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也不似。这两句读起来颇有意境。它给人一种朦胧而含蓄的感觉,仿佛在描述一种对春天的期待与疑惑交织的情绪。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又不确定是否真的能够到来的微妙心情。

从文学角度看,这种表达方式很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充满了留白之美,让人不禁去遐想背后的故事或场景。你可以把它当作一种富有诗意的现代文字表达,或者是一种对古典意象的现代演绎。

在三百六十种倮虫中,人是首领。人,是物,是万物之中有智慧的一种。人从上天承受命,从天地元气那里承受气,这和万物没有什么不同。鸟有鸟窝,兽有兽穴,虫鱼介鳞各种动物,各有居住的地方,如同人有室宅楼台一样。

能行动的动物,死伤病因,小的大的相互侵害。有的被人捕捉去满足口腹之欲,并不是因为作窝、凿洞时触犯了什么鬼神,也不是因为向东或向西搬迁时触犯了什么鬼神。人有生有死,动物也有始有终;人有日常生活,动物也有各种活动。动物的血脉、首足、耳目、口鼻和人没有区别,只是爱好憎恶和人不同,所以人不懂得它们的声音,不了解它们的意图。

当它们往来于同类之中,相互接触的时候,它们知道躲避什么接近什么,和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人和动物生存在一个天地之间,看见的是同样的日和月,而鬼神的祸患偏偏只施加于人,而不施加于动物,不明白是什么缘故。天地间有生命的东西,人最为尊贵,难道上天的灾祸只是为尊贵的人制造的,而不是为低贱的动物安排的吗?

为什么同样都是有生命的动物而遭受的祸害、灾难却如此不一样呢?“大夫犯法不施肉刑”,这是圣王对于贵人的宽大。圣王只惩罚卑贱的人而不惩罚尊贵的人,鬼神却只祸害尊贵的人而不祸害低贱的动物。这就不符合《周易》上所说的“圣王的赏罚应与鬼神相配合”了。

感皇恩

消息近春来,东风还又。先代椒盘劝金斗。坐间和气,压尽一番梅柳。掖庭频寓直,君恩厚。

天佑两宫,南山齐寿。况有仙丹在公手。论功医国,合在药王之右。不妨千岁饮,长生酒。

这首《感皇恩》从整体上来看,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充满了宫廷气息和对君恩的颂扬。全词通过对新春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皇权的敬畏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词中不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使得整首词意境深远,富有文化底蕴。

“消息近春来,东风还又。”开篇便点明了时节。消息,是说春天的讯息,带来了一片生机。东风则是春天的象征,它吹拂大地,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还又”二字,仿佛在告诉读者,这样的美好时光并非第一次到来,而是岁岁年年的期盼。词人通过这简短的八个字,营造出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为下文的描绘奠定了基调。这种开篇方式在诗词中并不少见,它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将读者带入词人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先代椒盘劝金斗。”椒盘,是一种古代的祭祀用品,通常在节日或庆典中使用。在这里,它象征着传统和礼仪。劝金斗,劝是一种劝酒的举动,而金斗则是精美的酒器。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宫廷中的场景:人们在新春佳节时,使用传统的礼仪,劝酒助兴。这种场景充满了庄重与喜庆,同时也暗示了朝廷的繁荣与和谐。通过细节的刻画,词人展示了宫廷文化的深厚底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坐间和气,压尽一番梅柳。”“坐间和气”描绘了在座众人之间融洽、和谐的气氛。这种氛围如此浓厚,以至于能够“压尽一番梅柳”。梅柳是春天的代表植物,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气息。这里的“压尽”并非说和气压制了梅柳,而是形容这种祥和的氛围如此强烈,使得整个环境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甚至超过了春天自然的气息。通过这种夸张的表达,词人进一步强调了宫廷中的和平与繁荣,展现了一种蒸蒸日上的景象。

“掖庭频寓直,君恩厚。”“掖庭”是古代皇宫中的一个区域,通常用于宫女居住或处理宫务。寓直则是指官员在宫中值班。“掖庭频寓直”说明词人作为官员,频繁在宫廷中值班,这本身就是一种职责与荣耀。而“君恩厚”三个字则直接表达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在宋代词中较为常见,体现了文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君主的敬意。通过这一句,词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国家的赞美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升华了整首词的主题。

“天佑两宫,南山齐寿。”“两宫”在古代通常指皇帝和皇太后或皇后等皇室成员。“南山齐寿”则是一个典故,源自《诗经·小雅·天保》中的“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用来比喻长寿和稳固。这里词人祝愿皇室成员长寿安康,如同南山一样永恒不变。这种祝愿不仅表达了对皇室的敬意,也反映了词人对国家稳定和繁荣的期望。通过这种美好的祝愿,词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况有仙丹在公手。”“仙丹”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珍宝或灵药,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代表了词人认为皇室或国家拥有某种能够带来福祉和保护的力量。这种力量在词人眼中如同仙丹一般珍贵,能够为国家带来好运和保护。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皇室的神圣和尊贵,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朝廷的绝对信任和忠诚。

“论功医国,合在药王之右。”“论功医国”是一种比喻,把治理国家比喻为治疗国家的病痛。“药王”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医,代表着高超的医术和无边的法力。在这里,词人认为皇室成员或者朝廷官员们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功绩,甚至超过了传说中的药王。这是一种极高的赞誉,表达了词人对朝廷治理能力的高度认可。通过这种夸张的表达,词人进一步提升了整首词的颂扬意味,将对国家的赞美推向了高潮。

“不妨千岁饮,长生酒。”最后这一句,以一种祝愿的口吻结束全词。“千岁”在这里是一种夸张的表达,用来形容长寿。“长生酒”则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象征着永恒的幸福和繁荣。词人希望皇室和国家能够像喝下长生酒一样,永远长寿、繁荣昌盛。这种美好的祝愿不仅为整首词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词人对国家未来的无限期许。

这首《感皇恩》从整体上来看,是一首充满宫廷气息的词作。通过对新春佳节的描绘,词人展现了宫廷中的热闹场景和祥和氛围。全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椒盘”“金斗”“南山齐寿”“药王”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文化底蕴和庄重的意味。词人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君恩的感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从词的结构上看,上阕着重描绘宫廷中的新春景象和和谐氛围,下阕则转向对皇室的祝愿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这种结构安排使得全词主题鲜明,层次清晰。词人在开篇点明时节,通过“东风”和“椒盘”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随后通过“坐间和气”“掖庭频寓直”等细节进一步描绘宫廷生活的热闹与和谐。

下阕则通过“天佑两宫”“仙丹在公手”“论功医国”等词句,将对皇室的祝愿和对国家的信任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以“长生酒”的祝愿结束全词,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美好与希望。

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词充满了对皇室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这种情感在宋代文人中较为常见,他们通过诗词表达对朝廷的拥护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如“南山齐寿”“药王”等,使得整首词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充满了庄重和神圣的意味。

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特点。从“椒盘劝金斗”到“掖庭频寓直”,词人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示了宋代宫廷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这种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的宫廷氛围,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首词也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它过度强调了皇权的神圣和不可侵犯,忽略了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现实问题。这种对皇权的绝对颂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和文人的思想束缚。

总体来说,这首《感皇恩》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宫廷词。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祥和,表达了对皇室的敬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虽然带有时代局限性,但它仍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人研究宋代宫廷文化和文人思想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