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百神的主宰。道德仁义,是天的道理,让人们不敢恣意妄为,是天的心意。废弃道义毁灭道德,就是鄙视天的道理;心胸奸险放肆无羁,就是违背天的心意。世间上不遵行道德的人,谁也赶不上桀、纣;胡作非为不行正道的人,谁也赶不上周幽王、周厉王。
然而桀、纣并没有早死,幽王、厉王也没有短命。据此说来。遇到福获得喜,不在于是否择日避时;遇上灾难蒙受祸害,不在于是否触犯岁月禁忌,这是很明白的了。
孔子说:“死生由命运决定,富贵是上天安排。”假如有时日的禁忌,鬼神果真能给人带来祸害,圣人有什么要保留而不讲的呢?有什么值得害怕而不肯说的呢?考察古代的图籍,当官者的安危,君臣千千万,他们的得失吉凶,官位的高低,职位俸禄的升降,各有等级。
老百姓经营产业,有贫有富有增有亏,寿命的长短,也各有差距。并不是得到高官厚禄的人都在吉日办事,也不是地位低贱的人都在凶时办事。根据这点来论述,也就知道祸福死生,并不在于是否遇上了吉祥或触犯了凶忌。
然而人之所以活着,是由于精气还存在;人之所以死亡,是因为寿命已经全部完结。人活着,不一定是由于得吉逢喜;人死了,为什么偏说是因为触犯了凶神忌讳呢?
用孔子的话来论证,用死生问题来论证,也就知道那百祸千凶,并不是由行为所招致的。孔子是圣人,是智慧的府库;死活是大事,大事是道的具体体现。孔子说:“死生听凭命运,富贵由上天决定。”文章再多,言语再微妙,也驳不倒这句话,俗人愚夫更不能改变它,这是很明白的了。
人在世间上,祸福由命运决定;人的操行,本身也能产生祸福。人们安居家中天所作为,祸福自己到来,这是命中注定的。人们办事情盖房子,吉凶影响到自身,是人本身的行为造成的。人的疾病,很少有不是由风湿和饮食引起的。
对着风睡在潮湿的地方因而得病,却用铜钱占卜是什么鬼神在作祟;吃东西过量而得病,却诚心诚意地用糈米祭祀以解除祸患。如果病不痊愈,就认为是由于没有搞清楚是什么鬼神在作怪。寿命自身终结,就认为是由于卜筮的结果不正确,这全是俗人的见识。
鹧鸪天
寿菊才开三四葩。秋光着意主人家。清香未许人间识,先借重阳醉紫霞。
儿绿绶,母金花。斑衣庭下乐无涯。要知他日中书考,细数沙堤堤上沙。
这首《鹧鸪天》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庭院中温馨祥和的画面,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词中描绘的景致与人物形象相得益彰,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反映出人伦之乐与家国情怀。
“寿菊才开三四葩”,词句开篇便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庭院之中。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雅而长寿的象征,“寿菊”一词尤显其珍贵与祥瑞。这三两朵初绽的菊花,虽然数量不多,却以其独特的风姿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菊花的开放,似乎为秋天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在那微冷的秋风中,菊花含苞待放,花瓣轻柔舒展,黄灿灿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它是自然的馈赠,是季节的使者,为庭院带来了一份清雅与静谧。此句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巧妙地引出了全词的背景,也暗示了词中人物的高洁品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秋光着意主人家”,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场景。“着意”一词仿佛赋予了秋光以人的情感,它似乎对这个主人家格外青睐,将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这里。院子里的菊花沐浴在秋日的阳光下,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与菊花相映成趣。
这句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秋日的美景,更透露出主人家的非凡品味和对生活的精心打理。他们享受着自然的美好,与自然和谐共处,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暖的生活空间。
“清香未许人间识,先借重阳醉紫霞。”菊花的清香似乎带着几分神秘与矜持,并不轻易地向世人展示,而是先在重阳佳节的氛围中,沉醉于那如梦如幻的紫霞之中。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登高远望、赏菊饮酒的日子。
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菊花与重阳节联系起来,赋予了菊花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菊花的香气仿佛也带着节日的气息,在这美好的时节里,与人们一同沉醉。紫霞则为画面增添了一抹奇幻的色彩,使整个场景更加如梦似幻,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儿绿绶,母金花。斑衣庭下乐无涯。”此句将视角转向了庭院中的人物,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家庭画面。“绿绶”与“金花”在这里象征着尊贵与荣耀,可以理解为儿子与母亲都享有崇高的地位或令人羡慕的福气。儿子身着绿色的绶带,母亲头上戴着金色的花朵,二人在庭院中欢聚,身穿色彩斑斓的衣服,嬉笑玩闹,其乐融融。
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更是对家庭和睦、亲情温暖的生动展现。斑衣,即色彩斑斓的衣服,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无间。在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亲情的陪伴和生活的美好。这种温馨的家庭场景与前面的自然景致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要知他日中书考,细数沙堤堤上沙。”以充满期待与信心的笔调结束了全词。“中书考”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也许是儿子对功名的向往,也许是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细数沙堤堤上沙”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专注而细致的场景,给人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的感觉。这不仅是一种对个人未来的展望,更是一种对家庭、对社会的期许。词人通过这种含蓄而富有深意的表达,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以轻松愉悦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与家庭生活和谐共处的画面。通过菊花的描写,引出对家庭成员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许,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此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通过这样的细腻描写,词人将自然之美、人伦之乐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使读者在领略诗词之美时,也受到了情感与思想的熏陶。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