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做好事的时候,总是说着不需要什么夸奖——

当然也有在做了好事被人看到的时候、会产生羞耻感的人——那种经常会出现在小说和漫画之中的不良少年、不良少女——在用手执着牛奶盒子,给路边的流浪小动物饲喂牛奶的时候,听到他人惊呼“你看佐藤同学竟然会给小猫喂牛奶”这种话会立刻逃跑——

嗯、抱歉,本来是想要随便举个例子的,没想到一不小心又套了个实际的例子——

这大概就是大脑充斥着各种记录的结果吧。

想要随意说出一段是虚构的内容、结果却完全不是虚构——而是切实发生过的事情——

当然事实也可能恰好相反就是了——是自己虚构了一段故事,可是在无穷大的【盖亚】这个库存之中,总是能够找到相应的资料。

开启了高位的视角、原本能见识到的色彩应该是变多了才是,结果却看到的都是些灰蒙蒙的色彩——哪一种也无法辨认出来。

同样,本来应该见识到更多的乐趣,却因为阈值变得太高,无论如何也无法轻易高兴起来。

无聊——真的、太过无聊了。

什么事都知晓的话——并且、某个故事之中经常说着“我不是什么都知道、只是恰好知道”的那个少女,她或许说得是实话——至少,她是不理解自己的,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让自己周围的状况变好。

扫地机器人撞在头上,发出“嘭”的一声——甚至还会觉得那是为数不多的同居室友在叫醒自己的信号之类——

她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拥有自己的房间、也不知道如何让家庭变得和睦,实际上从字里行间也能够感觉到——她为自己那停滞不前的混沌的家庭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最终终于放弃了——

把目光从那里挪转开来。

就算什么都知晓、什么都接纳——是个大容量的存储器、唯独不能理解的恐怕就是什么是存储器这件事。

就算是从镜子上看到的也是完全相反的,就算是在他人眼中看到的也不可能是全部的自己——

虽然在无人岛上高唱各种歌曲,在沙地上绘制奇怪图案——这种奇怪的行为未必会去做,然而毫无疑问没有沐浴在任何人目光下的自己,才是符合概念上的的“真实的自己”。

无论什么场合都能微笑的人、无论什么场合都能耐心对待周遭的一切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会把各种杂物堆放得到处都是,心中发出“啊、啊,累死人了”这样感慨,甚至还会想着再也不想要帮他人的忙了——

或许在他人的眼中看起来内向而羞涩、不善言谈的人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意外能够露出愉快的表情,有着丰富的爱好——甚至对那些奇怪的小虫子、小老鼠都能够笑脸相迎,说一些社交辞令——

大部分人只能接触到表面,所以会忍不住对于开朗而在私底下拼命努力的人说出不经心的:“果然像是你这样的人,就算是什么都不做也什么都能做好呢——真是了不起”,丝毫不能从对方的眼底里看到“你到底懂什么”的阴影。

而对于那些不怎么理会他人的人说“你也应该培养点兴趣爱好、总是这么冷着脸、完全搞不懂人的心情,不会受人喜欢的”,也不能理解对方此刻心中的吐槽“我有很多爱好、其中不包括和你乱聊,再说也从来没想过受你这种人喜欢,到底有什么用处”。

然而一旦把心声放开,世界就会陷入混乱——没有人能够呈现出毫无保留的自己么,抑或是想要做也做不到——

其实那是完全矛盾的、各种各样的属性。

一个人可以既热情又冷漠、既开朗又内向——并非是能够正常在社交场合与他人谈笑风生就是乐观的。

外在的自己过分外显、甚至完全没有私人的空间——很容易造成人格解离、精神崩坏——大概就是所谓“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的缘故。

两种模式平衡的状态毫无疑问是最理想的——理想的事情,往往就意味着难以达成。

连通着【盖亚】的意志、知晓他人各种各样不同的侧面,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无法拥有自己的私人时间。

听起来很奇怪、不是么——

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视角看着一切,实际上不应该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解析,都可以保持绝对自我么——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好了。

用望远镜窥视着远方——而远方的人不知道自己在被窥视着,自己认认真真看着对方言行举止——

嗯,这是之前举过的例子呢,可是——实际上这很重要——

在这种时候,其实被窥视的并非是对方的内心、而是自己的内心。

对方是毫无保留在展现着自己的模样的、并没有障碍——可是自己却始终会害怕被对方察觉自己的行动。

看到的那些切片、那些感想——也不涉及到任何对方内心印记——

仅仅是自己的思想,填充到了那个画面。

在看着他人的过程中,自己无时无刻不在看着——偷窥他人的社交软件、甚至就连对方的小号也会偷偷去窥视这一点——对方丝毫不在意自己的人生,那么实际上止步不前的就只有自己。

被动性知晓所有事、那份痛苦感是来源于此——自己知晓的秘密、那却是不能说出口的——那么也就意味着,对方的理解永远缺失了一片。

产生矛盾感情的就只有自己。

我就是在窥视着的——无论脑海中呈现出怎样的画面,都立刻会有熟悉的名字,不熟悉的名字出现在脑海。

像是在户籍簿登记所内查询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在那里呈现出来的一大排清单——作为公务人员、在看到那一排清单的时候,其实并不能理解对方的人生和心境,然而在【详细情况】之中却还是知晓了对方的家庭状况之类的信息——

如果那里也包含着人生履历,点选的时候会触发关键词自动进入到大脑中,大概就是那种感觉。

自然不会再轻易对周围有什么好奇和有趣的感情。

自身的思考根本无意义,也就不再去思考了——总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哪怕——那确实是,自己没有查看资料而思考的结果。

或许——独自一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也确实是不想被谁察觉——

却也还是会有我察觉么……真是、不知道该说她是幸运、还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逃避目光的框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