一直抱着睡会养成坏习惯……你说说,哪个孩子不是这么抱大的?我们那时候带书航和小煜,也没见养成什么坏习惯!”
她放下毛线针,语气里的不满更明显了:“还有啊,我看孩子睡了,她自己也不去休息,捧着那些厚得像砖头一样的医学书看个不停。我说她两句,让她多休息,心思多放在孩子身上,她就跟我说什么要准备回医院上班……这心思啊,我看没完全放在家里和孩子身上……这要是出了什么事”
她顿了顿,声音稍微降低了一些,带着点猜测和不确定,又补充道:“……再说句不好听的,她自己妈不是走得那么早吗?这带孩子的事,细枝末节的,谁教过她?没人手把手好好指导,她自己琢磨着来,能带明白吗?别看她是医生,这带孩子和看病可不是一回事!万一……”
她没再说下去,但那份不信任感已经很明显了。
林母絮絮叨叨地说着,显然对儿媳妇今天的某些做法颇有微词,甚至将担忧延伸到了云舒缺失的母教上。
林父安安静静地听着,直到妻子告一段落,才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端起旁边的紫砂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慢悠悠地呷了一口。
然后,他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平静:“哦?听你说了半天,都是儿媳妇怎么带孙女。那你今天下午……怎么这么闲?你学校那边的课都上完了?”
林母被丈夫这不着边际的一句反问噎了一下:“我……我这不是周末嘛!”
“周末也该备备课,或者看看专业书嘛。” 林父放下茶杯,目光清明地看着妻子,“行了,孩子们的事,你就少操这份心吧。”
他顿了顿,看着妻子略显不服气的样子,语气依旧平和:“云舒是外科医生,她自己又是独生女,从小到大都是个有主意的,加上她学医的,育儿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和专业知识,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时代在变,方法也在变嘛。”
“锦书现在能吃能睡,看着白白胖胖,健健康康,不就行了?至于抱不抱,看不看书,是不是‘带得明白’,那是人家小两口自己的事。”
他拿起茶壶,给妻子的杯子续上水,“年轻人过日子,有年轻人的模式。咱们这些老的,能帮就帮一把,帮不上,或者人家不需要我们插手,就安安心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别去指手画脚,反而给他们添堵。 信任他们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
“我这不是关心他们嘛……” 林母小声嘟囔了一句,底气明显不足了。
“关心的方式有很多种。” 林父看了她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有这个时间去琢磨儿媳妇怎么没带好孙女,不如多花点心思管管咱们自家那个小煜!”
提到小女儿,林父的眉头也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她刚上高中,心思就完全不在学习上,成天就知道跟着那些同学疯玩,穿得稀奇古怪!上次月考成绩单寄回来了吧?是不是又不好看?” 林父放下茶杯,看着妻子,“她现在这个年纪,正是叛逆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学坏的时候!你不操心她,不看着点,引导引导,天天就盯着儿子儿媳妇那点事儿,有什么用? 先把自己女儿管教好了再说!”
林母被丈夫这番话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小女儿确实是她最近比较头疼的问题,成绩一直吊车尾,心思又野,说两句就顶嘴,她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被丈夫这么一说,她也觉得自己的精力确实放错了地方。
她彻底没话说了,拿起毛线针,有些烦躁又有些无奈地重新开始编织,心里盘算着明天该怎么跟小煜好好谈谈。
林父看着妻子不再抱怨,满意地点点头,重新拿起了他的线装书。
家和万事兴。
他向来觉得父母子女之间不必靠得太近,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要生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