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识正回味着那股甜蜜的感觉,睁开眼一看,自己正站在朝堂之上。
左右环视,是侍立在朝堂之上的低头静默的群臣和一丝不苟的御前侍卫们,以及那位正高坐在金黄色龙撵之上,笑眯眯地看向自己的九五至尊。
这里是?对,我已经和薛云慕辞别,此刻正是赶赴朝廷述职的时候。
对,对。
杨识的表情从疑惑恢复为自己那副自信从容的状态。
堂上那位至尊轻轻开口。
“爱卿可是旅途劳顿有些劳累了?要不,我还是先赐你一张宝座吧?”
他话音未落,从殿前屏风后就有一位太监端着一张金丝楠木雕花绣龙背靠椅移到了杨识的身后便迅速退去了。
“承蒙陛下关心,实在是惶恐。下官只是有些失神,这水患的灾害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处理起来也确实麻烦,所幸,上下齐心,最终还只是堪堪止住了蔓延的趋势。”
杨识相当地有自觉地弯腰行礼,虽然他根本就对这个什么皇帝的家伙不感兴趣,他的计划从这里才算是真正开始呢。但是他也懂得要顺应局势。
他没有贸然去坐身后的椅子却是没有直接拒绝,只是保持谦恭接受了皇帝的好意。
“爱卿这话到是谦虚了,说实话,我本来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希望你能稍微控制一下伤亡就已经是最乐观的情况了。没曾想,你还真把这水患给解决了!来,和朕说说看,你是用什么计划来处理的?朕实在是有些在意的紧,你上报的那几篇奏折可根本不够看的。”
看得出来,皇帝的心情大好,好到有些过于不在乎礼数了,连这种死马的言论都说出口了。这也就意味着杨识接下来或者说将来的成长将会是无可限量的。
这一点可以从杨识背后那几位肱骨老臣互相间对视中那掩饰不住惊讶的眼神中可以轻松知晓。堂下众人此刻默契的沉默也昭示着接下来的舞台将是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的。
“好,那就让下官简略地解释一下这个集合我们统一战线上所有人才成功的引流计划。”
杨识用简单的几句话将在这场水患中发生一切介绍了清楚,将由他统筹的,经过董书仲修改后,发由各处关键隘口的官员处理的计划告知了这位皇帝。
通俗来说,就是将满溢的水流往各处支流进行有管控的梳理。
期间甚至还专门为此规划了好几条新的运河,他们的开凿同时也开通了几处关键的要道,为将来的水路交通打下基础。
“原来如此,看来那个董书仲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年轻才俊,看来这次的奖赏还是有待商榷了。我想你一定希望他继续留在你手下对吧?”
皇帝坐在龙椅上,微笑地看着杨识,提到他反复强调的这个名字,煞有介事地问着他。
“这当然要看陛下的意思了,下官确实觉得他是一位非常有力的臣下。或许他不在我的手下,会有更大的作为也说不定。”
皇帝老儿又是一笑。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的小心思。
“那正好,这位参事正有本要奏,不妨让他本人上来自己决定,免得让人觉得我独断专行。”
皇帝给了身边大太监一个眼神。
那妖异的嗓音大声的宣读着来自皇帝的谕旨。
“宣!新晋参事董书仲觐见!”
“宣!参事董书仲觐见!”
这样的声音一层层传递下去,杨识在台下有些意外的同时也感到高兴。
他倒是不知道这位刚刚踏入朝堂的家伙有什么事情要上奏,但是也为他的勤勉和努力感到欣慰,只是对比自己这个这几天只是躺在床上的家伙,杨识有些自愧不如。
很快,那个熟悉的身影就穿着自己从未在他身上见过的官服就这么手持一捧书简,不紧不慢地从殿外走了进来。
两人视线相交,都是暗自一笑。只是碍于这个场面实在不是适合聊天的地方没有再过多的交流。
“微臣董书仲有本要奏!还请陛下亲自翻阅。”
又是一个小太监快速跑出,取了他手上的书信传到上面皇帝的手里。
“呵呵,真不知是说你勤勉还是不知变通,这个时候也上奏不知是有何要事呀。”
对呀,杨识不由在心里暗骂,这个家伙果然还是读书读得太多了,都给脑子读坏了。也不知道好好休息一下,忙完了这水患,这次又是什么事呢?
“嗯?”
疑惑的声音从龙椅上传来。
自己这次早朝结束了一定要抓住这个家伙,好好地聊上一阵。让他讲讲穿上这件衣服是什么感觉?这些天可有什么收获?
“这是?杨识!”
杨识正想着接下来的计划却被堂上那道威严的声音打断了思路。
怎么了?
就算杨识不抬头,现在皇帝那张脸上的表情肯定不好看。
是这奏书有什么问题吗?不会吧,我也不能算是他的师傅,不会连他的错也要牵连到我吧?
“下官在!”
“你给我好好解释一下!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些伤亡名单你为什么没有提前上报!”
龙椅上皇帝正愤怒地站了起来,把端着奏书的盘子重重摔在地上!
整个殿内的文物百官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得连连拜倒。
什么?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犹如走马观花。
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他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主角。
先是有本参他贪赃枉法,谎报伤情。然后是御史站出来弹劾他铺张浪费,修建水道过于直接,有勾结朋党之嫌。各种官员当庭出言,直言他败坏德行,有不尊师长之意。
一轮轮,一幕幕。仿佛刚才的沉默就是为了铺垫这一次的爆发。
杨识就像一个浮萍,在他们的汹涌波涛之下,屡屡被浪潮淹没。
他此刻什么话都听不到了,耳边是此起彼伏的高低音,就像是溺毙于深海。
他的大脑早就一片空白,早在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他只是盯着身边的董书仲。他不理解,他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要背叛他?为什么不惜用这种手段?去联合那些他平日里最讨厌的家伙吗?
为什么?
没人回答他的疑问,就连一位为他说好话的人都没有。他就像是被利用完剩余价值就被立刻打入深渊的工具。
“好,好,真没想到事情竟是如此!念在你过往和家族确实有功的份上,也罢!就不重罚你了。你退下吧!再也不要让朕见到你了。”
唯一的一句算是对他的好话来自高位上那位皇帝的最终判决。
这最后一句话给这场朝堂之上的闹剧彻底拉下了帷幕,被左右侍卫拉下去的杨识直到最后都是深深的盯着那位打响了第一枪后一直低头沉默不语的董书仲。
为什么!