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安、苏二人不同,并不是今上潜邸时的旧臣,而是从今上东出之后追随的黔首,积功累至四镇将军,领京畿卫,拱卫北辰。
他承蒙今上简拔,才得以从一只路边快要冻死的野狗到如今地位显赫的府兵武将,就连名字都是封将时今上所赐。
恩情如山,他张寅今世难还,唯以死效之。
不光是他,连同左龙武卫、右龙武卫、京畿卫、关西铁骑的近三十万新军,只认今上,也只奉今上为主。
在他张寅眼里,今上就是最耀眼的大日。
至于郑家嫡女,不过是小小烛火罢了。
还敢依仗着世家贵女的身份,抗拒今上恩宠,简直是找死。
呸,真以为当今朝廷还是如伪晋朝廷一般,世家大族把持天下?
也就是今上念旧情,看在她是旧日侍读,多少给了几分优容,换作其他世家女,早就被收拾老实了。
昔日自诩凤凰女,传闻为皇后命格,贵不可言的王家长女,进了后宫不也一个水花没翻出来?
世家?在今上眼中不过是待宰的猪狗罢了。
“要我说,圣上就是对她太好了,娘们这玩意儿,尤其是世家出来的娘们,就是贱,关她三两个月,有了孩子就不闹腾了。”张寅语气轻蔑道。
“张将军,慎言。”奉世年低声道。
他出身世家子弟,因家族势微,不得已而出仕,故能理解世家女的孤傲,但他不赞成郑家嫡女的做法。
因着府兵改革动了世家利益的根本,今上与世家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若不是今上亲掌左右龙武卫,统二十万大军并两万关西铁骑,强力弹压世家,怕是即便是在兖州、豫州这种世家统治基础早就被八王之乱嚯嚯得不成样子的府州,新政都推行不下去。
即便如此,当初东晋、前燕联合,伐取豫、徐二州之时,朝廷治下的世家也多有异动,不过今上一手培养的新军实在是一支世所罕见的强军,仅仅两万人就将东晋的十万大军击溃,尽数收复江北之地,至此徐州全境归于王化,这些异动才转瞬消停。
所以,郑家嫡女若能入主后宫,势必能极大缓和朝廷和世家的矛盾。
思及此,奉世年更是暗暗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效忠当今朝廷,而不是如他认识的一些恪守“华夏正统”的世家子弟一般,追随东晋朝廷渡江而去。
若说他起初对当今朝廷的前景还不甚有信心,担心其如之前的后赵、成汉一般,要么偏安,要么短命,那如今他已经没有这个疑问了。
因为今上实在是太能打了。
即便是追溯到汉末,也未曾见过如此能打的。
于兵事一道,几有鬼神之能。
自先皇加封今上秦王,代国政,整合关中,东出崤山函谷关以来,可谓虎入山林,龙游大海,那些一个个所谓的当世名将,诸如桓温、慕容恪之辈,仿佛是被铁镰收割的小麦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败在今上手中。
彼时,在辽阔的九州大地上,今上所亲率的左右龙武卫并关宁铁骑犹如一条游龙,横扫天下,锐不可当。
不到三年,破晋,逐戎,平蜀,灭燕。
战功赫赫,堪称当世雄师。
而唯一能对这足以荡平天下的三十万雄兵如指臂使的统帅,便是今上。
今上在军中的威望,无人可望其项背,这也是世家为什么始终在明面上乖乖听话的原因。
说句大不敬的话,即便先皇驾崩前没有策立今上为太子,今上依然会是天子,依然是大秦一十一州的共主。
不为别的,就因为大秦如今一十一个州,有九个都是今上打下来的。
能让桓元子哀叹晋朝天命已失,不下韩白卫霍之能的天下第一名将,可不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