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短暂地脱离战场,苏27优良设计所赋予的巨大内油量足以让他划过一个巨大的半径,后座的武器操纵官盯着HUD,F18不是什么巨大热源的目标,飞机上也没有R27ET这种射程惊人的怪物,不过双方距离在三十公里内,霹雳8E值得一试。

姜涛将节流阀推至加力状态,苏-30的AL-31F发动机发出咆哮,机翼下挂载的霹雳-8E导弹在低空气流中微微震颤,其最前端的引导头则在日光下隐隐反射辉光。

“头儿,开雷达吗?”

“开了可能也搜不到,他们飞控比我们好,据说FBW可以自动控制50米飞行。我再绕大一点的圈,你给我好好盯着。”

后座有些微微理解了前座的意图:“你想……利用油量?”

“也不算太笨。好了,我们现在应该在它后面,我稍微爬升点高度,你仔细搜索。”

战斗机在雪川上方进入转弯,由于温度差距,机身尾部拉出巨大的航迹云。透过座舱盖姜涛外视天空,蓝色幕布般的背景下充斥着割裂天空的细密白线,像是被大力挤出的些许褶皱。

“11点钟方向,靠近一些,”专心致志盯着HUD的武器官终于说话,“有点锁不上。”

“明白。测个距。”

“17公里。我把坐标报给二号他们。”

“保持,我再近一些。你等我命令。”

姜涛决心放到八公里再打,他轻点方向舵,苏30以20度仰角爬升至海拔1500米。这是精心设计的战术模式,利用雪峰对雷达波的散射效应遮蔽机身,同时让IRST系统获得俯视扫描优势,使得他不至于丢掉跟踪。平显边缘的数字高度计不断跳动,机翼下挂载的两枚霹雳-8E格斗弹随着机身姿态微微下垂,按照苏霍伊的原始设计,挂架预设的3度负夹角此刻恰好被飞行迎角抵消,导弹轴线与气流方向完美平行,以便更好地命中目标。

F18浑然不觉地前进,他在数据链上看到队友与苏30之间已经展开2v2的对决,但后者在他的射界内,他继续加力,想要在导弹发射前增加能量,他还有三枚120,一架一个的话还有一次补射的机会。机身后部的红外辐射进入高峰,使得其在雪川上的轨迹变得明显起来。

武器操作官开始给引导头通电,他们已经接近到了六公里,第一枚PL8E离架后直扑目标。要紧关头,大黄蜂的后方突然炸开烟花似的绚烂,随即战斗机打开减速板后又重新关闭,CF18以35度迎角进行低速滚转,F414发动机的涵道比优势使其在转而进入的低速度状态下仍保持了惊人的稳定性,翼尖拉出的冷凝云逸散,如同雪上的飞灰。

IRST上的扫描信号一瞬间裂变为屏幕下方数个重叠的虚负号,姜涛反应迅速,打开雷达的垂直扫描模式并套住F18,但格斗弹已经被诱骗,直直没入火树银花当中。

“开头盔!”姜涛吼道,掰动操纵杆,苏30以6G左右的过载率先切入内圈,第二枚也是最后一枚格斗弹通电,霹雳8E随时准备进入离轴格斗状态;而CF-18此时展现出令人生畏的低速优势,在持续的水平盘旋中,数字电传系统仍然精准控制着每个操纵面,战机可以保持每秒18度的稳定转向率来试图夺得窗口期,但大黄蜂的翼尖挂架并非9X,而是9M,对于跨越性的格斗,二号机没有信心。

姜涛再次试图切角,F18优势的低空低速性能以及随着燃油消耗而减少的空重逐渐展示,在失去一开始偷袭的优势,他可能要被在格斗战中失势。在双人机组忍受巨大过载的同时,F18飞行员也并不好受,苏30的机鼻一直在以70度作用的角度对他进行压制,想要限制能量。为了破坏潜在的瞄准,CF18一直在以0.5马赫左右的速度进行逆时针机动,偶尔会发射热诱。

姜涛被迫放弃了机炮瞄准,他改出俯冲,几组曳光弹在座舱盖旁边划过。两机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足百米,二号机冒险做出一个回旋,随着导弹引导头完成识别与目标锁定,飞行员按键发射,9M脱离后拉出巨大弧线。

“我在放热诱!”

