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思的能力——也就意味着拥有惊人的记忆力——

校园故事之中常见的桥段——

或者说,不需要所谓的“故事”,就算是她亲眼看到的——

那些霸凌者们的态度,也总是——

“对不起,我完全不记得了——霸凌过你的事情、骚扰过你的事情之类的——”

什么都不记得。

如果只是轻描淡写也好、如果想要为此心生愧疚而装作忘却——就算是这种程度,倒也算是一种态度的表现。

事实上,是真的忘记了。

用那种“对方只是对于自己伤害他人的事实、心怀歉意所以干脆想要将过去的一切完全否认掉”,若是抱着这种心态也就算了——

其实那也只不过是受害者的自欺欺人。

大部分,都是——就和自己幼年时到底在哪一家商店,吃过美味的冰淇淋一样,完全忘记了——

无论是冰淇淋的味道、还是吃过冰淇淋的事情。

哪怕那是自己哭着吵着想要去的店铺,也已经忘得干干净净了。

应该说是无情吗?还是说——那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呢。

不知道,至少不是我这种人可以评判的——毕竟、就算是在学园之中,也总是会有——那些毫不犹豫对我伸出援手的假货。

无论是知晓我的本质、还是完全不知道的家伙。

那种,即使不用搭理其他人,只要和他们在一起也能活下去的存在们——所以我倒是很能理解,为什么阿虚会那么眷念凉宫——

只要和凉宫在一起,就算是再麻烦的事情也不需要忧心——

无论是新奇的校园生活、还是假期的出行计划——完全不需要自己考虑,对方会安排得相当详尽——

不管是电脑社的家伙,还是其他的什么人——全部都能够用自己近乎蛮横无理的性格喝退。

尽管她自己就像是霸凌者的头目一样的成分完全无法忽略。

剥去奇幻的外衣,如果是在日常的学园之中,那位可爱的女仆装的学姐毫无疑问是被狠狠地欺负了。

事实上就算是有着奇幻的外衣,毫无疑问——她也是被欺负了。

只要当事人不认为那是欺负,就不算是欺负么……

嘛,暧昧的界线。

不过通常而言,人们似乎会把这句话理解成相当温暖的“只要自己心胸开阔、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来着——

可是,现实中的应用场景又是怎样的呢。

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只要自己不认为是欺负、就不算是欺负”,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这种说法,居然全部都不是受害者的视角,也不是从受害者的口中说出来的。

大多数都是加害者用来给自己脱罪的手段。

或者——口段么——

嗯,还真是色气的说法呢,我很喜欢这个词来着。

用来给自己脱罪的“口段”。

无论是脱罪的理由也好、还是说道歉也好——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已——

尽管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流行写信了什么的、也许再过一阵子就连“手写信件”都会变成死语,是需要有一行相当冗长的注释来解释的名词了。

然而——

如果是手写信件的道歉信,果然也还是留下有形之物了。

仅仅只是口头道歉,那种卸下精神重担的手段,恐怕只有将这句话说出口的人,能够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身上的负担消失了。

可是,这份“道歉”的负担却到了对方的身上。

被欺负的人——尽管并不是绝对的,然而大部分反而是比较容易多想的一方——

无论是正面意义、还是负面意义上。

总是想着“忍一忍就能结束”的性格,所以也会认为自己身上的不合理待遇,其实只是自己心胸不够广宽的表现。

看啊,那些人口中不是也说了么,“朋友”。

基本上所谓的欺凌关系,都是聚集在“朋友”这个集群之中的。

强行要求这种关系,如果某一个相当不合群的家伙,突然加入了某个小群体,说不定教师还会因此而高兴——“啊、这还真是太好了,那种内向的性格得以改善了”这种。

说为什么教师不能理解小孩子之类的——

明明也曾经是小孩子,为什么看到这种场景总是无动于衷——

问题可能就出在“曾经是小孩子”这种身份上。

教师什么的——其实是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职业——

很难想象、在脱离家长的支配,以及随波逐流成为了教师这种状况下,一个社交能力相当差的人,却选择了“人”“人”“人”这种到处都是人类,必须要和人类打交道的职业。

甚至不仅仅要和人类打交道,还要拥有将自己的“心”展露给其他人类看的能力。

据说一个好的运动员、未必能够成为一个好的教练员——

成绩绝佳的学生,也未必能够做好一个教师——

以“自我”为单位能够完成的事情,想要将这份能力传递给他人,需要的技能点是不同的。

让一个最顶尖的天才、来教一个平均水平的孩子习题,很可能会出现“唰”“这样”“这样”含混的词语,忽然就解开了。

看起来就像是魔法一样。

明明也在讲解过程,可是在中途就忽然变成了省略过程直接抵达到结果的东西了。

过程什么的都无所谓,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会为了那么简单的地方困扰纠结。

高社交能力的存在、说不定在学生时期,恰好就是那些聚拢在一起的从来也不缺少朋友、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不合群,面对孤僻的人还会问一句“为什么你总是在一边发呆”这种话,哪怕对方只是在听音乐而已、仅仅是拿着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在阅读,也还是擅自认为对方是个喜欢发呆的人。

“你是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给出这样的评价来——

实际上在对方看起来,他才是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可是却完全无法理解这种思考——

所以热血教师的设定才越来越不流行了。

毕竟那种人,或许确实是善良的、温柔的——可是从某种程度上却也是把自己的思考强行加在他人身上的一类人。

自己才是活在自己世界的存在,却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正确。

这种——很有趣的现象——

所以即使在成为了教师之后,也依然是不懂人心的一种——至少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独自一个人在角落,完全不和任何人交际。

代入的角色不同么,大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