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神宫位于札幌市中央区,因此也被称为称为札幌神社。北海道神宫初创于东国幕府时期,当时是作为官币大社(是东国由神祇官支付币帛乃至币帛费用的神社)。东国独立后改制成为东国神社本厅(一个以平安神宫为本宗,统括东国各地神社的宗教法人机构,为东国最大的神道系宗教团体)的别表神社(神社本厅制定,被神社本厅包括的一部分神社),同时还被东国一宫协会认定为北海道的新一宫(是地域之中社格最高的神社)。

而到了每年的6月14日,这里便会举行例大祭(北海道神宫最大的祭祀,又称札幌祭,是札幌居民熟悉的初夏活动)。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例大祭时,而今年的北海道神宫,尤为引人注目,因为这里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面孔,他就是刚刚从国学院大学(国学院大学前身是皇典研究院,是当时作为神道教政策的一部分,为古典研究和神道教神官培训机构而成立。是东国第一所依据《大学法案》升格为大学的私立大学,同时也是东国唯二开设神职课程的大学)毕业的北海道神宫新任宫司——苏文。

不过他还有一个更为广知的身份,前北海道大名、华族公爵的独子。

当年的苏老爷子曾无数次在心中设想过苏文的未来。他想过苏文可能会背离家族在东国政坛上那复杂而又微妙的政治传统,转而投身于药材生意之中,利用家族的资源和自己的智慧,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然而,苏老爷子的所有设想中,却从未包括苏文会成为一位神官这一选项。

也许对于苏文这个从小文质彬彬的人来说,让他在政治与商业中似乎都无法与苏文那温文尔雅的性格相匹配。因此,他选择了神道吧。当然,这背后也不乏天分的驱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和苏文在神学领域那令人惊叹的造谐,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原本需要两年时间完成的明階课程全部通过。

……

“宫司大人,这是今年列大祭的采购清单,请过目。”一位神子拿着一本账目递到了正在神社后院内清点去年祭礼器的苏文。

苏文微微颔首,接过了账目,简单地翻阅了几页,眉头微蹙,似乎对某些细节有所疑虑。他抬头看向神子镜,语气中带着一丝疑问:“镜,‘神幸渡御’的内容呢?为何在这账目中未见详细列出?”

镜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歉意,她连忙解释道:“玺她正在对‘神幸渡御’的相关内容紧急整理之中,由于这项仪式规模宏大,细节繁琐,故而耗时较长。另外,我还听说今年‘神幸渡御’之时,平安那边也会派遣人前来观礼。”

苏文沉吟片刻道:“是的……我也是才收到这个消息没多久。镜,你待在神社的时间比我长,往年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镜摇了摇头,神色中带着几分无奈:“宫司大人,我虽在此多年,但也未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平安方面前来观礼,确实是一件大事,需要慎重对待。”

苏文闻言,思索片刻道:“那我还是到后面阁楼里面去找找以前的目本吧,说不定上面能找到应对这种情况的对策。”

镜想了一会儿说道:“要不如我们去问一下燈火前辈?”

然而,苏文却叹了口气道:“她现在在旭川,也不知道这点时间来不来得及。而且,上川距离此地甚远,往返一趟至少需要数日时间。”

苏文说完,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之后,他猛地抬起头说道:“哎呀!我不管了!镜,这段时间神社就交给你了。我亲自跑到旭川去找燈火前辈,能来得及最好,来不及的话你们就按每年的格式把‘神幸渡御’办了,务必确保仪式顺利进行。”

“是……”

……

旭川市位于北海道岛中部上川盆地中心,是北海道北方的中心城市,与钏路市一同被指定为北海道的国际会议观光城市。与大部分北海道地区的地名相同,旭川的地名也源自当地狐族的语言。狐族称呼流经此地的忠别川为“有着波浪的河川”或是“秋天的河川”,但由于当时东国幕府的掌权者是鬼族,语言上的细微差别导致鬼族误会为是发音有点类似的“日之川”,并进一步演变为“旭川”而成为地名。另外,也有说法称地名来自城东的河名日久川,阿意为“东方太阳升起处之河”。

苏文气喘吁吁地赶到旭川市市区唯一的神社——上川神社时,天边已泛起了晚霞的余晖,给古朴的神社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金纱。神社的看门人正手持油灯,准备合上那扇木门,却忽然瞥见一个身影急匆匆地向这边奔来。

“哎呀,这不是北海道神宫的苏文宫司大人吗?真是难得,您怎么有空莅临我们上川神社?”看门人惊讶地喊道,脸上写满了意外与敬意。

苏文停下脚步,微微喘息,目光中带着几分疑惑道:“你认识我?”

“当然认识了,宫司大人。每年的‘神幸渡御’仪式,我们下级的神社都会派遣代表前往北海道神宫参与。”

苏文点了点头,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说道:“那请问,燈火前辈现在在这里吗?我有急事找她。”

看门人的脸色微微一变,似乎有些为难道:“燈火……哎,恐怕要让宫司大人失望了。燈火那丫头并不在这里。其实,她当年连北海道神宫都不愿再待,又怎会在于此呢?”

苏文闻言,眉头紧锁道:“我听说燈火前辈当年主动放弃了北海道神宫宫司的职位,难道她也没有在上川神社担任宫司吗?”

看门人摇了摇头说道:“确实没有。她选择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東川町,在那里担任了宫司。”

苏文听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默默地点了点头,向看门人道谢:“原来是这样……多谢你的告知。”说完,他转身离去,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拉长,似乎带着一丝无奈与一丝别样的情感。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