“右急转!还有能量!”

两组干扰弹在机腹下方炸开,有限从高度正在尽可能地往速度转换,后座回头看去,他并没有看见什么。姜涛改变节流阀方位,转用剩余动能来完成高达270度的滚转,如果以切片面料来看,苏30进行了一个长度将近800米的能量恢复曲线。而在同一时间,F18收到了燃油警告,飞行员意识到自己已经不能再缠斗下去,匆匆发射一枚不可能命中的中距弹,向东南转去,试图利用地形掩护迅速脱离战场。

“头儿,他似乎想跑?”

“现在想起来要跑了?”姜涛立马推满节流阀,“我拉高点,你先赏他一颗主动弹尝尝。”

苏30的速度在短暂的时间内从0.6马赫升至1.1马赫,雷达重新截获目标,距离为4.8公里,姜涛几乎可以看见F18阴影在雪面上分拉出的扭曲的暗斑,他将飞机高度上升至1200米,预计一会儿就会进入F18航线的侧上方。RWR警告远处有信号扫描,但数据链上友军和敌军还没分出胜负,不会有人先注意到他。

武器操作官提醒他的前座,前方有一次起伏,这意味着正在追击的敌人会进行一次变向,距离可能长至两百米。姜涛切换HUD界面,想改用机炮瞄准,格斗弹只剩余一枚,他没有把握能百分百命中。

“油量?”

“够。但他肯定不够了。”

“再晃这鬼佬一些油,我不信他还有能量。”

两机都选择了向下俯冲,此时战斗已经到了第24分钟,F18的剩余燃油,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范围:为了保证载弹量优势,F18机群没有挂载副油箱,现在追悔莫及。飞行员被迫放弃最擅长的低速缠斗,转而以0.8马赫速度进行剪刀机动。姜涛清楚已经到了对手殊死一搏的阶段,对手正在通过高频变向破坏潜在的格斗弹离轴攻击窗口,双方的机载雷达同时锁定了对手,在仅剩的最后一枚格斗弹,谁都没有选择发射。

"放干扰,快,ECM也打开!"

苏-30突然以10度/秒的滚转速率实施,同时爬升,此类动作出自苏-35S的战术,短时间内破坏雷达测量和火控数据。他不知道这种战术对于CF18强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来说有无效果,但孤注一掷的情况下,有选择总比没选择要好。

二号机的飞行员,下意识地释放了最后一枚AIM9M,但在动漫量级别的干扰物之下,引导头并没有第一时间找到目标,导弹尾迹最终在苏30五十米外划过,留在座舱盖上反射一道撕裂的白痕。他推杆将战斗机转入负G状态,座椅上的肩带,将他死死拉回在座位上。

“你来准备发射。”姜涛喊道,负G使得他口腔发热,“我准备接下来的改出……打!”

第二枚霹雳-8E在1.2公里距离上离架,这次发射没有使用头盔瞄准具离轴引导,而是严格按照传统的轴对齐原则实施——在双方能量近乎枯竭的终局阶段,最传统的战术反而最致命。武器操作官同时发射了SD10A,导弹发动机所塑造的白色烟幕,占住了姜涛面前HUD后方的所有视野。

F18释放蓝色烟雾示意自己被淘汰,姜涛转出格斗路径,他剧烈喘息,连续的过载机动使得他的手微微发抖,他连忙把飞行转为自动模式。在他的后方,武器操作官连连回头,担心该有哪个潜藏在山区的王八蛋冒出来,给他一发导弹。

“别看了。”姜涛强行压下自己的声音的颤抖,尽管他并没有做到,“准备返航,指挥,这里是一号机,我们准备返航。”

“收到。F机群,转3号通路返回。今天战绩不好,你们多加小心。”

“头儿,我在看数据链。”后座飞行员说道,“击落对方三架,我们掉了四架。加麻大人暂时撤退了,至于我们……只剩下四号了。”

“和AESA打已经很好了。我们来了多少人?”

“很多。后续跟来了F16,猎狐犬也来了。”

“……航线已经不安全了。”姜涛沉默几秒,继续说道:“回去休息吧。一个战果,已经算是开头花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