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句灵验,群山环抱的古寺就迎来了数不胜数的香客。一条柏油公路如绸带环绕山间,连接山里与山外,而望不到头的车队就堵在这山路上,蹒跚前行。

古时没有车,人们要翻山越岭走上一天才能来到寺前烧香拜佛。如今有了车与路,可车流稠密,硬是把入山的旅程拉长了。

菩萨面前讲因果报应,要见心诚。就算驾车前来,也要经过耐心的考验。

点上几炷香,烧上几卷黄纸,叩拜几个头。求神拜佛所图的是什么?

财。

此物可换柴米油盐,填饱肚子。此物可安家落业,居有定所。伴侣需要财物启动新的家庭,父母需要财物抚育儿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每个人都在想办法获取金钱,来让自己过得更好。

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精神需求,或者是周围人的尊敬与喜爱,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获得。烧给菩萨的香纸,不也是用钱换来的么?

人还真是贪心啊,花点小钱向菩萨祈祷,以图更好的运气,更大更多的金钱,如投资回报率无限高的金融产品。

这古刹本是僧侣清修之地,可仅靠僧人又修不起这金碧辉煌的寺庙。如今不见僧人,只见稠密的,一眼望不到头的,摩肩接踵的香客。

这是个被愿望填满的地方,随处都能嗅到欲望的味道。湘伯余看过一张张虔诚的人脸,在炉前点起香。

火舌灼烧着香头,升起阵阵白烟。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白烟和浓郁的焚香味。

香,但是不好闻。湘伯余眯着眼睛,抬头看高大的镀金佛像。

这就是佛陀,长了一张慈悲的,满是福气的脸。祂一定什么都看得到吧,看得到人心中的欲望和贪婪。

祂是世间智慧的象征,从不点破人心中所求。祂不言不语,随人们铸金身,将祂们供起。

我想要的是什么呢?佛陀也看得到么?

我的父母是农民出身,小时候家里过得很苦,父母在外地打工,因为创业被骗而负债累累。

我曾看上了一个卡通书包,想背到幼儿园去跟小朋友们炫耀。可妈妈没有钱,一点都拿不出。我拉着妈妈蹲在店门口不走,一边哭一边说要那个书包,于是妈妈也哭了。

后来,父亲创业成功了,家里越来越有钱。周围人看我的目光也变了,变得尊敬而友善,好像我成了什么小少爷。家里住上了更好的房子,换了更好的车。父母不在为钱吵架,我也可以买任何我想要的东西。

钱是地位,钱是和睦,钱是尊敬,钱是荣誉,钱是满足。我已经无法割舍我所拥有的一切,无法想象去当一个一无所有的人。

我要继承父亲的事业,攫取更多更多的财富。我要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活在他人羡慕的目光里。

湘伯余双手合十,三炷香夹在指缝之间,对着佛像干脆的拜下。

我,湘伯余,亦来求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